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又走了几里后,车马摇的柳昭言有点想睡,于是她偏头靠在车厢上打起盹。

沈晏南再次挑帘看向外面,只是这次他放下帘子的动作极快,随后又透过缝隙观察外面。

听见帘动,柳昭言睁开眼再次对他道:“小兰,这条路全是枯草歪树,没什么可看的,你好生坐着。”

沈晏南回头,目光凛冽的看向她,抬手示意她噤声。

柳昭言被他这样子唬住,不再说话,只在心中纳闷。

老太太感觉气氛不对,她缓缓睁开眼,靠近窗户也瞧去外面,看着车辆后面不远处跟随着的几个看似普通驾马行人,她浑身紧绷起来,出发头一晚,柳茹和她说过的话,她记得格外清楚。

她回头对着柳昭言道:“有人盯上咱们了。”

柳昭言顺着朝外看去,也看见了那几人,问:“不是普通的路人吗?”

“傻丫头,你看他们的马那般精壮,完全可以超过咱们的,却安于跟在后面。”

柳昭言算不上冰雪聪明,可听这样子的话还是明白其意,她有些害怕:“祖母,这是怎么了,我们要怎么办?”

“先按兵不动,但如果真的动起手来,言儿,你会骑马,就能跑多远跑多远,祖母不会骑马,也老了,你千万不要管我。”

“不行。”柳昭言牵过老太太的手,眼眶泛起红。

“傻孩子,祖母不是要去送死,只是让你带着小兰奔着前跑罢了,你莫哭,听我说完。”老太太摸出手帕替她擦拭眼泪,接着说道:“他们只有三人,就算身手再了得也人数吃亏,待会儿如果动起手,你骑马跑,我乘车走,无论如何,咱们总不能让他一窝端,你说是不是?”

道理她听得明白,可柳昭言却知道,这马车怎么比的过单独驾马,那么落后的人...

她不敢去想。

“孩子,听祖母的,切记,莫要回头,要一直往前跑,待风平浪静后,再回京寻你父亲。”

柳昭言掩面,泣不成声的问:“祖母,我们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老太太叹口气,看了一眼沈晏南,取下腰间的荷包递给柳昭言:“你长大就会懂的。”

沈晏南动容,不过也只是片刻,一支利箭直直射来,插在车厢正中间,打断他们的对话。

“小心!”车厢外传来护卫的高呼声。

车马驾的更快了,后面追赶的马蹄声渐近。

老太太推着柳昭言往外:“跳上马,快走,快啊!”

柳昭言虽被柳昭忠教的会骑马,可十一岁的她还不及马高,见此速度要让她跳车上马,一阵心惊肉跳,何况她心中万般不舍得祖母。

唰唰唰——

箭接二连三的破空而来。

护卫见状,一把拎过她,将其抱放至身前,另外一名护卫抓过沈晏南也横放在身前,随后加快速度往草高的深处驾去。

柳昭言泪眼模糊的回头,只看见车夫高甩鞭子,趴在马车窗处的祖母身影往后仰去,一行人奔着大道往前越跑越远...

三人追来,两人追向她们,余一人去追马车。

因惯性倒在车厢内的陈嬷嬷扶着老太太坐起,边哭边埋怨道:“这该死的护卫,怎的还顾上了那小哑巴,也不知留下护老夫人。”

老太太扶着车厢稳住身姿,视死如归,道:“闭嘴。”

她了解自己儿子,昨晚柳茹千叮万嘱要她保下的人,自然有他的道理。

柳昭言只觉得这马跑的比她平日里都要快,颠的她天旋地转,耳旁只有风声呼啸,枯草淹没大道,让她再也看不见马车的影子。

身后追赶的声音还在,两个护卫对视一眼,一同跳下马,对柳昭言二人吼道:“跑!”

另外两个护卫紧随其后,跃身下马,四人齐齐抽出腰间的佩剑,往回冲去。

枯草比人都高,瞬间淹没他们的身影,只能听见利刃相碰的打斗声。

柳昭言很是害怕,她出过最远的门也就是回扬州祭祖,那时候还小,一路又有家人照顾。

从未经历过如此的事,此刻她根本慌不择路,紧紧握着缰绳只是拼命的往前跑。

沈晏南驾马跟在她的身后。

也不知跑了多久,直到身后几乎没有了声响,他们才停下马来,沈晏南转头看她,只见她满面泪痕。

他翻身下马,重重一掌拍在马身,马儿扬起前蹄,朝着左边的林子奔驰而去。

柳昭言见状,收了些哭声,问他:“小兰,你这是做什么?”

