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虽然才是第一场,排名第一,并不代表整个县试第一,或者县案首,这也算是开门红:“相公,你第一场排第一嗳。”
秦可卿振奋莫名,脸都因为激动而变得红润。
“很了不起吗?”
正在看书的贾蓉,不得不感慨这话本写的真不错,特别是里面的动作,今晚都可以尝试一下:“我可是要中进士的人。”
“嘁...”
林黛玉皱鼻子:“话说太满,到时丢脸。”
“林姑娘。”
贾蓉满头黑线:“你干脆别叫林黛玉了,你干脆叫林怼怼算了,你别忘了,你现在还跟我读书呢?辈分先放一边,你要叫我一声先生,待会儿布置的作业,加一倍。”
“可卿...”
林黛玉很是不满:“他...欺负我。”
秦可卿满脸严肃:“相公说得对。”
“你们...”
林黛玉捂着小脸跑了。
“嘿,小样...我们是两口子,我媳妇儿还要向着你?”
贾蓉很是得意。
秦可卿抿了抿嘴:“林姑娘毕竟是长辈,而且年龄小,相公应该让着她。”
人前一切从夫,人后也要劝阻。
“既然是长辈,何分年龄大小?”
贾蓉很是不满:“年龄小了,过年我还不得给她磕头拜年?”
“相公说得对。”
秦可卿掩嘴一笑:“不过林姑娘的确配得上怼怼两个字。”
“蓉大爷。”
夫妻二人正在对话,一个嬷嬷走来:“老爷有请。”
贾蓉一愣:“怼怼表姑,不会是告状了吧。”
......
“恭喜蓉哥儿,贺喜蓉哥儿。”
见到林如海的时候,林如海笑容满面,满嘴贺喜:“虽然这小小县试,不能证明什么,然而蓉哥儿一首【赋得花开长安城】,必然名扬天下呐。”
林如海内心也不得不感慨,他还是小瞧了贾蓉。
这位名满神京城,皆是纨绔名的宁国府少主,有绝对的才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此诗作,整个大顺立国至今,也未见过一首。
贾蓉咧嘴笑了,这一切都得感谢杜甫还有王维,没有生在这个世界:“姑王父谬赞了,谬赞了。”
“我已摆下薄酒,待会儿当饮一杯。”
如果一开始,林如海是因为看在贾家面上,对贾蓉还算客气,现在的林如海,绝对是因为贾蓉才华而客气。
林如海甚至有预感,贾蓉如果以这一场县试水准,去考府试、院试,甚至是乡试会试,绝对可以拔得头筹。
说不得,贾家将要出现一位,科举出身的进士,乃至于前三甲。
再有贾家人脉,以后贾蓉前途不可限量啊。
酒宴开始后,几杯酒下肚,林如海接连叹息,贾蓉本不想多问,奈何现在住在林府,林如海待他也不错:“姑王父有何心事?”
“我这上任苏州盐政,去年政考不合格,私盐泛滥,而我又因不忍百姓食不知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林如海苦笑不已:“奈何,百姓还是吃的上盐困难,只有那些私盐贩子,吃的满嘴流油。”
自古以来,盐政绝对是一个王朝占据大半的国库财政收入来源,甚至比粮食还要重要。以至于,历朝历代都是盐为政府垄断,官收商运。
盐作为必需品,利润太大,以至于仅仅是盐这一项,就养活了不知多少蛀虫,导致国库欠收。更是有地方官府,对于私盐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直接合作。
官盐价格过高,也导致私盐泛滥。
自古以来,私盐贩子牵扯到的造反数不胜数,比如黄巢起义,再比如元末明初,理论上以朱元璋他们为首的各地义军统领,都有盐商支持。
私盐是除不尽的。
只要有利益可图,冒着杀头风险走私私盐的,杀了一批还是会有一匹,除非...有一套完美的盐政律法,监督机构。
其次,就是盐的产量提升。
以政府为主导,将盐的价格压低...贾蓉脑海中有一个方案,只是关键地方想不明白。就算是想明白了,以林如海现在的身份地位,一旦说给他,只会害了他。
这其中牵扯的人太多了。
牵扯的利益更大!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要说林如海,哪怕是当朝首辅,也未必敢在盐政上大肆改革,除非是皇帝为主导,而皇帝也要小心翼翼。
私盐贩子,哪个没有私人武装?
