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后,房玄龄、杜如晦在宫门口追上长孙无忌,询问陛下既然要启用魏征收服前太子府的旧臣,为什么又给了魏征直谏的权利,这不是反而加重了前太子旧臣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了吗?
长孙无忌看向房玄龄、杜如晦,“陛下是因为一个叫柳文的酒馆掌柜,才重用魏征的。”说完就上马车,准备回府。
“一个人,陛下刚刚登基,朝廷还不稳,可不要被奸佞小人蒙蔽了双眼。究竟是什么人竟改变了陛下的决定。”
“长孙大人,不如您带我二人去看看。若他真有真才实学,可举荐为官;若是谄媚小人,便打入大牢。”
房玄龄、杜如晦拦着长孙无忌,打定主意今天一定要见到这个人。
长孙无忌只好同意,“两位大人,就算要去,也要换了朝服才能去啊!”
“那好,等我二人换好朝服,就去长孙府找你。”说完,就坐马车赶紧回府了。
一个时辰后,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向酒馆走去。
到了酒馆,房玄龄抬头看向牌匾“一间酒馆”,“这家酒馆的名字倒是有趣,也足够吸引人,就是不知道掌柜是否如你在马车上说的有为官之才。”说着便进到酒馆中。
时间还早,赵叔还在收拾酒馆,听见脚步声,抬头看见了长孙无忌带了两位新客人过来。
由于我昨天和两位贵客相谈甚欢,赵叔赶紧放下手中活计,热情的招呼着:“孙老板,看您这满脸笑容,就知道是做成了大生意!来一壶酒庆祝一下?我家酒馆的酒可是这个!”边说边竖起自已的大拇指。
长孙无忌看向四周没看到我,便说:“老赵,上一壶酒,几盘下酒菜。老赵,你家酒馆的酒真是勾人啊!老孙我可是想了一晚上,现在我喝自家的酒一点儿味都没有,没劲儿。”
“我今儿带了两位新客人过来,你可要好好招待,拿出你们酒馆最好的酒。掌柜的呢?叫掌柜的过来,陪我们三人喝喝酒、聊聊天。”
赵叔刚把酒拿过来,听见客人要找我陪酒,脸色立马变了,说话语气也变得不善:“我家公子可是读书人,随便来的什么人都要公子作陪喝酒,三位要是想要找人陪酒,就去别家酒馆吧,我家酒馆恕不接待。”
赵叔说完就重重的放下酒壶,离开了。
长孙无忌三人从没被人这么对待过,很是不悦,刚想指责赵叔,门口就传来了熟悉的声音,“今天酒馆怎么这么冷清,没客人吗?柳小子,给我上一壶好酒。”
李世民走进门看见了长孙无忌三人,就使眼色,让他们不要暴露自已的身份。房玄龄、杜如晦看到李世民的眼神就懂了陛下这是微服私访,不想暴露身份。
酒馆中的紧张气氛也变轻松了。赵叔看到李世民,知道我想与他交好,语气和缓的解释着:我家公子体弱,昨日与两位喝酒喝的多了些,有些头晕,现在还在休息,怕是不能陪几位喝酒聊天了。打扰了诸位的雅兴,实在是抱歉,为表达我们酒馆的歉意,免费送几位贵客一壶酒,也希望各位多多照顾小店生意。
李世民听到这,也明白了为什么刚进来气氛紧张了。“既然柳小子还在休息,我们自已喝酒就行,好不容易来酒馆一次,就是来放松的,弄得那么紧张做什么。”
李世民坐下,拿起桌上的酒壶倒酒,“老赵,赶紧的再多上两壶酒,今儿我高兴,要多喝几杯。”
在看到赵叔过去拿酒,李世民低声对房玄龄、杜如晦说:“在这儿,朕是一位家里有些背景的行商,不要说错了。另外,你们也起个名字,隐藏身份,不要被掌柜的发现了。”
房、杜二人连忙回“是”。
天早已大亮了,我刚刚睡醒起身,小桃在旁为我准备洗漱用品。小桃看我没有精神,说起刚刚发生在酒馆前院的事。
我听后,连忙穿戴整齐走到前院,“老李第一次带人来酒馆,是本店招待不周,这桌酒钱我请了。”
李世民还在和长孙无忌三人说着昨天在酒馆中的谈话,就传来我的声音。
房、杜二人看向门口,是一温润如玉的少年扶着门框,站在门口。从脸色上就能看出我身患隐疾,房玄龄知道是自已错怪了我,在心中也改变了对我恃才傲物的看法,反而升起了一股怜惜之情。
正是因为这种情感,在我入朝为官后,房玄龄对我帮助甚多,我与房玄龄的关系犹如亲父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