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白月离得到了墨门铸剑的法门,心中十分受用。
带着荆月姬和墨狄往回走,路上正要遇到寻主而来的张博非。
“博非,你怎么来了?”
张博非一看到白月离,便赶紧跪下行礼。
白月离将张博非掺了起来,并询问张博非是如何寻找到自己的。
只听张博非说道:“北宁县令,将白月离破解北宁两位万户侯兵权相争的事儿上报给了扶风郡。我是听那扶风郡守说的。”
那时张博非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一听说白月在北宁,便动身来寻,不想正好在路上相遇。
见了白月离,一时没有想那么多,当即便跪下叩拜:“臣张博非,见过陛下。”
把墨狄吓了一跳:“师父,你是皇帝?”
张博非看了他一眼:“陛下,这个孩子是?”
墨狄听他这么称呼自己有些不服气:“你说谁是孩子,我可是能做大将军的人。”
张博非愣了一下,站起身上下打量了墨狄一眼:“你?大将军?”
“怎么,看不起小孩儿?”
张博非笑着摇头:“不敢,不敢。”
“好了,你们两个不要再拌嘴了。朕离宫多日,也不知朝堂之上,有事没有。该回去看看了。”
墨狄大喜说道:“你这么说,是愿意收我为徒了吗?”
白月离心中有些无语,他自然是不想要这个徒弟,一来自己跟他还不熟,二来呢,自己的身份在哪儿,日理万机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经历带徒弟。
但他如今得知了自己的身份,倘若自己不收他,放他到江湖上去,他再到处传扬,白月离就是嬴胡亥的事情。
那自己以后就别想利用白月离的身份,出来微服私访了。
还不如就把他带到宫里,时时留在自己身边的好。
白月离心中这样想,便对墨狄说道:“看你一片诚心,朕就收留你在身边,看你的表现如何,如果聪明伶俐,朕在收你做徒弟不迟。”
墨狄对白月离长揖到地:“多谢陛下。”
一行四人便向咸阳赶去。
这日张博非忽然想起一件事:“陛下,当初在扶风郡的时候,臣说张博非这个名字,都让韩子清那帮小人给搞臭了,想要改一个名字,还请陛下做主。”
“这等小事儿,自然不在话下。说吧你可看上了什么名字?要不要朕帮你起一个?”
张博非摇了摇头:“不必,微臣已经自己想到了一个名字。”
“哦?”白月离没想到这张博非居然还有如此文采,“叫什么?跟朕说说。”
张博非说道:“务求简洁的好,就单名一个骞字,叫张骞吧。”
那时白月离正在喝茶,听到这句话,“噗”的一声就把茶给喷了出来。
“叫什么?”
“张骞?”张博非疑惑地看着白月离,“难道陛下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吗?”
“好!”
白月离急忙说道。
这个名字是在太好了,不光名字好,人也是好到了极点啊。
张骞可是著名的开通丝绸之路的功臣啊,自己还曾想过,将来真正的对上了匈奴时,还需要找这个人才襄助。
没想到此人居然是一直在自己身边的张博非。
“那从此,你就名为张骞,别号博非吧。”白月离道。
张骞点了点头:“正合我意。”
白月离看着张骞说道:“你与我回咸阳,朝中正有用你之处。”
白月离心里装着事儿,便火速赶回了咸阳。
朝中一干大臣早已等得急不可耐。
白月离跟众人讲解了一番趣事,便向李斯询问朝中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李斯回禀道:“启奏陛下,若说大事,唯有一桩,便是匈奴吕雉掌权以来,多次侵扰我边境。”
一说起这件事儿,白月离便立时心海翻腾。
“李卿家说的没错,在北宁、在扶风郡和墨家都有匈奴人从中作梗。更可恨的是,在扶风郡的时候,匈奴竟公然穿过边境,围困我大秦的百姓。”
众大臣见白月离这几日虽然不在京城,却对匈奴之事了如指掌。
不觉十分敬佩,过不一刻,却见大将韩信出班奏道:“陛下,匈奴不除我大秦将永不安宁,如今国内局势太平,正是我们发兵外邦,免除祸患之际。”
白月离点头道:“韩信将军之言,也是朕心中所想。”
这个时候萧何却忧心忡忡的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怕是要给陛下泼一盆冷水了。”
“哦?”白月离看着这位他所倚重的大臣,“萧大人有何高见。”
萧何摇了摇头:“大秦如今国力强盛,正可反击匈奴,只是臣这里前几日接到了蒙恬将军的信,他说自己年老体衰,想要辞官归隐。”
白月离心中一震:“什么?蒙恬将军,要辞官?”
萧何也非常痛心:“唉,蒙恬将军萌生退意,我大秦失去了领兵的强将,若要进攻匈奴必须有另外一位具有统兵能力的大将出现才可呀。”
白月离点了点头,卫青现在还年轻,不能当此重任。
忽而想起一件事,对众人说道:“诸位爱情,朕有一个计策。”
萧何等人急忙说道:“臣等洗耳恭听。”
白月离令人传张骞上堂。
正在众臣对张骞这个新的名字,议论纷纷的时候。
张博非手持一个羊皮长卷走了进来,对白月离叩拜山呼万岁。
白月离道:“张爱卿平身,将你手中的西域地图,展开给诸位卿家看看。”
张骞便请一位卫士帮忙,两人将手中的地图展开在众人眼前。
其实这幅图,是白月离自己当年为了寻找卫青,同高不害行走西域时默默记在心里。
回到咸阳后,默画出来的,为了给张骞积累名望,便假说是张骞的手笔。
众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西域的地图,不由得啧啧称奇。
白月离从龙椅上走下来,面对地图指给众人看。
“大家看,这个地方正在匈奴后方,有个国家,名为大月氏。”
白月离指着大月氏的方向,继续说道:“他们与匈奴可是世仇。”
在历史上,这个大月氏确实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匈奴一度将大月氏灭国。
但是大月氏为了躲避匈奴的锋芒,举族迁徙到比西域更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