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六郎将自窥魂魄的所见所得尽数告于白衣道人,二人又对此问答了半日,直至黄昏才作罢。

半日问答让崔六郎大致了解了三仙岛各脉修炼之术,原来三仙岛是三座海外仙岛,分别是蓬莱、方丈、瀛洲,蓬莱岛主修虚我之道,即不断斩去七魄与三魂的联系,将七魄散归天地,而后借三魂之力,自生七魄,将三魂因果牵引至自生七魄之中,以此往复,三魂逐步清澈,修至大成因果不加身,跳脱天地轮回,可与世长存。

方丈与此大同小异,主修真我之道,主张三魂七魄皆是天生地与不可轻弃,故修行只斩断牵引三魂七魄的因果锁链,使魂魄能永固己身。

又因先天二魂久经天地洗涤最为坚韧,故常以此二魂为材,熬炼本命法器,待本命法器大成,便可自斩因果锁链,使魂魄永固,不受天地因果牵引,得见长生。

瀛洲则与前二者截然相反,他们认为先天二魂与后天一魂七魄皆天地所孕,二者并无本末之分,虽后天魂魄虽不及先天坚韧,但也因此才更易修行,附着其上的因果枷锁也更容易被斩断,因此主张弃守先天,淬炼后天的一魂七魄,等后天魂魄足够强韧,便将先天二魂散归天地,将后天一魂一分为三,坐守体内三宫,因体内已无先天二魂坐守,便可躲避天道法则,永不入轮回。

崔六郎坐在船上仔细琢磨了良久,还是无法分辨三者好坏,便开口问道:“老白,你觉得这三种修炼之法,哪个更好,更合适我?”

“时难明状,此三者皆传世良久,悠悠岁月中,都有大能修炼得道。

一百年前,瀛洲就出了位十分了得的修士,曾一人斩杀数位佛教高僧,我脉那位亲历此事的长老曾赞那人三魂夺天地,七魄震古今.”

“后来那人怎么样??”

崔六郎此时一脸神往地问道。

“那人回到瀛洲后,便一直在闭死关,几十年才出来一次,最近那次出关更是不凡,出关那日天地异相,瀛洲上空雷云滚滚,天降数千因果法链,那人见此只一掌便拍散雷云,而那数千法链则被那人一剑断尽.”

“你亲眼所见?”

“不错,他每次出关,三岛修士都会前去,其中也有我,我才有幸亲眼得见.”

白衣道人面露敬仰之色,眼中金光大放。

“那你是哪岛修士?”

“我修得是真我之道,自然是方丈岛的修士.”

“那你可比瀛洲那人差远了.”

崔六郎此时一副幸灾乐祸,语带调侃道。

“我修行不过数十载,自然比不了那位大能,但我脉也不是你想的那般不堪,那日你所见的紫衣老者,便是我脉十三位座首之一,修炼百载就已六魄神轻,身旁那些白鹤便是他三魂七魄中雀阴所化,其中厉害你应该已经见识过了.”

“那这两个人谁更厉害?”

崔六郎此时来了兴趣,一脸好奇地问道。

“据我所见,还是瀛洲那位更厉害一些,我脉与蓬莱所修之法要多次斩断因果,稍有不慎便会损伤魂魄,而瀛洲修士专修后天,只需散归一次,因体内已无先天魂魄,所以受大道约束极少,便比其他二脉更适合修习一些杀伐之术.”

“原来如此,真如你所说,我觉得我更适合去瀛洲修行.”

崔六郎听此,更对瀛洲心向往之,便情不自禁说出此话。

“妄想,你虽先天比他人多出一魂一魄,修行瀛洲之法看似能事半功倍,但原本的三魂七魄过于孱弱,即使日后能有所强大,但散归先天二魂后,你体内还存二魂,按瀛洲现存之法,你则二分为六,一半先天所化,一半后天所化,到那时六魂抢夺体内三宫,你立时便身死道消.”

崔六郎听到此话,不禁倒吸了口凉气,心想:修行可真是个讲究事,自己还是别瞎琢磨了。

想到此处,便起身走到白衣道人身旁,将手搭在道人肩上,一脸郑重道:“从现在起我就是方丈岛修士了,等去了那,你记得多罩着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