沈晏南翻身上马,将她锢在身前,也不解释,然后朝着刚才那匹马相反的方向快马奔跑。

她立刻明白他的用意,说道:“小兰,你真是聪明。”

跑到余晖斜照,马儿精疲力尽,他们终于才放慢速度。

路过一条小溪,沈晏南纵身下马,扑腾扑腾往脸上泼水,柳昭言也下马来,小心翼翼的擦洗了把脸。

随后她不在意形象的坐下,独自嘀咕:“也不知祖母他们怎样了?”

说着,她的眼睛逐渐湿润。

“昨夜下了雨,今日驾马所到之处都会留印,接下来我们不能再骑马了。”沈晏南说道。

听闻他出声,柳昭言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她张大嘴巴不敢相信,抹去两行泪花,结结巴巴道:“你...会说话?”

沈晏南不愿解释,继续说重点:“你还能走吗,若是走不动就找一处躲起来。”

柳昭言只觉得小兰的声音稍微有些粗,但并未往性别上怀疑,她思前想后,做出决定的掏出腰间荷包递给沈晏南:“小兰,你跟着我不安全,他们要抓的是我们柳府的人,你带着钱走吧,找个安生地方去活着。”

沈晏南原本也是打算遵从柳茹的交待,就此与她分开,不与他同路也免作拖累。

“咱们这主仆缘分短暂,就这么几日,但若柳府将来还在,你去京城寻我,我还收你。”说着,她把荷包一起塞到他手中:“去吧。”

沈晏南看着手中的钱袋子陷入沉思。

他自身难保,顾不得那么多,于是他将荷包扔还给她,然后起身顺着小溪往下游走。

看着沈晏南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荷包,柳昭言觉得这丫鬟到底心善,竟没有要钱,她独身一人其实是害怕的,但见着他离开的背影,她又感到欣慰,至少这个人是无辜的。

深秋的荒野虫鸣鸟叫,少不了飞禽走兽。

柳昭言起身没走两步就被眼前爬行而过的小蛇惊的大叫一声跌坐在地,待她缓过神再起身时,不知何时沈晏南已经跑回来站在了身后。

“你不是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沈晏南不答反问:“你准备往哪里走?”

柳昭言稀里糊涂,随便指了个方向。

“那是西京方向,你往那儿走就叫再回虎穴。”沈晏南没好气。

她垂头咬了咬唇,讪讪道:“那是京城的方向吗,我没看出来。”

“跟着我走,多活一日算一日,但是走不动了别指望我等你。”

柳昭言想起刚刚的蛇有些后怕,她常年待在后宅,几乎没怎么出过门,此时有人愿意陪伴着自己,她心底难免感动。

“谢谢你,小兰。”

沈晏南微不可察的笑起,只觉得这姑娘是有些天真在身上的。

他长她几岁,生的也是手长脚长,所以很自然的担任起开路的角色。

丛林密布的深夜万籁俱寂,四周阴风呼啸,脚下崎岖无路,两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进着,直到走到月色当空,气喘吁吁两人累的都不想说话。

直到喘息声渐渐加重,沈晏南回头看着躬身跟在身后的柳昭言,他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水,说道:“走不动了吗?”

柳昭言紧咬着牙关,撑着膝盖摇了摇头的否认。

这姑娘比他想象中要坚韧。

沈晏南叹口气,道:“找个地方生火,我们明早再赶路。”

周围枯枝腐叶不少,生火极其容易,他把周围的野草拔掉,然后点燃他们捡回来的枯枝。

天色已晚,昨夜这会儿他们躺在被窝里,今日却在逃命,真是世事难料。

逃了一天的路,二人早已精疲力尽,此刻身体一放松,顿时感到饥肠辘辘,但两人都未说话,只不声不响的相对而坐。

除了树枝烧断的噼啪声,好像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

她抱着双膝,透过忽明忽暗的火光打量沈晏南,只觉得这个丫鬟似乎有所不同。

具体的有哪些呢,她从一开始认识的时候回想,不同别的丫鬟,大概是因为她是父亲带回来的,还是个生的好看的,那时她是哑巴,从家庭殷实沦落被卖,是个可怜人。

还有什么不同呢,那大概就是遇今日之事,却没有痛哭流涕,反而极其冷静,最重要的是没抛弃她这个刚认识没几日的主子。

思及此,她又有些动容。

再想到祖母、父亲,她又忍不住难过。

祖母年迈,也不知能否逃过此劫,还有父亲他们,也不知在京中是个什么情况...

大概是饿的厉害,又想的太多,不知什么时候,她迷迷糊糊昏睡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天边已露鱼肚白,身边放着几根芭蕉。

她坐起身,狼吞虎咽下了肚,随后向对面坐着的人道谢:“小兰,谢谢你。”

这已经是她第几次到谢了?

沈晏南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