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虽然他知道与秦国结盟有很多好处,但同时亲赴咸阳也面临着被当成人质的风险。他一直想着这个问题,特别感到焦虑不安。
第二天清晨,赵王偃早早就起来了,心事重重地在宫殿内踱步。他反复思考着是否应该亲自前往咸阳会盟,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犹豫。
“报大王,代相李牧参见大王。臣观察大王满面愁容,敢问大王因何发愁?”李牧故作震惊的问道。
“秦国虎狼之国,且秦赵为世仇,不得不防,万万不能像当年楚怀王那样被扣于秦国,遭世人耻笑。”赵王偃忧心忡忡的说道。
“秦王胆敢扣押大王,必遭天下人所唾弃。臣即刻合纵六国,陈兵函谷关。一定让大王毫发无损,安然无恙返回赵国。如果在入秦前,再作两件事,那将是板上钉钉,更加保险。”李牧铿锵有力的说道。
“哪两件事啊?”赵王偃有些焦急的问道。
“一是让秦王赢政以国书邀请我王入秦,并诏告天下。秦王赢政顾及名声,必不敢加害于大王。二是去秦国前,先策立好储君。赵国有了储君,那秦国乱赵之计皆废。大王就不会有后顾之忧。”李牧信誓旦旦的说道。
“爱卿所言极是,完全正确。寡人无忧矣。立刻奔赴咸阳。”赵王偃拍手称快道。
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赵王偃终于来到了咸阳。此时的章台宫前旌旗列列,彩旗飘飘,鼓乐喧天,隆重非凡。此时的我亲自来到赵王华丽的车驾前迎接。
“哈哈!赵王,一路上舟车劳顿,朕在此等候多时了!”我爽朗地笑道。
赵王偃赶忙下了马车,恭敬地向我深施一礼:“大王,寡人一路奔波,跚跚来迟,还请大王恕罪。”
我连忙扶起赵王偃,温文尔雅地说道:“赵王不必多礼,快快请进宫中。”说着,我亲切拉着赵王偃的手,一同走进了章台宫。
章台宫内明烛高照,瑞气呈祥。雕梁画栋,栩栩如生。陈设精致,美轮美奂。典雅大方,又不失庄重。
秦国群臣皆整齐列队,伺立两旁。他们身着鲜衣华服,儒雅端庄。表情肃穆,气度不凡,整个氛围庄严神圣,而又不失华丽隆重。
一首悠扬舒缓的轻音乐响起,我和赵王偃手挽手一同登上王阶,齐刷刷在高台王座上坐下,放眼环视整个大殿。
众人纷纷跪地朝拜,齐声高呼:“秦王万年,赵王万年。”
“众卿平身。”我和赵王异口同声的说道。
“今赵王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奔赴咸阳,参与秦赵会盟大典,寡人不胜感激。”我热情洋溢的说道。
赵王喜形于色地说道:“秦王如此热情相邀,寡人深感荣幸啊!如今之秦国,可谓是兵强马壮、国富民强,其综合实力堪称天下之最;而我赵国则厉兵秣马,兵威将勇,可称关东六国之首。今日秦赵结盟,此乃强强联合之举,必将带来无数益处,且无任何坏处可言。”
“秦国与赵国结盟,是强强联手,共治天下。为给赵王接风洗尘,今请赵王先欣赏一下我秦国舞蹈。”我拍了一下手掌,神采奕奕的说道。
随着殿门打开,数十位秦国士卒鱼贯而入,他们身披重甲,甲胄明亮,犹如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士卒竟然没有携带任何兵器,这让众人心中不禁产生疑问:难道是要赤手空拳地表演吗?就在这时,一阵激昂的军乐骤然响起,仿佛是战斗的号角,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热血与豪情。紧接着,秦国士卒们开始展示一套精妙绝伦的军体拳,动作整齐划一,每一个招式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技巧。他们的身姿挺拔如松,拳法刚猛有力,一举一动间散发出一股凌厉的杀伐之气,仿佛能撕裂虚空。这一刻,整个大殿陷入一片寂静之中,只有那震撼人心的军乐声在空中回荡。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些秦国士卒,眼中闪烁着敬佩与惊叹之情。他们被秦军的英勇无畏所打动,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上,感受到了那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
“秦国军威难犯,确实精彩,看完让人欢欣鼓舞,斗志昂扬。”赵王偃连连赞赏道,“秦王如此盛情,寡人实在难却。将军庞煖,请秦王和众臣欣赏一下我赵军风范。”
“诺。”只见殿中一将军应声而答,领命而去。
仅仅只是过了片刻的时间,便看到数十名燕赵武卒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列成整齐的队伍进入到大殿之中。这些士兵们身上穿着赵国特制的甲胄,却并未携带任何武器。尽管如此,他们那雄壮威武的身姿与气势,已然让人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压迫感。
他们进入大殿后并没有演奏军乐来鼓舞士气,而是齐声高呼,声音如同雷动般震耳欲聋,仿佛有千军万马奔腾而过,气势磅礴,汹涌澎湃。这阵阵高呼不仅显示出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更展现出赵军的赫赫威名和无与伦比的实力。
与此同时,这些士兵们还展示了一段精湛的军事技艺表演。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地模仿着纵马骑射的场景,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仿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一般。这样的表演让人们不禁想起赵军曾经的辉煌战绩——百战百胜,万夫莫敌!他们的存在使得整个大殿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庄严的氛围,令人心生敬畏之情。
“秦王可点评一下两支舞蹈,孰高孰低?”赵王偃用一副胜券在握的神情看着我。
“秦军强在律令合一,气势磅礴。赵军强在操演齐整,野性未泯。不分仲伯,各有所长啊。”为了不失宾主之礼,我和稀泥般的说道。
“一比高下,高下立判。”赵王偃得意洋洋的说道。他显然是更看好赵军的表演。
“赵王,寡人心里却认为,秦军更强于赵军,赵王你胸襟宽阔,不会与寡人计较吧。”我凑近赵王偃的耳边说道。
“不会,不会。我们去骊山比试一下狩猎如何?谁在一个小时内所获猎物最多,就是此次会盟之主,如何?”赵王偃强颜欢笑,不肯罢休,非要争个胜负高低。
“好。主随客便。”我慷然应允道。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