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深圳公司后,我回到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完成学业。

在我几个月的努力下,滴滴奶茶的业务不仅在本校大放异彩,更是如热浪般席卷了周边高校和大学。员工规模壮大到了200人,门店数量也增长到了10家。而让人惊叹的是,每家门店的月利润能高达5万元,总计一个月竟达到了50万元。说起来,现在加起来的利润已经超过了100万元,这数字简直让人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

随着生意的蒸蒸日上,当初开始考虑扩张。我亲自带队去各个高校调研,就像一个侦探一样,寻找最佳的开店地点。每当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我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

开店过程中,最有趣的莫过于招聘员工。你永远不知道面试室里会出现什么样的奇葩。

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管理上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为了保持品质的一致性,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流程。有趣的是,这些流程被员工们戏称为“奶茶十诫”。每当有新员工加入,都会举行一个小仪式,颁发一本精致的“奶茶圣经”,里面详细记录了制作奶茶的每一个步骤。

现在,我常常坐在店里,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心中充满了满足感。每当看到有顾客品尝第一口奶茶时眼中闪过的惊喜,我就知道,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未来,滴滴奶茶将继续扩张,我的目标是不仅仅是成为最好的奶茶店,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让每个人都能品尝到滴滴奶茶的甜蜜与快乐【最后融资上市啊】。

进行了一段时间课业后,我觉得大学生活太无聊,决定提出退学。

“您好,我想申请退学。”我来到教务处,对负责老师说。

“什么?王小强,你想退学?”老师瞪大了眼睛,“这可是你读了三年的专业啊!”

“我现在已经有自己的公司要管理了,感觉读书没意思。”我很是洒脱。

“年轻人,莫要贪图眼前,教育还是要接受完整的。”老师一本正经地劝说。

“您说的对,但我现在心思都在公司上,实在学不下去了。”我耸耸肩。

老师叹了口气,一定要挽留我:“如果学业上有什么困难,我们老师可以提供帮助,你再考虑考虑?”

我想了想,也不想跟学校完全撕破脸皮,就说:“那我再观望观望吧。”

第二天,我的辅导员找我谈话。

“王小强同学,我听说你想退学?这太草率了!”他劝说道。

“啊,我就是突然没兴趣了。”我摊手表示很无奈。

“你可是我们系的优秀生呀!光环怎能就此放弃?”辅导员【差点跪下来】解释道,“再说了,哪有成功人士不念完大学的?”

我被他说动了:“嗯......也对呢,那我再考虑考虑吧。”

过了两天,竟然校长也找我谈话!

“王小强, 你是年轻人,教育是立身之本!”校长凝重地说,“我年轻的时候,为了读书还去过农村,你这样的机会不可轻易放弃啊!”

“校长您说的很有道理。”我也不好直接拂逆校长的劝说,“我聆听教诲,去珍惜学业机会。”

“很好很好。”校长大喜,又絮絮叨叨说了半个小时劝导的话。

就这样,我被层层叠叠地“挽留”,实在无法提出退学了。不过反正也只剩一年的学业,我决定就随随便便念完,早点拿到文凭吧。

同学们得知我要退学的传闻后,都慕名而来求我“传授经验”。

“师兄,你已经是成功人士了,千万别放弃学业啊!”

“对对对,你把创业经验传授给我们吧,我们也想早点实现人生价值,哈哈。”

我无奈地说:“谁说我成功了......我也还在学习的道路上呢。”

面对各种挽留,我也只能摇头笑笑,心想学校果然舍不得让任何一只“金凤凰”飞走啊。不过反正做做样子读完这学业,以后我还有大把时间投入事业发展。

一天,我开着我的奔驰S320来学校办事。刚停进校内停车场,就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目光。

“哇,这车好高端啊!”

“这不是王小强吗?他怎么开起奔驰了!”

