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产婆
黑衣卫辗转数地,从宋州一路暗暗寻访,说是当年给林氏接生的产婆,后来出了城,去了乡下养老,可去了乡下,又说是接生完陆家那对龙凤胎后,投奔在青州的儿女去了。
青州如此之大,只凭着当年模糊的画像,实难寻到。黑衣卫在青州暗访了几个月,只得了一点因音讯,说是青州河边有户姓张的人家,半年前寻过产婆去接生,因郎中诊脉说是怀了一对双生子,平常的产婆不敢接。只有一个产婆说自已在宋州时,便接生过双生子。
后来双生子平安落地,还去给这产婆送过喜饼。
黑衣卫得了这点子音信,便向姓张的人家,打听到这产婆住哪。白日里人多口杂,到了傍晚,黑衣卫的领头,叫做焦升的,便带着自已的爱徒,唐蝶,去了产婆家中。
两人刚刚进入院子,就闻见好大的酒味。唐蝶微微皱起了眉头,与焦升四目相对,点了点头,就要去叩那紧闭的木门。
“谁啊?”
“我们是来请您接生的。”
木门吱呀作响,似是朽烂的木头卡住了,里面的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打开。唐蝶看着黑漆漆的屋子,一改刚刚脸上堆笑的模样,进门便将老妇逼到了长椅上。
“你们这是做什么,做什么!”
那老妇惊恐的看着两个人,脸上还带着刚刚饮酒后的红潮,满嘴的酒味。
“问点事罢了,你好好说,我们问完便走。”
唐蝶打量着这屋中,地上滚落着酒瓶,被褥散发着恶臭。她皱起了眉头,拿起地上的酒罐放到桌上。另一边焦升问道,当年是否在宋州接生了一对双生子。
“是,是是又怎么样。”
不知是这产婆嘴硬,还是怕惹麻烦,问的细节一概不说,只说生下的却是龙凤胎。任焦升再怎么逼问都没有用。一旁唐蝶开了口,
“你这酒是杏花堂的?怕不是掺了水的?”
“胡说,这酒味醇正,怎么可能是掺了水的。都是老身自个去买的。不比外面那些掺水的货色。”
焦升听了她这话,忙低头去看墙角堆山码海的酒罐子,冷笑一声,
“你接生一次不过一吊钱,这杏花堂的酒可不便宜。怕是你日日接生,也赚不了这许多银子吧。”
那老妇被这么一问愣了神,忙张口说道,是我儿子女儿孝敬我的养老钱。我老婆子只有这么一个爱好,还不行了?
焦升点了点头,嘴上说着可以。却让唐蝶露出了腰牌,他们来的路上为了方便行事,特意接了官府府兵的腰牌,没想到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那老妇一见两人要逮她,酒也醒了,直说我没犯事。
“哼,你为人接生,却嗜酒如命。你这可是犯了律例,青州农间的百姓或许不知律例,不去告你,我们身为官府的人岂能坐视不管?”
那老妇本就是不懂这些弯弯绕的什么律例,一下被他俩唬住。只恳求着不要逮她,其余什么都好说。
“那你倒是说说。你在宋州时,接生的那对双生子?”
“害,什么双生子呀。那家大娘子只生了一个男孩。后来我出了府,府中的人都说是双生子,那家的大人给了我许多银两,还答应每年都让下人给我送些养老钱。我这才,这才,”
听到这里,两人已经明白,便站起身来,叮嘱那老妇此事不许向外人透露半点,就当他们从未来过。
走出院后,焦升匆匆写了短笺,吹了口哨,空中便飞来一只黑衣卫训练的信鸽。他将短笺插入信鸽腿上的凹槽中,放到空中。
信鸽扑扇着翅膀远飞,两人在院中相视许久无言。
京都中,穆昌平正大摆宴席,庆祝北境传来了捷报。廖良果然是用兵奇才,北宁派出的先发部队,竟全部落入她的陷阱之中。
宴席之上,重臣纷纷进酒庆贺,说的最多的除了这北伐之事,就是陛下新得麟儿。
“陛下喜得皇子,小皇子刚刚诞生,北宁就传来捷报,说明小皇子福泽深厚,是东穆的福星啊。”“陛下喜获麟儿,未来必定可以帮助陛下治理国政。”“贵妃娘娘如今膝下子女双全,理应六宫”“......”
穆昌平笑着听群臣庆贺,目光扫过坐在台下正独自饮酒的江琛。江琛虽什么话都没有说,可此时所有大臣的嘴,都在替他说着,
陛下不如早立皇后。
皇后之子,则为太子。
台下大臣觥筹交错,眼神中都在说着话。穆昌平心中了然,可他偏偏不想遂众人的愿。只打着马虎眼,让群臣吃酒欢宴,闭口不提贵妃与小皇子的位份。
殿外的小太监走到大内官身边,在他耳边轻声耳语了些什么。大内官面色微怔,看着正在饮酒的皇帝,走到他身边,侧过身子在耳边轻声说,
“陛下,京都的黑衣卫有事禀奏。”
穆昌平心中一跳,只觉得拿着酒杯的手,掌心出了一层细汗。但脸上仍是笑意盈盈,他缓缓将酒水吃下,轻声吩咐内官,
“让他去偏殿等着朕。”
不一会,偏殿的黑衣卫便看到皇帝大步走了进来。他刚准备行礼却被皇帝一把扶起,
“说吧,可是有进展?”
黑衣卫赶忙从怀中掏出一个红色丝绸帕子包好的小物件,递到皇帝手中。
“前往青州打探的黑衣卫查到了那产婆的下落,几经问询,陆州府家中确实当日只生下一个男孩。只因给了许多银两,于是便一直说是双生子,还有,”
“之前陆州府家的管家买了不少下人,我们的人也混在其中。前几日在陆州府与其夫人的房中,找到了这个物件。说是藏得格外隐蔽,又不似其他金银玉器锁在箱中,而是单独锁着。钥匙也是林氏随身带着,所以多费了些功夫才偷偷拿了出来。”
黑衣卫一口气说完这许多,停了下来,久久没有听见陛下发问。只得微微抬起头,却发现皇帝满脸泪痕,
丝绸红布里,静静地躺着一枚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