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事情的原委后,阮宁儿非常诧异的,是真的没有想到刘问,竟然还有一个私生子,这件事之前根本就没有查到,不过对阮宁儿而言却是件好事。
能让世人看清柳问虚伪的本质,他的人品行事已经不是品性无瑕,本已身陷囹圄的柳问是否真的公正无私,过往是否还有其他罔顾法度的判决,就很难说的清楚了。
柳问本身就持身不正,那后边会有更多的涉案家属喊冤,到时候柳问下场堪忧。
阮宁儿倒是对柳策自请外放的决定有些诧异,后来一想,这似乎是柳策最好的出路,不用留在商都面对流言蜚语。可这做法又与逃避无异,叫人轻看了几分。
柳家虽然还没有家破人亡,但已经不足为惧了。不知道是不是柳问小人行径的罪过人,还是说那些涉案家属私下请托,三法司并没有很快的审理柳问的案子,而是处在停滞的状态,这很不对劲。
虽然知道有超出预料的事情发生,现在的阮宁儿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查清,就先暂时搁置,也暂时不再向柳家出手。
吃了两服药,经过几日的休息之后,阮玲儿的身体已经大好,确认身体已经没有大碍的情况下,就通过秦城的安排,与早前来商都送信的聂胜大哥见了一面。
聂胜此来与阮玲儿单独说的事情,其实就是与宋家宋允和一起被押解进京的人当中,还有一位是宋家二老爷宋允泽原来的长随之一宋丙。聂胜也是经过仔细查证之后才知道,原来宋丙是在昭成十六年之后,就被宋家派到了江南打理生意。
待宋允和调任会宁的时候,就给宋允和做了师爷,此番宋允和所涉之案宋丙都参与其中。
在聂胜查问中还得知,宋丙有一次与人饮酒,醉后胡言几句,提到了昭成十六年。所以此人很有可能就是当年的人证。
而且宋家当年将人派往江南的原因到底如何,只有宋家自己清楚。
阮玲儿一听此人极有可能是当年太子中毒案的人证之一,不由得心头火热,哪里还坐得住,打定主意等到宋丙被押解回商都之后,一定要亲自会他一会,看能否得到更多的关于太子中毒案的始末。
不过当下这些事情都要好好谋划一番,宋家一行人很有可能会被押解至大理寺。自己需要静待时机。
与阮宁儿说过宋丙的事情,聂胜就马不停蹄的回江南盯着诸事。
在宋云和被押解回京的那一日,阮玲儿提前来到他们进城必经之路的茶楼上,不曾想偶遇了也在此会友的杨白。
自那日杨白去清风苑给阮宁儿送请帖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此时再见,却发现阮玲儿身上有一种虚弱的美感,细问之下,原来是刚刚病过一场。
好似疾病没有给阮宁儿带来苦痛,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微笑和坚定,依然楚楚动人,虽面色有些苍白,但是不影响她的美,姿态依然轻盈飘逸。
可是每一次见到杨白,阮宁儿都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相比较于杨白的风光霁月,阮凝儿觉得自己就是爬满虱子的锦袍,底下早就已经破败不堪。
与杨白在一起的人只有两位年轻公子,一位阮宁儿曾见过,是户部尚书霍家公子霍峥。另外不曾见过,是位通体谦逊的人物,听杨白的介绍姓谢名琅,是世交之子,此前一直随父亲在楚地任上。如今三年期满回京,在等朝廷授官。
与几位公子见过礼之后,阮玲儿就向谢公子道喜。按时下的情形,如果在外就任期满,考封中上又无甚过错的话,回京绶官多半要高升,只是绶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却要考虑到很多。
楚地民风与商都有极大不同,几人更多是在听谢公子讲述北地的风俗与趣事。众人也简单说了如今商都的情形,并且还提到了柳策已经自请外任的事情。几年没有回到商都,谢公子听闻故人的变化,还是感叹了一番。
之后,杨白与霍峥谢朗三人说起了明年春天的会试,因为几人都要下场,之人交流过后,互相之间勉励对方。阮宁儿在一旁也是为几位助威打气,以期几位都能够金榜题名,蟾宫折桂。
几人正说着话,忽然茶楼内一阵哗然,所有人都起身都走到窗边向楼下看去。
杨白几人也不例外,待来到窗边向楼下看去时,就见有护军并执金卫押解着一队囚车自远处行来,就听人群中有人在说是宋家宋允和,几人不由大吃一惊,杨白就吩咐侯在一旁的下人去外面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此时,阮宁儿脸上泛起一丝不正常的潮红,心底有声音在大喊,终于要开始了吗,宋家?