我笑呵呵地从车上下来,学生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

这时,我的系主任也正好路过。他一眼看见我的座驾,瞬间眼神就变了。

“这、这是你的车?”他有些吃惊。

“哈哈,是啊,最近买来开开的。”我淡淡说道。

“嗯......”系主任的神色有些复杂,我能猜到他心里在想什么。

一个学生开着几十万的豪车,这让他这个当了几十年系主任的人无法接受。

“年轻人开这种车多有不妥啊!要学习节俭!”系主任劝诫道,然后快步离开了。

我看得出来,系主任的内心深处一定郁闷极了。他在学校那么多年,地位再高,恐怕都买不起一辆奔驰吧。而我这个还没毕业的学生,竟然先他一步开上了高端汽车,这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这件事过后,我开始发现系主任对我的态度明显冷淡了下来......

后来我听说系主任退休后,精神状态一直不佳,经常一个人愁眉苦脸的。他在系里当主任这么多年,却从未真正开心过。而我的牛逼之路才刚刚开始,却已经变得充实而快乐【水文字】。

“王小强,你成功了。”这句话似乎成了我在学校的新标签。不过,说实话,我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关注感到有些不适应。不管怎样,我决定在学校的最后一年里保持低调,专心完成学业。

但就在我打算低调行事的时候,事情却开始朝着我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一天,我刚走进教室,就被几个同学围住了。

“王小强,听说你开公司了,是真的吗?”一个同学好奇地问。

“嗯,是的,但还在起步阶段。”我尽量保持谦逊。

“哇,你太厉害了!我们都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另一个同学激动地说。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看准机会,然后努力去做。”我尽量简化了自己的经历。

课间休息时,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围绕在我周围,询问关于创业的各种问题。我一边回答,一边在心里感叹,这学校的最后一年似乎不会太平静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名气”在校园里越来越大。不仅同学们对我充满好奇,连一些老师也开始对我另眼相看。有一次,我在走廊里遇到了我们的经济学老师。

“王小强,听说你已经开始经营自己的公司了?”老师问道。

“是的,老师。”我回答。

“那你对经济学课程有什么新的感悟吗?”老师好奇地问。

“嗯,其实实践中的经济学比书本上的更复杂,但也更有趣。”我尽量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师听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微笑:“你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好。未来的路上,希望你能走得更远。”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虽然忙碌,但我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每天除了处理滴滴奶茶奶茶、公司的事务,我还要应付学校的课程和同学们的热情。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这种忙碌的生活其实也挺有趣的。

我经常会回到学校附近的咖啡馆,咖啡馆成了我处理工作和放松心情的地方。

每当我坐在咖啡馆的角落,手握一杯热腾腾的拿铁,总会有一些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出现。有时候,几个女生会主动来到我身边,试图与我攀谈。

“嘿,你不就是那个开s320奔驰车,开公司的王小强吗?”一位长发飘飘的女生笑着问。

“啊,是的,我是。”我微笑回应,心里却有些无奈。我知道她们可能只是对我“成功人士”的身份感兴趣【我乐于这样的装逼】。

她们中的一些人会试图聊一些课业上的问题,或是询问创业的经验。我总是耐心地回答,但心里清楚,她们更多是出于好奇或是想接近“成功人士”的心态【吃唐僧肉】。

“你能不能教教我们怎么创业啊?我们也想成为像你这样的人。”另一位女生半开玩笑地说。

我只是笑着摇摇头,心想:如果创业那么简单,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轻易成为企业家了【你们没有小爱,又不是重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习惯了这种被关注的感觉,也学会了怎样在这些交流中保持自己的立场。我意识到,虽然她们可能出于各种目的接近我,但这也是我能够分享自己经验、甚至启发他人的机会。

在这些交流中,我也会提醒他们,创业【搞钱】并不是一条充满玫瑰的道路,它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我会告诉他们我的真实经历,包括那些艰难的时刻和我如何克服困难【美好自己】。

时光悄悄流逝,我在咖啡馆的角落见证了许多年轻人的梦想起航。有些人可能只是一时的好奇,而有些人则真的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而我,每次回到这个咖啡馆,总会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情感。这里不仅仅是一家咖啡馆,更像是我与大学生活的一段连结,一个让我回味无穷的地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