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清河造船厂。
工部侍郎马世忠见傅友德立刻作揖行礼“下官拜见傅将军,傅将军远道而来,下官有失远迎,还望将军的多多见谅。”
傅友德一挥手“无碍,无需搞这些无用很礼节,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蒋瓛锦衣卫指挥使,这位是毛骧,锦衣卫指挥同知。这位女子是毛指挥的徒弟沈云卿。”
“你应当知道此次我等前来是为了什么吧。倭寇犯我边疆,陛下决定给倭寇一个狠狠地教训。”
蒋瓛这时开口“不仅如此还要倭寇割地赔偿我大明受灾的百姓。”
马世忠立刻对眼前几人点头哈腰,心里嘀咕着怎么修个船还要派这么多大官。
要知道,明面上锦衣卫同六部同级,指挥使则相当于尚书级别,而指挥同知则相当于侍郎职位。
但是实际上,官员内部都认为,这锦衣卫同官大三级,毕竟可以随便就抓人,可以说毛骧和蒋瓛都是权倾朝野的大官啊。
“不知几位大人,可要随下官一起去参观一下造船厂?”
傅友德看了一眼毛骧和蒋瓛,一点头“那就麻烦前方带路了。”
这古时候的造船厂,可不比现在,基本上就是河岸边修一个船堤,再有几个房子用来堆料或者做木工,大部分工都是在外面完成的。
张中正随着众人一起飘到了造船厂,只见这造船厂的占地是真的大,好几十亩地都是官家造船用的,方圆几里地之内更是一户人家都没有,只有一条主干道是直通附近的城市。
张中正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这古代一没有航吊,二没有起重机,这么些个巨木是怎么一点一点垒上去的。
此时的造船厂内,只有一艘不大的小船正在建,一看应该是河上用的花船。
因为这船上是画的花里胡哨,船上还盖了一个房间,窗户上用的居然是玻璃的。
张中正一指这玻璃问道“这是谁想起来要用的?”
沈云卿替他传了话,马世忠也不管沈云卿的职位大小,毕竟傅友德介绍的时候说他是毛骧的徒弟,那还能得罪得起?
马世忠赶忙解释道“这位小姐,这玻璃是我山东本地玻璃厂造的,元末时候建的厂,这生意一直做到今天。原本只是用来做一些小摆件之类的,可是头些日子应天那边不知道哪位富人直接付了全款要我们造一个花船。”
“这自从陛下宣布海禁以来,这造船厂除了给陛下建龙船之外在没别的事了,没活的话朝廷也不给开钱,手底下这些匠户为了生活各个身上都背了贷,眼看就要都跑路了,没办法了咱们这才接了一个私船的建造。”
可能是怕傅友德一行人怪罪,还没等问呢这个马世忠能说的不能说的就全都交代出来了。
傅友德本想训斥几句,可是一想这里蒋瓛才是最大的官,他都没说什么自己就别显眼了。
张中正看着这艘小花船,又说到“陛下的龙船可是在这建造?方不方便带我们去看看?”
马世忠点了点头,将众人带到另一个船堤。
这艘船就和刚刚的不一样了。
这是一艘明显的明代宝船啊,大船长五十丈,宽二十丈,船上可真是实打实的修建了一整套的亭台楼阁,最高的阁楼最上面还有一颗木雕的龙头,看起来是活灵活现,就连龙鳞都在阳光下泛着光。
这大船,真是帆船的最高工艺代表了,这就相当于十四世纪的航空母舰啊。
“这船,真威武啊…就是外面都是木头的,是刷了桐油么?”张中正让沈云卿替他问了这个问题。
马世忠立刻回答“额,当然要刷了,每个月刷一回,要刷三年之后在晾三年才能出海呢。”
张中正立刻让沈云卿掏出自己的设计图,问道“能不能按照这个图纸来造船?”
马世忠接过图纸,只见图纸厚厚一沓,第一种是铁甲船,就是在木船外包裹一层铁片,两船相撞的时候可以更有优势。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时代的防锈技术几乎等于零,张中正也不了解防锈要怎么做,只能问问马世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这第二种就是纯粹的铁船了,纯铁打造,内部由蒸汽机驱动。
马世忠看的很认真,第一种铁甲船只是看了两眼就不再看了,唯独对这第二种是看的十分认真。
“这…铁船似乎有些异想天开,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有些合理。”
“宝船重千钧,能浮在水面上也不再是单单依靠木材本身的浮力,更多是依靠这船底形状的排水能力。”
“若是铁船…似乎可以试一试,等我和这群船匠试一试。”
“只是…下官想知道为何朝廷突然要造船灭倭,倭寇不过癣疥之疾,虽多有袭扰沿海百姓,可是如此大张旗鼓的造船灭倭,是否有些…小题大做了?”
傅友德闻言冷哼一声“小题大做?你当真觉得是小题大做?这倭寇屡屡犯我大明疆土,袭杀我大明百姓,建国初期更是杀我大明使官,如此无父无君的人皮禽兽,不杀光难道留着等过年吗?”
“别废话了,今年能否有船下海?”
马世忠掐着手指算了算“傅将军,如今四大船厂共有一百二十三艘大船,四百一十四艘小船,只是这些船只多为南北运粮或者河道运货所用,不能过多征调,否则有物资不均之隐患。”
“目前能动的只有大船七艘,小船二十艘,下官建议可以先派这些船在沿海巡视,下官那还有大小船只四十一艘建设过半的船,若是将军不急,下官可在十月之前全部交付。”
张中正这时让沈云卿问道“你改装一艘船,只在船中加炮孔,内部加减震,要多久?”
马世忠闻言,又回头看了看正在忙碌的船将,随后又掐指算了一会,缓缓开口回答道“不用半月,刚刚和傅将军说的那些能征调的船便都能改装结束。”
傅友德大手一挥“好,立刻开始改装,越快越好,争取在太子殿下大婚之前完工,好给倭寇们一个教训!好给太子殿下添一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