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1年,公元前250年,公元前 247年,我爹的爷爷秦昭襄王,我的爷爷秦孝文王,我的爹秦庄襄王,相继离去,向老祖宗们报到了。

短短四年,我大秦帝国办了三次国丧,整个朝局动荡不安,东方六国更是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只在等着一个合适的时机,趁机发难。

想趁我的病,要了我的命!!

我虽然刚刚十三岁,还未成年,但是我却是天纵少年,早把一切隐患看穿。

攘外必先安内!

现在,目前,此时,此刻,最最,重要的是,只有迅雷不及掩耳,如期举行登基大典,才能快速稳定朝局,安定人心。

公元前247年,七月十三日,巍峨的咸阳宫,为我爹秦庄襄王举行完国丧的第七天,朕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

早上八点,阳光明媚,咸阳宫金碧辉煌,熠熠生辉。

沐浴斋戒三天的我,平生第一次穿上黑色王服,头戴金色王冠,腰佩秦王鹿卢剑,从屏风后缓缓的走出,稳稳当当的坐在王位上。

文武百官,赢族宗亲,宦官宫娥,齐刷刷跪在地上,异口同声:“恭贺秦王,荣登大位。我王万年,秦国万年。”

我第一次坐在王位,居高临下,接受百官朝贺,心头仿佛有几只小鹿乱撞,既紧张,又兴奋。

“众…卿…平…身…”我故意拉长腔调。

“谢我王。”众人一边起身,一边谢恩。

“寡人奉先君之命,今日恭据大位。众卿皆是寡人肱股之臣,戮力同心,定能建立不世功勋,齐享荣华富贵。”

众卿异口同声:“愿为我王效力,愿为大秦效力。”

我摆了摆手,站在我身后的宦官令赵高,向前跨了两步,从怀中掏出来我第一道圣旨,朗诵道:“诏命:寡人在束发之年,奉先王之命,继任大秦王位。自知肩负重担,任重道远,寡人尚需克已勤勉,昼夜不辍潜心修习治国之道。方能秉承历代先王东出之遗志,完成六世先君一统天下之遗愿。兹尊生母赵氏为太后,尊丞相吕不韦为文信候,称呼为仲父。与太后帮寡人共同襄理朝政,直致寡人亲政之日。封赢傒为渭阳君,封赢昇为渭文君,迁姚贾为上大夫。其余人等日后论功行赏,大赦天下。钦此!”

百官又齐刷刷喊道:“谨遵大王令。大秦万年。”

正在这时,只见一人慌慌张张跑进大殿,双膝跪地,双手并拢,拇指朝上举过头顶,十分焦急地喊道:“据赵国密探报告,赵王已派上大夫毛遂出使楚国商量合纵之事,若六国出兵,秦危矣。”

我坐在王位,向前欠了欠身子,向下望去。只见此人大约三十多岁年纪,眉目清秀的脸上大汗淋漓,显然是刚刚经过长途跋涉。

“壮士不要慌张,可详细道来。”我十分关切安慰道。

原来是前几天,赵孝成王丹见我大秦先君国丧期间,新君还未登基,朝局动荡不安之际,想趁火打劫,我大秦能遂他心愿吗?我会如何才能化解危机,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