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的早朝,李世民用程咬金的名义说出用水车充盈国库的方法,群臣无不赞同,都想着下朝派人探查是哪位卢国公府的幕僚想出的妙计。若是可能的话,都想着拉拢到自已的门下,为自已出谋划策。
程咬金心里知道陛下是为了保护柳文才将功劳安在自已的头上,但是能看到平时自视甚高、看不起自已的官员露出震惊的脸色时,心里痛快极了。反正不管真假,面上就是自已想出来的主意。那些个文人平时就知道写些酸诗,关键时刻掉链子,什么都指望不上,还不如我这大老粗有用呢?我好歹还认识一个有真才实学的柳文呢?你们呢?就会说一句“臣附议”,老子用他们附议。
退朝后,有关水车的消息在有心人的传播下,很快传到了吐蕃。吐蕃赞普听到大唐的水车可以解决旱灾,立刻派遣使者前往大唐寻求帮助。
李世民看到吐蕃派使者来唐的国书,知道吐蕃国内的灾情比自已设想的还要严重几分,不然不会这么快就派使者过来。我们也要做好准备,既要展示我大唐的国力强盛,又要在不失大国风采的情况下,争取到最大利益。
礼部尚书知道吐蕃使者不日即将抵达长安时,整个礼部上下都忙作一团。
……
“公子,听说吐蕃使臣快要到长安了,长安城又要热闹了,每日又能多几桌客人。”
小桃还在喜滋滋地算每天能多赚多少钱,我知道卢国公定是采纳锦囊内的计策。因为在没有陛下允许的情况下,水车断然不会传到吐蕃。一旦吐蕃使臣来大唐了,就代表李世民采用了我的计策。有了这两次的献计,我也算在陛下那儿挂了个名字,这对我以后的前程百利而无一害。
五日后,吐蕃使者抵达长安。城内百姓都到朱雀大街上看热闹了,看来无论是哪一个时代,国人骨子里喜欢看热闹的习惯都没有改变。
借用现代小品里的一句话,“那场面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咳咳!想远了!总之,朱雀大街两侧楼上楼下都站满了人,都想见识见识吐蕃人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我禁不住小桃天天在耳边念叨要去看吐蕃使者是什么样子的,决定关门休息一天,在茶馆二楼包厢看看吐蕃使臣。
“公子,快过来看啊!吐蕃人过来了,他们的穿着打扮好奇怪。”
我走到窗前,道:“吐蕃境内风沙大,气候干旱,他们的穿着打扮自然和我们汉人不同。”
我看向皇城方向,这次虽然是陛下有心引来吐蕃使臣,但是吐蕃使臣肯定是来者不善,最终结果恐怕是福祸难料。
吐蕃队伍很快就通过茶馆门前,看见没有热闹看了,人群也就散去了。
回到酒馆后,小桃还在和张平讨论吐蕃与我大唐的不同。赵叔看出我忧心忡忡地,便问道:“公子,吐蕃人来长安,街上都热闹了几分,怎么您看起来闷闷不乐的?”
我拉过赵叔,低声和赵叔说道:“就是因为吐蕃人我才心情烦闷的。吐蕃来大唐就是想要水车,赵叔你知道水车图纸是我设计出来的,你说若是他们查出水车是出自我手会怎么办?”
“这……,公子,要不我们把酒馆关了,去乡下躲躲吧!等吐蕃人走了,我们再回来。”
“赵叔,就凭我们几个人能躲到哪里去?吐蕃在长安肯定有探子,而且水车第一次出现是在长宁县,只要吐蕃人查到长宁县很快就能查到我们头上。”
“再说了,我们就是普通百姓,就算吐蕃人把我们全杀了,他们也不会有事的。朝廷明知道怎么回事,也会以大局为重,顶多让吐蕃推出来一个替罪羊,就结案了。”
“公子,我们去找李老板帮忙吧!”
“不,老李虽然背景深厚,但是那是他的家族有势力,不是他本人有势力。大家族出来的人都是以家族利益为先,他不会冒险帮我的。”
我看出赵叔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六神无主了,只好先稳住他,说:“赵叔,放心吧,一会我向卢国公求助,他应该会帮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