“大人...”
一个小厮进来,在林如海耳边轻声耳语一番,林如海神色一变,猛然起身。
“皇帝退位,庆王登基。”
林如海向贾蓉说道:“蓉哥儿暂且休息,我去一趟府衙。”
“皇帝退位?”
贾蓉愣住了:“庆王登基?”
这才分开多久?
李庆竟然回到了神京城?
而且还成了皇帝?
贾蓉不知道庆王是不是原著中那位皇帝,李庆登基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特酿的,皇帝只要不小气,本大爷就要发达呀。”
运河之上,救了李庆,李庆一旦登基,这就是救驾之功!
诸功第一,就是救驾,哪怕是灭了一国之功,都比不上的。
“皇帝,应该不会小气,忘记这件事情吧。”
......
隔了两天时间,县试第二场。这一场也是第一场覆试,被称之为初覆。
贾蓉考号排在第一位置。
又是隔了两天时间,县试第三场。
贾蓉考号依旧还是排在第一位置。
再次隔了两天,第四场与第五场连考。
第四场与第五场连考两天,考生要住在考场。
“大奶奶,大爷不知道什么时候交卷,咱们是不是来得太早?”
马车中,已经恢复的差不多的宝珠,很是不解自家大奶奶的心情,一大清早,就带着吃喝来到了考场外。
“你们大奶奶,恨不得昨晚就来了吧。”
林黛玉在旁边,似乎看透一切一般:“是不是呀可卿?”
“表姑娘又胡说。”
秦可卿美眸中有些窘迫,自从成婚到现在,她与自家丈夫还是第一次分开这么久,她很是不适应。
秦可卿心里有一种感觉,如果不是规矩限制,连考两场考题,一起发放,相公昨天就会交卷。
果然,等了没多久,外面婆子就轻声提醒马车内的人:“蓉大爷出考场了。”
秦可卿连忙拉开车帘一条缝,就看到考场门外,一个身穿官袍的县令,陪着自己相公一边走,还在一边说着什么。
“嗨,县令大人亲自送蓉哥儿出考场,这...”
林黛玉小脸上有些迷惑:“该不会是...”
作弊了?
这样很容易让人误会好不好?
摆脱了县令纠缠的贾蓉,看到林府马车,就快步走来。
做完考题,贾蓉就直接交了卷,他也没多想,直接爬上马车,看到马车内的人的时候,愣了一下:“嚯,都来了啊。”
“你家蓉大奶奶,天还没亮,就准备好了马车。”
林黛玉在旁边,略有阴阳怪气:“太阳初升,就在这里等着了,蓉哥儿啊,你可不能辜负了人家可卿呐。”
“人小鬼大。”
贾蓉给了林黛玉一句话,就下了马车。
马车坐下四个人,都略显拥挤,他没地方坐,就坐在了车辕上。
秦可卿什么都没问,林黛玉则是什么都问:“蓉哥儿,考得如何?”
“别的不敢说,回去准备准备府试。”
县试很简单,其实并不难。
府试开始,就没那么简单了,贾蓉虽然开了挂,也要准备准备。
......
“好!”
神京城,荣国府书房。
贾政拿着林如海的书信,满脸惊叹:“没想到,蓉哥儿还有如此才学,当真让人不可思议。来人...”
贾政出了门:“去宁国府。”
贾蓉开始参加考举,贾珍这个父亲,竟然不知道?
贾珍应该知道这件事。
很快到了宁国府,等了许久之后,看到黑眼圈严重,胡须稀稀落落,没有了往日硬朗,相貌变得柔和的贾珍,贾政被吓了一跳:“珍哥儿,你这是...”
贾珍很怪,具体哪里怪,贾政说不上来...总之,贾珍似乎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