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出使山东六国。在楚国王宫,声泪俱下的讲述白起鄢陵之战,刨棺戮尸历代楚王的罪行,拉满了仇恨。楚王勾起旧恨新仇,命春申君黄歇率十万大军联合其它五国攻秦。

毛遂又出使齐韩魏燕,使出张仪苏秦之材,巧舌如簧陈述利害,唇亡齿寒画出大饼,终于说服四国出兵。

不日,六国将领聚齐于前线小城濩泽的空旷原野。开始歃血为盟。

只见春圣申君黄歇居中,赵国将领庞煖等分列左右。齐刷刷登上五尺高台。

五尺高台中央放着六中铜鼎。每个铜鼎下都燃烧着熊熊烈火,每个铜鼎中都正煮着重约十几斤的五花肉,香气四溢,让人直流口水。

铜鼎的后边各竖着六面大军旗,分别写着齐楚韩魏赵燕,在风中迎风招展,蔚为壮观。

六人站在高台上,对着台下六十万联军士兵,高喊道“周室衰,百国兴,战事纷争。而秦据崤函,霸西界,睥睨天下,欺负凌辱,无所不用其极。欲东出,亡诸国,故顺天应时,合纵伐秦。联军将帅,歃血为盟,共诛暴秦。”

只见一个行军司马,迅速端起一个托盘,走到六位将军面前。托盘上面放着一只大碗,一把小刀,大碗里盛着半碗清水。

联军统帅春申军黄歇,率先刺破中指,滴了几滴鲜血。接着赵军上将庞煖次之,其它四位照葫芦画瓢。

然后每人喝了一口碗中的血水,六只手掌叠在一起,对天起誓。

台下六十万大军军阵严整,盔甲鲜明,旌旗敞日,号角连天。人喊马嘶,尘土飞扬。

俗话说:军上一万,无边无际。

何况六十万之众,投鞭断流也不为过。场面恢宏,蔚为壮观。

六国联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春申军率领三十万兵马,直扑函谷关,吸引秦军主力。

一路由赵将庞煖率领三十万兵马,走小路直插蒲板,袭击咸阳。

却说,大秦王我和丞相吕不韦听到秦军探马汇报,并没有慌张,迅速召集众将,商讨对策。

丞相吕不韦,先声夺人道:“我军应在函谷关外,选择有利地形,展开合围。至于如何部署,就看各位将军的了。”

上将军蒙骜站了出来,慷慨激昂的讲道:“臣愿率六十万大秦锐士,陈兵函谷关外设伏,一举歼灭六国联军。壮我军威。”

上将桓猗却反驳道:“臣觉得应该兵分两路,一路藏在函谷关内,一路引兵曲沃在关外设伏,待联军经过,前后夹击,一举歼灭来犯之地。”

大家都正围绕着丞相吕不韦的思路,排兵布阵,都在讨好吕不韦的彩虹屁,决不敢违背了大秦丞相的面子。

突然有个小将,向前一步站了出来,向我和吕不韦行了个军礼,然后铿锵有力的说道:“小将认为,两军交战,一是看战斗决心,二是看战斗素养。如今大批六国百姓纷纷逃入秦国,诸侯列国更是人人自危。此番六国联军来势汹汹,其战心恐怕更为旺盛。如果我们硬要搞什么合围的话,势必激起他们的殊死一博,我军未必能占得便宜。方才相邦之谋,我军在函谷关外,合围联军。看似稳妥,实是给联军两处之便。”

丞相吕不韦心里有些不悦,脸上不露声色的问道:“便在何处啊?”

小将毫不犹豫的答道:“首先第一点,这入关之路就不止一个函谷关,还有北边的蒲板和汾阴,还有南下的商於。如果把秦军全部布置在函谷关外,六国联军假如绕过函谷关,从其它路上进关,我军将极其被动,此前的合围布署将毁于一旦。其二是山东诸国,早就被大秦的军队打出了阴影,如果要合围全歼,即使我们用二倍的兵力,也很可能使敌人畏惧逃脱。”

我被这名小将鞭辟入里的分析所折服,感觉是个可与战神白起比肩的不可多得的将才,急忙问道:“你叫什么?”

“末将王翦。”小将朗声答道。

小将全身铠甲,腰佩长剑。国字脸,皮肤黝黑,大约三十岁年纪上下。中等身材,气宇轩昂,声若洪钟,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王翦,以你看来,此仗应该如何打?”我继续试探道。

“依末将之见,应该放开口子,诱敌深入。在阴晋之地,一举合围而歼之。”

我正在深思间,丞相吕不韦,连连摆手道“不妥,不妥。请君入瓮,风险太大。阴晋离咸阳太近,一旦合围不利。如果联军趁机进攻咸阳,将动摇我大秦国本,不可盲目轻试。臣愿亲自领兵数万,与敌会猎于关外。”

我此时也觉得王翦将军所言与寡人不谋而合,但看到丞相与诸将态度坚决,也不好驳回他们。

我只好把军务交于丞相吕不韦及诸将,回咸阳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