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背着一个麻袋来到了村委,赵村长早已在门口等候。
赵村长指了指摩托车说道:“走吧,我送你去县里去坐车,也不知道去海都是几点的车,早点去准没错。”
对于李铁来说,像赵村长这样能如此帮他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李铁一生憨厚老实,虽然他从不与人争执红脸,但也不懂所谓的人情世故,在村里向来是独来独往。再加上三代单传,又没有兄弟姐妹帮衬,这种情况自然使他成为了村里的弱势群体。
“村长,你说我命咋就那么苦...这又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我家里...现在可真就剩我自已了...\"说罢已是满脸泪水。
“老哥,黄泉路上无老少啊,这事谁说了也不算啊,都是命啊。”赵村长也是一个感性的人,风风雨雨的经历过也是传奇人物,倒退二十年一脸的络腮胡大光头,说他是土匪头子都没有任何人怀疑,一个人愣是制服了三个偷羊贼,其中一个肋骨断了好几根。但李铁的这种情况无法不让人与之共情。
一路上只有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两人没有任何交流。赵村长不知说些什么,李铁也说不出来什么。
伴随着摩托车的穿梭,两侧全是金黄的麦田,有的人家已经提前开始收割了,对于李铁一辈子庄稼汉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春收更重要的事情了,眼下他已全然顾不上这些。
李铁看见谷场不禁想到了李华小时候在秸秆上玩耍的场景,那个时候他还是整整齐齐的一家三口,转眼间已是家破人亡。
李铁媳妇过世时,李华仅有9岁,母亲过世后李华言语少了许多,上学的时候经常带着伤回家,多数是别人笑话她妈是吊死鬼,然后气冲冲的扭打在一起,自幼家庭贫寒的他很是瘦小,每次打起架来丝毫不占优势。
每次挨打以后李铁总是念叨:“你不要跟同学起冲突,他们说就说,我们全当没听见。咱们家里穷,惹出什么事情,我们赔不起啊,你只管好好学习,将来混出个样给他们看。”
这种教育方式下,李华逐渐和李铁渐行渐远,直到初中毕业后,李华便要求外出打工。李铁对于孩子辍学其实并没有太大概念,在落后的农村教育环境里,很多初中都没上完的比比皆是。
“哎,我明天就去海都了。”李华面无表情的说道。
“海都?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干啥,你去路上就得一天一夜,你去我们县城里找一个工厂上班多好,一来离家近,二来爹也...”
李铁想说的是自已年纪也大了,舍不得孩子外出。由于李铁在工厂里断了两根手指头,加上家庭条件又非常不好,直到接近四十岁才讨了一个媳妇,李华可以算得上老来子里。
碍于自已作为长辈骨子里的要面子,不会说一句软话。
李铁接着说道:“二来爹也...爹也想让你早点找个媳妇,早点抱孙子...你这一去海都人生地不熟的能混明白吗?”
“我才不要像你一样,窝窝囊囊一辈子!”李华没好气的说道。
这一句话说罢,如同刀枪一样刺入李铁的心里,别人日常里其实并没有少说他窝囊,但这句话从自已儿子口中说出来,着实重重的击中他的要害。
“老子是窝囊!但用不着你这个小子来说我,要不是我断了这两根手指头,我也是工厂里的一把好手!我这么些年自已再怎么着差劲,但是没亏着你小子吧,你现在翅膀硬了又给我来这套!”
80年代来说在工厂当工人对于农村的人来说算得上很好的工作了,这些年来李铁对于自已断手的这件事情还是一直没有释怀。
李华闷着头半晌没有说话,只是离别前在他母亲遗像前磕了两个头。
“妈,等我混出个样给你看看,以后不会再让别人欺负我们!”
迈出家门那一刻,李铁忽然一把拉住李华。
“小子回来!”
说罢从外套内兜里拿出来一块蓝布,摊开取出面额最大的50元,递给李华。李铁的一年庄稼地的收入也不过200元。
“这50元,你再拿着,穷家富路,在外面别饿肚子。”李铁在离别时刻态度发生了过山车的变化。
“你在家也好好吃饭。”李华接过钱后也有些悔意的低下头。李华本质上还是一个非常善良孝顺的孩子,不惹事,农忙时期比任何一家的孩子干的都要卖力。
李铁自身其实也清楚,在李华心里他们父子二人永远隔着他母亲上吊而亡这堵墙。
“吱!”
随着一声刹车声摩托车停在了长途车站门口,也把老李从思绪中拉了出来。
“老李,就在这坐车,你快进去问问还有有几点的车吧。”
“好,麻烦你了。”李铁挽起自已的麻袋,顺势就往车站里走,刚到大门口,又想起来什么,转过头冲着赵村长摆了摆手。
那仅有三只手指的手掌在空中显得格外刺眼,他的生活、家庭和他的手指一样支离破碎。
赵村长点了点头,便驱车离去。
进入大厅后,李铁来到售票窗口,从内兜掏出装钱的布包,手握的死死的。
“去海都,还有车吗。”
“没有直达的,你去青原市里坐车吧”售票员头也没抬的回道。
“啊...去市里咋做?“
”到车站你问问就是了,去市里1块钱;现在12点了你得抓紧了,到那去赶最后一班车吧。”
李铁拿到车票坐在车站的木长椅上,旁边一位中年男人手里油纸包着两个大包子,如饕餮般三下五除二的吞进肚里。此时李铁仿佛像开了窍一样,后悔刚刚忘了给村长买上两个。
两个小时后,大巴车停靠在了市里的车站。
一下车便冲进了售票大厅,好在时间来得及,只不过到了海都市已经得第二天早上了。
这一夜无眠,李铁头一直靠在窗户上,他想的是6年前李华也是这种方式到的海度吧。
五点三十分太阳碾碎黑夜,在东方崭露阳光,紧随着的是海都市到达了。
一下车还没等李铁环顾四周观察环境,一帮摩的司机涌了过来!
“大叔,你去哪,坐车送你去吧!”
李铁眼看大巴车上不少人紧接着坐着摩托车走了,便小心道问道:“去殡仪馆多少钱...\"
“殡仪馆可远的很,大叔要你一块钱吧,上来吧”摩的小伙说道
李铁吞了口唾沫、顿了顿掏出一块钱上了车。
摩托车刚跑出去一个路口,也就500米左右的距离,小伙口顺势递了一根烟给李铁。
“叔,到了就是这!”小伙挤出一脸谄笑示意着李铁。
“这么近,你给我说说,我自已就走过来了啊?”此时的李铁已是满脸诧异。诧异里更多的是对1块钱的心疼,剩余是人性险恶的惊叹。
\"叔,出门在外方便是第一要素嘛,拿好东西,我走啦!”
随着摩的远去,李铁点上了小伙递给的卷烟,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抽卷烟。
一口猛嘬下去,映入眼帘的便是殡仪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