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正德皇帝
“请仙人收我为徒!!”
李长寿看着比自己还大一轮的沈三万,他的嘴不自觉的抽了抽。
“我说你这个年纪,修仙有些太晚了。”
沈三万一听,赶忙说道:
“那仙人能传授我一些最简单的法术也是好的,只求能一窥仙门!”
李长寿想了想,几人之间也算是有交情了,传授一些小法术结一段善缘也是好的,遂拿出一张小布,在上面写了最简单的引导书和小火球法。
沈三万把小纸条视若珍宝般收下,“仙人大恩大德,沈三万不敢忘记,日后若是还能有幸遇到仙人,必定受您驱使。”
他知道,等这群仙人走后,想再见一面就千难万难了,但只要有这修仙法诀,他谷城首富沈三万有信心可以在修仙界闯出一番天地。
也不知修仙界有没有商户!!
正当他想着,
一阵鸡鸣声响起。
突然,
一阵尖叫声传出。
“杀人啦!!!”
“嚯,还有热闹看。”
本准备回房休息的陆大海一听双眼放光,立刻朝着窗外看去。
只见白天粮店的小厮满身都是鲜血,手里面捧着一个手巴掌大小的金元宝。
“一毛不拔的佟掌柜,金子是我给你挣回来的,你一点都不分我,我不杀你杀谁。”
他手里面拿着一柄利刃,气喘吁吁地说道。
而一个貌美的妇人摇着躺倒在地上肥头大耳的中年人,哭道:“当家的,没有你我怎么活啊!”
随后,她又指着粮店小厮说道:
“我要报官抓你!!”
谁知小厮根本就不怕,笑道:
“你报官吧,我好把你在我胯下承欢的事情说出来,你装什么呀,不过是佟掌柜没立遗嘱,你怕钱分不到你手上罢了。
你一个小妾上位,嘿嘿……”
妇人脸色一白,心一横,抓起头上的簪子便冲过去与小厮打起来,最终小厮被簪子插到了喉咙,而美妇人头顶也多了把刀。
两人双双毙命。
戏看完,陆大海面色古怪的盯着李长寿问道:“这些你都算到了?”
“算是吧。”
“什么叫算是吧!”
李长寿解释道:
“粮店小厮嚣张跋扈,以小见大,那粮店幕后的老板多半也不是什么好人,这么大的一块金子,小厮必定会有想法,而粮店老板若是一毛不拔,两人必定发生冲突。
只是……”
李长寿没想到,还会有这么狗血的事情。
老板娘竟然和小厮有一腿。
造成了三人死亡!
如此一个小插曲后,几人回房休息,等到晨光微熹,三人整理物品,前往大梁都城。
至于孙冉冉,他们暂时交给沈三万带着,他们此去,是要把大梁闹个天翻地覆,这种时候带个孩子太过危险。
等到回蜀山时,几人顺路再来接孙冉冉。
……
大梁都城。
大梁龙脉之所在。
入目所在,人来人往,似乎这里丝毫不受粮食涨价的困扰。
李长寿来这的路上,一直在思考如何正大光明的干掉大梁皇帝。
首先,直接莽到宫里是肯定不行的。
圣地弟子随意屠戮人间帝皇,会在俗世和修仙界引起大地震。
修仙之人和俗世的皇帝拥有一条很清晰的线,修士不插手凡人的斗争,皇帝不觊觎修士的功法。
这是千百年无数人用生命总结的道理,若是一个修士支持一个国家,那么其他的修士是否可以支持另外的国家,到时候,两方若是结了仇,再把问题上升到宗门高度。
那俗世国度与俗世国度的战争,将会演变成宗门与宗门之间的斗争。
但若是有合理的解释就可以了。
比如,
大梁皇帝碰了禁忌,用无数凡人给他续命,本蜀山弟子不忍心生灵涂炭,愤而出手,诸位可有意见!
这里还可以稍微在改进一些。
李长寿并不想出名,若是屠戮大梁皇帝,必定会使一些人记住他,倒时难免会沾染一些不必要的因果。
那么这就是分功劳的时候了。
把大部分功劳都砸在陆大海身上,自己则不会那么显眼。
完美!!
那么首先第一步。
找出大梁皇帝用凡人续命的证据。
可别以为那“黑土娘娘”雕塑就算是证据了,这只能说明有人想要续命,但不能说是大梁皇帝想要续命。
至于怎么找证据……
“哎呀,蜀山仙人来我大梁,是我大梁的荣幸。”
“陛下言重了,我们不过是几名蜀山平平无奇的弟子,途经宝地,听闻大梁是出了名的富庶,便想多停留两日。”李长寿言语谦逊,丝毫没有圣地弟子的狂傲。
因为陆大海发布的一系列命令,谷城的情况老皇帝还不知道。
此时,正德皇帝半躺在龙椅上,可见的双手和脸都皱皱巴巴的,如同快要枯死的大树,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时不时还要咳嗽几声。
若是第二天宣布正德皇帝驾崩,李长寿也丝毫不觉得奇怪。
年迈的正德皇帝卧在龙椅上,观察着以李长寿为首的三人,有些疑虑。
人老成精,他不知道李长寿是否是为那件事情而来,他决定试探一下。
“仙人下山,是要办什么要紧事吗?”
“自然是有的,”李长寿一脸气愤的说道:“从梁国往北一个叫蜀的国度,听闻有大恐怖使得那里生灵涂炭,我奉蜀山之命去探查清楚。”
“蜀国!!”
正德皇帝一惊,那里似乎真的有极其恐怖的事情在发生,传闻是某个将军复活了。
疑虑消减了大半,正德皇帝说道:
“仙人既然来了,就多留几日,这梁国有仙人看得上的,尽管开口。”
“那就多谢陛下了。”
李长寿的话半真半假,他在来的路上做过功课,在梁国的北面,确实有蜀国,只是两国之间,还隔着数个小国。
所以这老皇帝无法验证真假。
在进行了一系列场面话后,老皇帝因为身体咳嗽的厉害,便提前离开。
大殿内变得活泼起来。
大梁宰相公孙延见李长寿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觉得对方也是读书人,便生了几分亲近之意。
他热情的说道:
“仙人可有婚配啊,我有一女儿,年芳二八,若仙人看得上,可以给您当个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