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屏幕像一块磁石,将我的眼球深深地吸引了过去,那一声声响亮优美的歌声令我陶醉;那一个个搞笑的小品使我笑得前俯后仰,那一个个优雅的舞蹈令我敬佩不已;那个别具一格的魔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到了十一点多,我的眼皮不听使唤地开始打架了,可是,我早已下定决心要跨年。我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已清醒着。过了半小时,电视里终于响起了新年倒计时的欢呼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与外面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连成一片,迎接焕然一新的20xx,这时,我的心也随着这热闹的气氛开始沸腾。
今年的除夕之夜令我难以忘怀,这是我记忆中最快乐的一个除夕夜,我无比兴奋,也无比幸福——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没在梦乡中跨年。“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1000经典作文大全 第三篇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几点是我在三年级新课程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自信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注重观察。
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如把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用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观察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已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从而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在学生掌握了写段的方法后,我遵照“从易到难”的原则,组“段”成“篇”。
三、发掘写作的契机,进行练笔训练。
四、养成积累的习惯 激活心灵的泉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学生进入中年级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写读书笔记。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读懂文本中的习作例文、经典课文,还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听看少儿广播电视节目,多看或多听小学生写的优秀习作等,作好课外读物的读书笔记并反复吟诵。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也可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会时,校本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才会涌向笔端。
总而言之,小学三年级学生刚走上写作之路,步履不稳,为师者要善“扶”,根据作文教学的原则,耐心地“送”他们走上提高写作水平的科学途径,让他们面前出现一片芳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