很快杨白的下人就回来禀道,“是会宁知府宋允和因今年会宁府科举舞弊案,已经被陛下密旨下狱,连同相关案犯已经押解回京受审。”
阮宁儿因为早就知道此事也没有多言,就在行到楼下的囚车中,搜寻之前聂胜大哥所说的宋丙。只是阮宁儿并不清楚此人样貌,也就没有什么收获。
待囚车队伍即将过去时,在队尾的那辆车上有一人忽然觉得有些面熟,在仔细看去,阮宁儿不由心头一惊,因为此人自己幼年曾经见过一次。
尚在案发之前,当时此人随着宋允则一起拜访父亲,阮宁儿贪玩躲在父亲的书房里,从门缝中远远的看到过此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终于见到一位可能知晓与当年太子中毒案有关的人,阮宁儿内心的激动已经无法按捺,便想要尽快去探查。太子周宗当年中毒的始末究竟如何?为什么有很多人不明不白的就被冤杀?
杨白看着囚车往大理寺方向行去,便与几人告辞。
从小长在帝都,能够直接感受到派系倾轧与皇权的残酷,如今杨家又是外戚,让他对这些事情非常的敏感,觉得商都很快有事情要发生,便想回家与祖父商议。如果太子薨逝,杨家到底该如何自处?
是坚持过往的立场只忠于帝位,还是亲自下场扶持一位皇子登基?
约定好几天之后,百宝千珍阁的拍卖会再聚,便都分头回家了,因为宋家这件事情,很有可能只是开始,说不得到最后,商都所有的人家都会被卷入其中。
谢琅多少有些无奈的想到,这个时节回到商都,是福是祸,难料。
阮宁儿因为有心事就没有停留,与众人分别之后,直接回了清风楼,找来秦呈,说了自己看到在被押解的囚车中有个人有一面之缘,极可能就是聂胜所说的宋丙,便让秦呈尽可能的发动一切关系去调查关于宋丙的过往。阮宁儿想要个找机会,潜入大理寺,亲自与宋丙见一面,否则,彻夜难眠。
宋允和的案子,给刚平静下来的商都平添了不少谈资。
还有消息灵通的人说,宫里的郑王王殿下大发雷霆,甚至罕见的,对亲外公宋吏部尚书宋明修动怒,让宋尚书务必查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调查属实,绝不姑息。
因为宋允和的事情,给一向在士林中名声颇佳的郑王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郑王又不能出面辟谣,只能任由事情发酵,所以将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到宋尚书头上。
宫里的德妃娘娘此时也是被贺贵妃奚落了一阵,更是闷气。
杨皇后无子,平日里也不在乎昭成帝的宠爱,完全一副端坐高台看戏的模样,对宋德妃与贺贵妃之间的龃龌更是满不在乎。
这次平白受气,宋德妃叫来了自己的二嫂,宋允则的妻子,也是发泄了一通怒火。宋允和所犯之案,已经让德妃与郑王殿下母子在陛下那里丢了脸面,如今商帝都对宋德妃没有什么好脸色。
宋允和被押入大理寺之后,很快就有更多的消息传出来。
原来宋允和除了科举舞弊之外,还有诸多不法之举,敛财金额极大,甚至都到骇人听闻的地步,这就着实让世人没有想到。
并且这件案子本身的牵扯极广,还会有其他的人被牵扯进来,江南官场估计还有许多涉案官员,就捉拿下狱只是时间问题,由此商都一时之间也有些人人自危的架势。
。。。
这些事情都与阮宁儿无关,现在阮宁儿专心在调查宋丙过往相关的人或事,无暇顾及其他。并且秦呈已经通过关系,打探到宋丙在大理寺狱内被关押的位置,待与秦呈仔细商议之后决定,马上到大理寺狱中找到宋丙逼问当年旧事。否则等到其他有心人,关注到宋丙有可能是当年太子中毒案的人证之一时,宋丙会被灭口。
因为阮灵儿一直觉得,如今的商都还有其他大人物,从来没有放弃过关注太子中毒案,所以不得不提前行动。
自从宋允和及宋丙被押入大理寺后,阮宁儿就一直派人守在大理寺四周。欲将大理寺所有官员进出及下人采买进出的规律都查清楚之后,也从得到的消息当中看到了肃宁郡王周寒的名字,不由一愣,作为大理寺少卿,想到周寒出入大理寺也极正常。
只是看到纸笺上多了一句,肃兴郡王周寒近两日频繁出入大理寺,有些诧异。
因之前中毒,还是肃兴郡王请来了鸣鹤先生,就想当面向周涵道谢,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此番或许可以利用一下。
思索良久,阮宁而放弃了这个想法。
周寒虽一个寡言少语但是非常机敏警觉,如果此时贸然上前,有可能会引起他的怀疑,反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