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邺末年的战乱,使官学荒废。

裕武帝征战四方,而当裕武帝的儿子,文帝当政的顺文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于是官学教育也出现了暂时的繁荣。

顺文15年。文帝征召名儒至裕阳。开设学馆于京都。后来又陆续开设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

到了当朝时期,国子学开始复辟。文嘉七年。诏令新修国子学,招收胄子入学。

国子学社国子博士二人。学生入学年龄不限,有的在七岁就入国子学授业。说是国子学,权凰裕其实更愿意叫它启明苑。

启明苑原本是皇帝为了教授自已的儿子专门请的大儒开办的学堂。为了恩惠百官,也为了复辟教育。于是把启明苑改成了国子学,扩大了招生范围。

国子学按经分专业学习。教授的大多是儒学经典。

权凰裕小时候觉得这些很有意思。慢慢长大后发现,这些经典大多适用于君子。

而君子大多有一点不好,那就是看不上女人。而权凰裕得了皇帝的准许,偏偏大摇大摆的去上国子学。所以在国子学中,权凰裕大多数时候都是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其实这个学也并非一定要去上。权凰裕更喜欢的是法家的思想,但是,用自已不擅长的东西去打败那些对女子有刻板印象的夫子,是权凰裕求之不得的。

国子学的人分三类。一类人是以权和玉为首的克已复礼,翩翩如玉的君子。

第二类人是以四皇子权珣为代表的不学无术的混子。

第三类人是以权凰裕为代表的离经叛道的连夫子都无法评价的人。

大多数时候,权凰裕很喜欢朝歌,因为他是为数不多的聪明人。

这让她在偷跑出宫,揍其他小伙伴,调皮捣蛋的时候多了一份保证。

梧桐宫搭了很多秋千,权凰裕喜欢最大的那一个。那个秋千搭在一棵很大的梧桐树上,权凰裕总是站在上面。让朝歌在后面把她推的很高,那种随风飘飘然的感觉,权凰裕很喜欢。

夏天的时候,梧桐树会结很多花朵。梧桐花的形状像小喇叭,梧桐花也总是扒不住树。风轻轻一吹。梧桐花就洋洋洒洒的飘落一地。权凰裕专门吩咐过,落在地上的花不要去扫。

权凰裕站在秋千上,旁边站着朝歌。

权凰裕时常打趣朝歌:“你有喜欢的女子吗?你要是找不到喜欢的女子,以后跟着我过一辈子得了。”

权凰裕觉得这时候的朝歌总是很好玩儿。因为大多数时候,朝哥就像一块儿平平无奇的木头,脸上总是木木的,看不出有什么情绪波动。

但是当权凰裕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朝歌总是会脸红。有的时候害羞的厉害,连耳朵都会红。所以权凰裕老是爱拿这个问题逗朝歌玩儿。

其实有时候权凰裕也在想:朝歌长的丰神俊朗。从陪读的情况来看,脑袋也聪明。到时候求一求父皇,给朝歌赐个一官半职。到时候让他入赘到公主府。这样过一辈子也不错。

毕竟,国子学其他男子身上总有一股清高劲儿,特别令人讨厌。

明明姿态恭恭敬敬,眼里却总还透露出一副不屑的样子。权凰裕从不认为自已能够好好的一辈子相夫教子。

从小到大,来自这个国家权力最顶端的一群人的溺爱,总会让权凰裕觉得自已独一无二。她总是固执地认为这世上不会有任何事情会为难到自已。

有的时候,作为皇后的沈缨会劝告权凰裕。她说:“十三像一只骄傲的小凤凰。因为受到了过于的溺爱。所以母后总是会担心这份高傲会不会让十三收到委屈。”

权凰裕对此不发表任何看法。

沈因害怕过分的高傲,会害了权凰裕自已,但在潜意识里,沈缨对权凰裕更多是无意识的纵容。就像小孩子犯了错,沈缨第一反应不是管教,而是怎样去帮权凰裕解决掉麻烦。

也许过分的高傲也离不开沈缨的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