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低头以后,朱仲柍就打算迁都堪培拉。当他在迁都时,意外地在一座被拆除的偏殿里发现了一本厚厚的书籍,上面写着《藏于此处,待吾儿发现》,作者是朱伯淐。

\"父王留给朕的???\" 朱仲柍喃喃自语道,然后小心翼翼地翻开了书本,仔细阅读起来。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头皮开始发麻。最终,他撕下了几页副页以及一部分正本,然后把它们放回去,让这本书继续留在那里,并把剩余的部分运往堪培拉。

等所有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后,朱仲柍再次回到了新洲,并前往运王府拜访朱伯潼。

当时,朱伯潼正悠闲地躺在府邸中休息,听到朱仲柍来看望自已,不禁好奇地嘀咕道:\"皇上来找我做什么呢?\" 紧接着,他连忙起身,匆匆前去迎接朱仲柍。

\"臣拜见皇上!\" 朱伯潼恭敬地向朱仲柍行礼。

“免礼免礼,四叔请起,在这里没有君臣,只有小侄和四叔。”

朱伯潼起来后,朱仲柍又说:“侄儿今天来,是有件事要请教四叔。”朱仲柍一脸严肃地看着朱伯潼。

“哦?何事如此严重,竟要侄儿亲自跑一趟?”朱伯潼心中暗自揣测。

朱仲柍深吸一口气,说道:“我在宫中发现了一本父王留下的书,里面的内容......让我震惊不已。四叔,您可知此书的来历?”

朱伯潼脸色微变,他当然知道那本书,是有关朱仲柍的哥哥朱仲棚的事情,他哥哥还没继承王位就薨天了,朱伯淐悲痛万分,给他追封为汉承王。作为皇室宗亲,朱伯潼知道内幕,但他不能告诉朱仲柍真相。

“侄儿,那本书或许只是先王随手所写,不必过于在意。”朱伯潼试图敷衍过去。

朱仲柍目光犀利地看着他,“四叔,我不相信。此书显然是父王特意留给后人的,而且上面提到了一些关于当年王兄之死的隐晦之事。我必须弄清楚其中缘由。”

朱伯潼叹了口气,说:“皇上,有些事情知道了对你并无好处。既然先王有意将此书藏起来,自然是不想让他人知晓。”

朱仲柍皱起眉头,“四叔,难道你也知道内情?为何不肯告诉我?”

朱伯潼摇摇头,“我并非知情人,只是觉得既然先王如此安排,必然有其深意。皇上还是不要纠结于此,好好治理国家才是正道。”

朱仲柍沉默片刻,“四叔说得有理。但此事始终困扰着我,若不解开这个谜团,我心难安。”

朱伯潼见状,岔开话题道:“皇上刚刚迁都,想必有许多事务需要处理。不如先将此事放下,待日后有机会再慢慢探究。”

朱仲柍点了点头,“也罢,那就依四叔所言。不过,我希望四叔能替我保守这个秘密,不要让其他人知晓。”

朱伯潼连忙答应下来,“皇上放心,臣一定守口如瓶。”

朱仲柍走后,朱伯潼立即神秘兮兮地关闭了王府大门,并把他的儿子朱仲杬叫到里屋,对朱仲杬说:“皇上已经知道一点当年那起案件的线索了。”

朱仲杬大惊,说:“这可不行啊,堂兄知道此事的话对我们地位难保啊!”

朱伯潼神色凝重地说:“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继续追查下去。”

朱仲杬焦急地问道:“可是该怎么办呢?皇上现在已经对那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朱伯潼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只能这样了……”

他压低声音,向朱仲杬讲述了一个计划。朱仲杬听后,脸色变得苍白,“这……这样真的行吗?”

朱伯潼拍了拍他的肩膀,“为了保住皇家的稳定,这是必要的牺牲。”

朱仲杬咬了咬牙,“好吧,一切听父亲的安排。”于是,父子二人开始着手实施他们的计划,一场暗潮涌动的阴谋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