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等人到甘露殿内时,看到魏征怒目看着陛下,而陛下呢?居然在品酒。
众人交换了一下眼神,谁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谁也不敢先出言说话。
“怎么?平日里你们一个个都挺能说的吗?今日怎么都成了哑巴?”
大臣们都是一脸为难之色,谁都不敢强出头。
最后还是长孙无忌出言道:“陛下,臣在思考吐蕃的事,一时走神,还请陛下恕罪。”毕竟长孙无忌是皇后的哥哥,陛下对自已总会多一分容忍。
“朕对吐蕃的是已经有了两种解决办法,让你们来就是一同商议选择哪一种办法更有利。”
随后,李世民就把我说的两种办法重复说了一遍。大臣们议论纷纷,都在讨论应该选择哪一种办法,毕竟一种保守,一种有赌的成分存在。
魏征这会儿也反应过来,是自已误会陛下了,立刻跪下请罪。
李世民是大唐之主,正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没有人敢犯上辱骂君王,魏征可是第一人。即使是知道魏征是为了天下百姓直言劝谏,李世民心里还是有疙瘩,所以就让魏征回府了。
虽然陛下没有降罪于魏征,只是让他回府了。但是,皇宫内各方眼线众多,哪里会有秘密存在。还没等魏征回到府邸呢,消息已经传到各官员手中了。他们都在嘲笑魏征的不自量力和胆大包天,就等着魏征彻底失势,去踩上一脚报仇了。只能说魏征平时过于直言不讳,无形之中已经把大半朝臣都得罪光了,魏征被厌弃,都在拍手叫好,而没有一人雪中送炭。
想要给魏征求情的人,要不此时就在甘露殿内,在陛下气头上都不敢求情;要不就是自身处境艰难,自身难保之人,如秦琼(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保持中立,与陛下的情谊有了隔阂,被逐渐排出权利中心)。
房玄龄倒是想求情,但苦于不知详情,陛下又正值盛怒,便没有出言。
其他人与魏征也是从最近才有所来往,关系并不亲近,自然不会冒险求情。而且陛下刚刚提出了两种和吐蕃交易的方式,需尽快商讨决定才是,魏征也就被人忽视了。
“陛下,臣认为应该先把图纸给吐蕃,等他们造不出水车,再进行交易是为上策。”长孙无忌道。
“陛下,臣认为把水车成品与吐蕃交易,这样更加稳妥。”房玄龄道。房玄龄虽心有沟壑,但往往忧思过多,难下决定,行事过于保守。所以,才会有“房谋杜断”一词。
“陛下,……”
“陛下,……”
大臣们都说了自已的想法,但基本思想都是与长孙无忌、房玄龄差不多。双方都各执一词,谁又说服不了对方。
李世民心里更倾向于长孙无忌的想法,但是……
“柳文,若是你,你会怎么做呢?你真是给朕出了一个难题啊!”李世民不禁思考我会怎么做。
我若是在这儿,肯定会特别无奈,你没有解决办法找我。现在我给你想出了两种解决办法,你还不知道怎么办。真是,我出主意还出错了?不该告诉你两种解决办法?
“好了,朕决定把水车图纸免费给吐蕃。明日早朝接见吐蕃使臣,你们都回去准备一下吧!”
有的大臣还想劝一劝陛下,不要过于激进冒险,但是见陛下似乎已经铁了心就退下了。
“工部都没有独立把水车造出来,柳文,朕相信你的图纸不会轻易被吐蕃人造出来,希望朕没有选择错。”李世民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