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计:**借尸还魂诉冤情**

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流传着一个关于借尸还魂诉冤情的奇异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那时的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

小镇上有个名叫李忠的木匠,他手艺精湛,为人和善,深受乡亲们喜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忠的妻子王氏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儿子李小宝相依为命。李忠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四处奔波,留下小宝在家由邻居帮忙照看。

一日,李忠在县城里做工时,意外发现县令的儿子赵公子欺压百姓,强抢民女。李忠气愤不过,上前理论,结果被赵公子打成重伤,扔进了县城外的乱葬岗。可怜的李忠,就这样含冤而死,尸骨无存。

李忠死后,小宝失去了依靠,生活更加艰难。乡亲们虽然同情小宝的遭遇,但也不敢得罪赵公子,只能暗中接济他。小宝在饥寒交迫中渐渐长大,心中对父亲的死因始终耿耿于怀。

几年后,小宝长大成人,他决心为父亲讨回公道。他四处奔走,寻找证据,却屡屡受挫。一日,小宝在镇上的一家茶馆里听闻了一个关于借尸还魂的传说。据说,只要找到一具合适的尸体,再请高人做法,就能让死者的灵魂附身在尸体上,重返阳间。小宝听后心中一动,决定尝试这个办法,让父亲借尸还魂,诉说冤情。

小宝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一具合适的尸体——一个因意外去世的年轻书生。他请来了镇上的道士,按照传说的方法做法。道士在月光下念诵咒语,将李忠的灵魂从阴间召唤回来,附在了书生的尸体上。

当书生缓缓睁开眼睛时,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沧桑,仿佛经历了无数世事的磨砺。他开口说话,声音却是李忠的:“小宝,我回来了。”小宝听到父亲的声音,激动得泪流满面,扑倒在书生身上。

书生(即李忠的灵魂)向小宝讲述了自已的死因和赵公子的恶行。小宝听后怒火中烧,决定为父亲报仇雪恨。他带着书生(李忠的灵魂)的尸体,来到县城,找到了赵公子的府邸。

赵公子见到小宝带着一具尸体前来,心中大惊。他试图派人将小宝赶走,但小宝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孤苦少年,他身怀绝技,手持利刃,誓要为父报仇。经过一番激战,小宝终于打败了赵公子的家丁,将赵公子逼到了墙角。

赵公子见势不妙,跪地求饶。但小宝已经下定决心,要为父亲讨回公道。他举起手中的利刃,向赵公子刺去。就在这时,一道金光从天而降,将小宝和赵公子笼罩在其中。原来,天上的神仙被小宝的孝心所感动,下凡来主持公道。

神仙将赵公子绳之以法,让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同时,神仙也赐予了小宝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他能够继续守护小镇的安宁。

从此以后,小镇上再也没有了恶霸的欺压,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小宝也继承了父亲的手艺,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木匠,深受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而那个关于借尸还魂诉冤情的故事,也被人们传颂至今,成为了一段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