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孩子吵架
“不用担心,在这军营里,就算有忍者,他也没那么好藏。”
还好她提前把姜宛摇出来了,姜宛就是用来counter忍者的。
陈婳婳知道忍者的潜藏能力很强,但是有本事他这一辈子都没心声。
但凡忍者有了心声,姜宛想知道他在哪个地方,简直是易如反掌。
“这些天你跟我一起睡?”
听到陈婳婳的话,姜宛还没有说什么,共治首先反对了。
“姜宛姑娘虽然是良民,但是跟公主一起睡也是与理不合。”
“哦哟,你一个男的天天霸占着我们公主就合理了?”
“我是公主的面首,本来就该伺候公主。”
“那我是公主的侍女,也理应伺候公主。”
“你根本都不会伺候人!”
“至少我是女的!”
“公主从来没让侍女伺候过!”
“从今晚开始就有了!”
陈婳婳听得头大,下面的将士们听的一愣一愣的。
这两位就这么吵起来了?为了争今晚公主跟谁同寝?
“够了够了!你俩还是小孩子吗,在这吵吵什么?”
陈婳婳一人瞪了一眼,这两个人在干什么?
姜宛和共治互瞪了一眼之后,不说话了。
“男女有别,在这军营中,只有我跟姜宛是女子,他不跟我住能怎么办?”
陈婳婳无奈,还得哄着他们俩。
共治本来也不是争强好胜的性子,公主都发话了,他也不能怎么着,默认了,晚上由姜宛陪着公主。
大事既已商定,大家围在一起也没有什么意思,简单的说了两句之后便散了。
只有刘军师留了下来。
共治和姜宛本来就该待在陈婳婳身边,所以也没有离开。
刘军师看了他们二人一眼,不知道该不该说话。
“无妨,说吧。”
共治坐在了琴桌前,开始为陈婳婳抚琴。
有了共治的琴音,就算大帐旁边有人探听,也听不见什么。
“李军师已死,军中的军士们,臣已经全部收拢在了手中。”
经过刘军师的提醒,陈婳婳才反应过来,今天李军师并没有参加他们的会议。
其他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好像军中本就没有这个人。
“他们都知道这件事情?”
刘军师点了点头,李军师的狼子野心,大家基本上也都能猜得出来,他的演技实在是不好。
陈婳婳摸了摸下巴,他们现在有了军队,但是人数实在不太够,打下来的望国城池也可以占地为王,但现在不是跟大越撕破脸的时候。
“你有何想法?”
“公主贵为公主,应有自已的封地。”
刘军师只说了这么一句话,陈婳婳便豁然开朗。
荣华从来都没有跟自已说过这件事情,所以陈婳婳并不知道在这个朝代的公主是有自已封地的。
但公主的封地和亲王的封地是不一样的。
亲王可以管理自已的封地能有实权,但公主却只有食邑之权。
荣华自然有人帮她赚钱,他看不上那区区的食邑。
“长公主与历来的公主都不一样,长公主在朝中有军权有实权,那公主的封地自然也能有实权,更何况公主立下大功,想必国君也不会吝啬这一点。”
陈婳婳托腮,刘军师说的没错,他们现在想要夺权,人口和土地就是最重要的。
军权他们不缺,钱财他们不缺,粮草他们也不缺,唯一缺的就是土地。
“共治,帮我上表一封,请求赐封封地。”
“是。”
陈婳婳字写的不好,也不能出去献丑了,况且他也不想跟那个虚伪的国君有什么接触,还是让共治代笔为好。
“咱们手下的兵还是太少了,传本将之令,征兵,单传者不收,服军役者可减免徭役赋税。”
给点好处,人家才愿意来为你做事儿,强制征兵不是陈婳婳和姜宛的风格。
至于私自征兵国君会不会生气?
陈婳婳才懒得管那个人呢,大越国君若现在不好好的讨好他,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刘军师看了陈婳婳一眼,不愧是他选中的明主,单这一点,就超过了多少的将军。
他们有幸在公主的麾下做事,是他们的荣幸。
刘军师走后,共治拿了一封信走上前来。
“公主,这是褚大人传来的信件。”
陈婳婳看完之后将信件递给了姜宛,姜宛又递给了共治。
共治:他再也不是公主最宠爱的面首了。
姜宛得意的看了共治一眼,她听到了。
“国君赐下了一位督察使,公主打算怎么处理他?”
共治还是继续抚琴,姜宛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能怎么办?跟李军师一样办呗。”
“可督察使是国君的眼线,若是死在军中,那岂不是直接跟国军撕破脸了吗?”
这是共治第1次来军中,他有这种想法很正常。
“你先让府里的人,找个由头,来到边境,府中马上就不安全了。”
“至于这个督察使怎么死,哼,战场本就刀剑无眼,若是有流箭射中了他,那也是他的命。”
共治恍然大悟,确实,战场本来就不是一个容易保命的地方。
“若是逼急了国君,他会不会与望国联手对付咱们,齐星斯还在国都呢。”
姜宛马上想到了另一层,若是国君和望国联手,那他们的处境就十分危险。
“会也不会,不管如何,他都是大月的国君,他不会想将大越置于危险之地,就算他忌惮我,我也只是一个女子,他不会想到我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敢篡他的权。”
但是得防着国君来这么一手了。
好在国君身边的黄公公是一个知趣的人,并不愚忠,若国君做出了一些伤害大越的事情,黄公公应该会给自已来信的。
陈婳婳这边部署好了一切,国君却在书房发脾气。
“又拿下一城,这倒是件好事,但是她怎么敢!不经过朕的允许,就私自出兵呢?打赢了还好,若是输了,他将大越置于何地?”
国君将桌上的奏章扫在了地上,他知道自已的女儿是个胆大妄为的,但没有想到竟然会不听自已的旨意。
黄公公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还是闭上了。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国君是真不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