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喊着:让开!边关急报!让开!边关急报!我连忙起身,快步走到门口,观察外面的情形严重到什么地步了。只看着一队人马护送这一位浑身是血的士兵,向皇城方向奔去。我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自已可能忽略了什么,如今边关可能比我预想的还要严重。我本想着突厥大军到长安城会经过层层阻拦,不会这么快才对,但瞧着这情形,怕是马上就要兵临渭水了。
我立马转身回去,“赵叔、小桃,现在没时间解释了,马上按照我说的去做。赵叔去后院把酿酒的用具都藏起来,一定好藏好了,千万不能被人发现。还有去检查地窖里的水、食物等物品是否齐全,多放些,千万不能少了。”
“小桃,马上把酒馆打烊了,把牌子挂出去,这几天酒馆都不做生意了。”
把这些事安排好后,我才把心放回肚子里,只有先保住自身的安全,再去图谋其他,性命只有一条,命没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皇宫内,李世民正在和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谈论政事,看着魏征的奏折,“这魏征果然是贤臣,他提出的几条治国之策都是利国利民,为百姓谋求福祉的。”
“是陛下圣明,能够不计前嫌,重用魏征。”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这么说,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柳文。
房玄龄此刻也想到了柳文,深觉柳文可惜了,明明是有才华的,只因妄议突厥就被陛下厌恶了,最近都没听陛下提起柳文了,怕是已经被遗忘了。
这时,甘露殿外突然传来嘈杂声,“陛下!陛下!边关急报!”
“什么?边关急报?快带他进来!”李世民大声说道。
只见一位浑身染血的士兵,颤颤巍巍的拿出怀里的奏折,“突厥来犯,泾州失守”刚刚说完,就气绝身亡了。
李世民看过奏折后,将奏折递给了长孙无忌三人。“都看过奏折了吧,突厥颉利可汗亲自带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泾州失守了。”
然而,还没有等长孙无忌三人看完奏折,又有一位传令的士兵气喘吁吁地快步走进来,“陛下,武功失守,突厥正前往高陵县,高陵县守将求援,高陵县也要守不住了。”
“什么?泾州和武功都失守了,快传卫国公李靖、吴国公尉迟敬德,还有卢国公程咬金等人,让他们都过来。”
得知泾州和武功失守,高陵县危急的消息,文臣武将都气愤不已,恨不得将突厥大军大卸八块,碎尸万段,以平息怒气。
“各位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而今大唐正值危急存亡的关头,你们有何对策,能解决突厥大军?”李世民看向下方的众位大臣。
“陛下,臣愿带兵前往高陵,击退突厥。”程咬金大声说道。
“陛下,臣尉迟敬德也愿带兵前往高陵,击退突厥。”
“陛下,臣认为,突厥此次来者不善,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击退。”李靖根据以往与突厥对战的经验分析后,拱了拱手,上前一步说道。
“李靖,你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家的威风。陛下,我老程凭着这三板斧就能把什么颉利可汗给打回老家去。”
“程咬金,你不要说大话,突厥能够快速的占领泾州和武功,定是有所准备,你不要冲动行事。”
“李靖,你是年龄大了,心也老了。你不敢去,可不代表俺老程不敢去。陛下,就让臣带兵前往高陵县,臣愿立军令状,一定会把泾州和武功收复回来。”
甘露殿内,群臣还没有商议出解决办法,又有一急报被送了进来。李世民看过后,说:“这才短短半日,高陵县失守了 !突厥正朝着泾阳进军。”
听到这儿,群臣各个都杀气腾腾的,尤其是武将都想带兵与突厥决一死战。
就只有李靖还保持着冷静,“陛下,我们在长安城内的兵力只有两万人,兵力严重不足。诸位将军带兵去阻拦突厥,若是成功了还好;若是失败了,不仅浪费兵力,还会导致城内守卫严重空虚,到时候,突厥大军兵临城下,那我长安城岂不是待宰的羔羊,直接送到突厥人的刀下。我长安危已,我大唐危已,陛下三思啊!”
李世民知道李靖说的是实情,对于这次突厥人大举进犯大唐,自已虽半生征战,但奈何没有兵马,也是无计可施,难道这大唐真要亡在朕的手中?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朕绝不认命,不过是区区突厥罢了,一定会有办法的。
一炷香过后,朝臣还在议论纷纷,根本拿不出一个好办法。李世民下定决心,道:“尉迟敬德听令,朕命你率领一万人前往泾阳,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尽最大可能的阻拦突厥大军。若是阻拦不住,就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只要能拖到各州府的兵马集合在长安城,大唐的困境就解了。”
“臣领命,臣定会将突厥大军阻拦在泾阳,解长安之危,解大唐之困境。”尉迟敬德高声道。
“李靖,你与突厥作战经验丰富,你马上率领五千人去幽州,并整合各州兵马,从西侧攻打突厥军。你与尉迟敬德相互配合,一定要拦住突厥大军。”
“臣领命!”李靖立马拱了拱手,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