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盛书房

王霸天坐在桌旁盯着他见都没见过的水果。

“大哥,小弟眼拙,这如此小的小红果是何物?”

“樱桃,宫里给淮南王府的。酸甜可口,家中小女爱吃 ,送于小女的。小女见你这叔叔要来,给你你尝尝。”杭盛道。

“好吃,不过太小了。我那侄女真是太客气了,都是县主了,还惦记着我这叔叔。”王霸天边吃边嘟囔着。

他义兄为赈灾,捐了那么多钱,他是更加敬佩了。今日上门,便是问问赈灾一事有没有他帮上忙的。

杭盛也不同他寒暄,“不知兄弟今后有啥打算?是继续当侠客还是想干一番大事?”

“义兄有话直说,义兄义薄云天,犹如我再生父母,我唯义兄命是从!”

杭盛等的就是这句话:“你可知河运建好,赈灾事一了,这河运还有何用处?”

王霸天并不是愚钝之人,稍微一点拨,便知这后期维护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这往后南北货物往来……官府没有余力全部安插人手,再看看手中樱桃,他明白了什么。

“大哥需要多少咱们的人?我身边二三十个兄弟。”

杭盛道:“你身边主要负责的得有二三十人,再加上其它事项最少三四百人吧,生意这块我负责。银钱需要多少大哥我来准备,你先把人员招集齐了咱们干一番大事!”

“好,听大哥的,我知道怎么做了!我准备成立一个帮派,叫……

……”

裴吉先是让人在淮州、杭州等河流两岸干燥的地方建造粮仓来储存粮食。增设了一些临时性转运仓场。

谢琼则要保证仓储制度运转,不仅要在河道沿岸设立漕仓,还要保障水运畅通,节约运输费用。

这中间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还要与当地知府配合招工。

存粮与修建漕仓、治河同样重要,就是为了保漕通运。南北航输的畅通。

*

凤来宫中,皇后放松身体倚靠在椅背上,嬷嬷抬手揉着额头两侧。

小太监进来禀报,说太子求见,皇后挥了挥手让人进来,太子刚入殿行完礼就喊起来:“母后,裴吉先是平叛吴凡造反,现在又有赈灾这事情,儿臣不想韬光养晦了。”

皇后摆摆手,让女官们退下去。

叹了口气,抬手揉了揉眼眶“你是我生的,一手养大,母后知道你怎么想的,但现在不行,一次不成功,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的。”

顿了顿又说“你且稍安勿躁,只要你不出差错,没人能撼动了你的太子之位。”

“听说太子妃云氏和侧妃柳氏接连有孕,这可是真的?”皇后欣喜问道。

太子见她这般高兴,心里也跟着放松下来:“自然是真的,儿臣盯着御医诊的脉……彤史也对的上。”

“嗯,为大蓝朝生下皇长孙,每日办好你父皇交给你的差事,别的不急一时。”

太子告退后,皇后看着他的背影,脸色阴沉。派去试探裴吉的人,都死了。

有三方不同的力量在保护他。短时间内,不宜再动手了。

谢家,皇上,还有谁?不管是谁,暂时没有胜算。

惠宁哭诉过几次了,魏国公世子的心上人倒是有些眉目了,——杭思语。

淮南王求娶杭县主为正妃,皇上没有答应,难道这淮南王……

杭盛富可敌国,他的财富不可小觑。

这杭思语必须死!

该派谁去呢?……

先前皇帝满含杀意的眼神一遍一遍出现在脑海里,他把自己唬的脸色发白,听见慧嫔来的时候把她吓一跳。

慧嫔请安后,“皇后娘娘,我家嫡妹卫巧儿,在京中看到了淮南王,觉得一表人才,您看,我要是去请皇上赐婚,您觉得是否可行吗?”

皇后娘娘心中发笑,真是打瞌睡送枕头的来了。面上不显。

“那淮南王现在在淮州办差,赈灾要修河道,你要去求旨可得尽快,不然等他办完差回京,你那妹妹不知道就有多少竞争对手了。 且本宫听说,他心悦那淮州首富之女,欲要娶为正妃!”

“可那县主是个商户女,小门小户,怎可与淮南王相配?哼!真不知有啥手段勾的淮南王要娶她,侧妃都是抬举她了!”

慧嫔若有所思,匆匆走了……

**

杭盛这边则联合富商把各家米行召回一半不再出售。谨防有外地商人抢购。同时也能把存储的粮食运往北方赈灾。

紧接着裴吉在淮州制定了数条扩大食物来源的赈灾措施:

鼓励当地百姓狩猎,来弥补饮食不足。

鼓励民众大量采集水蒿、菱角、莲等水生植物作为荒年的重要食物低价卖于杭家,杭家收拾整理好后交由官府。

鼓励种植茭米、荞麦等生长期较短的速生植物代替水稻,“暴干炒作以当食。”

此外,有偿雇佣当地渔民,把鱼烘干、腌制后延长粮食的保存时间,也好储存。

这一晃一个月过去了。魏国公府的小厮前来催促胡氏上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