喘了几口气后,小太监才呈上详细的奏报,李清平在一旁偷看,基本确定这就是黄巢起义军。

李枕看奏报的手都在颤抖,此时虽然天下大乱,四周都民变,可大多数也就是不服朝廷,四处劫掠,官军到了就走。还从来没有哪支起义军能够攻克州城。

而这一次黄巢不仅攻克了郓州,还杀了天平节度使薛崇。

要知道天平镇的军队战力虽然比不上卢龙镇,可在十个藩镇中至少也是中上的了,这样的部队居然被起义军击溃,简直不可思议。

郓州、幽州可以说是都城的两道屏障,如今一道屏障已被攻破,若是季惟岳挡不住王仙芝,那李枕恐怕要重蹈唐玄宗李隆基的覆辙,弃都城而逃了。

而如今的国力国运都不是那时候可比的,皇帝陛下再弃都城而逃一次,那就真的国运破碎,无力回天了。

李枕急得是焦头烂额,忙问大臣有何良策。

“不如让周围三镇节度使自行组织兵马,讨伐叛军。”

宰相林国甫建议道。

“三镇节度使怎么可能尽心尽力讨伐逆贼。”

马上有人提出异议。

“剿灭逆贼的节度使可以暂时接收天平镇的州县。”

林国甫语出惊人。

这句话说得好听,其它节度使可以暂时接收天平镇,话里的意思其实就是可以再天平镇州县内为所欲为,肆意劫掠。

“不可!”

立刻有大臣提出反对。

“若是在天平镇坐稳了,你想出现第二个卢龙吗?”

令李清平悲哀的是,反对的理由并不是考虑天平镇百姓的身家性命,而是会不会出现另外一个强大的节度使。

“那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总之不能让节度使继续做大了!”

“……”

听着朝堂上众人争吵之声,李清平忍不住来了一句:“不是还有十万神策军吗?”

声音很小,但还是被李枕听到了。如同小石子,在他的心中泛起涟漪。

李枕咳嗽了一声,制止了百官的争吵。

“派遣神策军前去平叛如何?”

“不可!万万不可!”

“陛下,还没到时候!”

“还请陛下三思啊!”

瞬间激起了许多臣子的反对。

这些臣子反对倒不是存着什么坏心思,反而反对之人才是真心为李枕着想的。

如今兵权大多都掌握在各个节度使手中,而朝廷真正掌握的军事力量也就是神策军一支了。

神策军虽号称十万,其实大多数是老弱病残,真正能打的精兵不过万余人。不仅是季惟岳,很多节度使都看出神策军是外强中干的花架子。可花架子也有花架子的震慑力。

就像后世老毛子的核弹一样,号称六千五百枚核弹头,谁都其中真的能爆炸的没有几枚了。但谁也不会先去触这个霉头,让自已倒霉,别人捡便宜。

不管这十万神策军的真实战力如何,只要他们还在,各地的节度使们就不敢轻举妄动,至少在名义上还是会服从朝廷的。

神策军就是最后的底牌,不到万不得已的生死关头,决不能动。

李枕内心也很矛盾,他自幼研读兵书,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可要是黄巢和王仙芝真的形成犄角之势夹击都城,到时候再调动神策军可就来不及了。

“朕意已决,明日就调动神策军,收复郓州!”

很快李枕就下定了决心,虽然调动神策军的风险很大,可机遇同样很大!

如今天平节度使已死,天平镇群龙无首,若是此时神策军能够收复郓州。那朝廷就可以直接掌控天平镇。

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还有一件事。”

他丝毫没有给大臣们商量的余地,直接乾纲独断,然后转移话题。

身边的小太监心领神会,取出一份早就拟好的制书。

“李清平接旨!”

李清平猛然听到自已名字有些懵,心想怎么还有他的事儿?走到大殿中央,跪下准备接旨。

“门下:宫女李清平……”

小太监巴拉巴拉念了一大串,大意是李清平忠勇爱国,奋不顾身击杀奸臣之类的,念了足足半刻钟,真是难为那些翰林院的庶吉士们了,居然能编出这么长一串夸赞李清平的话。

好不容易讲到重点,先是封赏了她黄金万两,然后说经过查验,李清平确为太祖之后,封为清平郡主,食邑五百。

太监念完,笑着说道。

“郡主大人,还不快谢恩!”

李清平眼中全是茫然,怎么莫名其妙就变成郡主了?

什么太祖之后,那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事儿,她昨天只是为了作死才随口说出来的。李枕,你是去哪里查验的啊!

相比于刚才众朝臣的激烈反对,这道制书完全没有反对的声音,一片祝贺之声。

毕竟这个疯婆子什么样子大家昨天都是见识过的,要是惹到了她,被砍死都算好的了,最怕是被她骂成奸佞小人。

文人最在乎名声,要是今天在朝廷上李清平一骂,被史官记录,自已的名声可就和李敬“齐名”了。

反正郡主的食邑又不要他们出,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在太监的提醒下,李清平赶紧谢恩。

“谢陛下!陛下,我能不能提两个小小的要求。”

李清平就在刚刚小太监念制书的时候,又想出了一个作死的好办法。

听到此言,众人皆是一惊。

都想着这李清平果然是胆大包天,陛下已经将她从一个小小的宫女提升成为郡主,还赏赐了黄金万两,居然还不满足!

还想提要求,还是两个!

听到这话,李枕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原本以为自已给的赏赐已经够丰厚的了,李清平一定会感恩戴德,可没想到她还想提要求。

难道自已看错了?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忠勇热血的宫女,只是一个投机分子?

饶是如此,李枕还是耐着性子。

“什么要求?”

“第一个要求,我不要封赏,我自愿将万两黄金捐给户部,用于赈灾。”

倒不是李清平真的这么高风亮节,而是她回到原来的世界之后,这里的东西根本带不走,要了也没用,不如捐给灾民。

听了这第一个要求,李枕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朕准了。第二个要求呢?”

“臣想要随神策军出征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