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那个女人终于死了

【1907年8月,慈禧一道懿旨下达,两广总督岑春煊因为身体抱恙,而准予卸任,同意回家养病。】

【这个丁未党争,以奕匡和袁世凯的胜利而告终。】

【而名噪一时的瞿鸿机,岑春煊,两位高官双双被解雇回家种田。】

.....

大秦位面。

“想不到居然是奕匡袁世凯这等奸臣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大汉位面。

刘邦叹了口气道:“论阴谋诡计,这瞿鸿机跟张世琦还是差太多了。”

大唐位面。

李二不可置信的道:“中正之臣回家种田,奸臣却能为虎作伥,这世道,变了。”

大明位面。

朱元璋并没有太过惊讶:“慈禧执政,也就不奇怪了。”

大清位面,

雍正一脸怒火:“慈禧,你眼珠子是瞎了,还是心也瞎了,什么是清官,什么是贪官,你都分不清了嘛?”

【转眼间来到了1908年。】

【对大清朝而言,实乃是大不幸之年,】

【1908年11月14日,清政府正式宣布,生的伟大,过的憋屈的光绪皇帝,在瀛台涵元殿龙驭归天。】

【时年38岁。】

【他在任34年间,经历了太多的耻辱和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还有寄托了他理想和抱负的戊戌变法,

仅仅维持了百日,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也都是他在任时签订的。】

【而最可悲的是他的死,居然不是自然死亡。】

【在后世历史研究学家中,最终检查出光绪皇帝并非正常死亡,而是死于急性砒霜中毒。】

【但在于当时光绪皇帝的死因,一直是一个华夏历史上一个难解的谜团。】

【后世之人,大多数人都认为光绪皇帝的死,是慈禧那个老女人干的。】

【据史书记载,光绪死亡的时候,时任一品大员礼部尚书的溥良,光绪死亡当天,他在慈禧居住的乐寿宫门外侯旨。】

【他亲眼看到隆裕太后的太监张兰德,在病重的慈禧宫中,传出一个盖碗,宣城是老佛赏赐给万岁爷的酸奶。】

【不久之后呢,太监张兰德,向太医院宣布了光绪皇帝驾崩的消息。】

【乐寿宫里随后哭声四起,宣布慈禧太后的死讯,弥留之际的慈禧,隆裕在太后身边伺候,而送酸奶的太监张兰德,

随后被提拔为长春宫八大处总管。】

【光绪帝死后,因为陵墓没有修建好,一直到1913年,也就是民国二年,才下葬到河北易县的清西陵。】

【也就在光绪皇帝死亡的同一天,慈禧这个掌控满清王朝将近半个世纪的强悍女人,终究是无法抵抗岁月的摧残,

终于走到了她人生的尽头。】

.......

大汉位面:

刘邦脸色终于红润起来:“啧啧啧,这个老女人终于要嗝屁了!”

大唐位面。

李二也是,眉飞色舞:“来咯,。来咯。老女人终于要挂咯。”

大明位面。

朱元璋继续吃瓜:“终于等到你,还好老天有眼睛。”

大清位面。

雍正也仿佛心情都舒畅了起来:“死得好,死的妙,死得瓜瓜叫。”

大清开国位面。

皇太极的心病都好了起来:“贱种,终于要死了。我大清终于要有救了。”

至此之际,盘点者恢弘的声音,再次响彻。

【咽气之前,】

【慈禧为这个国家的未来,也为了自己死后的衰荣,做了最后一次安排,发布了三项最高指示。】

【第一:册立三岁的溥仪为皇帝。算上同治皇帝,这是慈禧拥立的第三位娃娃皇帝了。】

【第二:命令溥仪的父亲载沣为监国摄政王。】

【第三:国家与重大事件,必须请示光绪皇帝的媳妇隆裕太后。】

【光绪皇帝死后不到一天的时间,74岁的慈禧病重去世。】

【在长达48年的执政岁月里,

有过微末的政绩,

但大多都是耻辱性的事件,

所以在她的心里,一定是憋屈的,但也没有办法,

很多时候,都是她自己作死,也怨不得他人。】

.....

【随着这个老女人身死,满清的最好权威之人,变成了如今的摄政王载沣!】

【1908年12月2日。】

【按照慈禧太后生前的安排,华夏历史上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继位,帝号宣统。】

【他老爸呢,也就是爱新觉罗载沣,这个载沣,1883年出生,是光绪皇帝同父异母的亲弟弟,

24岁就进入国家的最高领导层,

在军机处任军机大臣。】

【种种迹象表明,已经风烛残年的慈禧老佛爷想要将大清的江山,托付给这个年轻人,

那么这个载沣有何德何能。能得到慈禧的器重呢?】

【关键原因还是血统和背景。】

【于是1908年11月,载沣成为了监国摄政王。】

【从此成为了这个末代王朝最后的真正领导人。】

【载沣上位后,对袁世凯而言,绝对是个不幸的消息。】

【袁世凯此时的心中,忐忑不安。】

【他清楚,在载沣心中,自己早就是背叛光绪皇帝的叛徒了。】

【以后自己恐怕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为此而发愁的袁世凯,失眠了数个夜晚,终于想出了一个对策。】

【1908年11月22日,包括大公报和日本的朝日新闻,同时刊登了袁世凯奏请速开国会,实行宪政的新闻。】

【也就是说,袁世凯在慈禧头七还没有到的时候,就开始推进他的政治主张,给人以迫不及待的感觉,朝野上下,顿时是舆论哗然。】

【大家纷纷议论:这袁世凯想干什么?这还是为臣之道吗?先皇,太后才过世一周不到,这袁世凯就想推行新政?】

【但在袁世凯看来,这一件事是必须这样做,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保命啊。慈禧新丧,载沣此时尚未建立起来绝对的权威。

此时以他袁世凯的威望进言,乃是天赐良机。】

【如果能成功建立责任内阁制度,就能大大降低皇权的绝对权威,自然也就能降低载沣借机报复自己的风险。】

【第二个原因:为朝廷考虑,此时的革命党,四处点火,立宪派的呼声又在耳旁,如果朝廷还不赶紧立宪的话,

就可能让立宪党投奔了革命党。

得不偿失啊!】

【第三原因呢:就是袁世凯他等不起了,慈禧曾经说过,九年之后,开始立宪,如果在等九年,他就老了。他就58岁了,

因此袁世凯必须抓住有限的时间。】

【做出一番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尽管袁世凯的这个预期没有实现,但是他的这些言论,掀起了轩然大波。】

【此时,以肃亲王善鳍为首的皇亲国戚们,纷纷找到刚上台的载沣,

要求教训教训这个袁世凯。】

【让他知道,这个天下还是爱新觉罗家说了算。】

【恭亲王奕䜣的孙子,叫浦韦,他拿着他爷爷奕䜣的白虹宝刀高喊:“我要手刃了袁世凯这个王八蛋。”】

【载沣此时刚上位,屁股还没有坐热,刚刚享受到权利的快感,袁世凯你老小子就像立宪夺我皇家的君权,这不是找死嘛。】

【就冲着你袁世凯这一点,我载沣就要让你生不如死。】

【况且在慈禧老佛爷去世之前,就已经定下了基调和规矩,君主立宪制度,九年后才实施。

袁世凯你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削弱皇权,你这是想干嘛?想要是造反吗?】

【载沣心中,虽然已经对袁世凯动了杀心,但是杀一个国家的重臣,毕竟还需要一个罪名,

毕竟他载沣也不能因为袁世凯呼吁国家改革,就把他袁世凯杀掉。】

【思索再三,载沣决定,先找首席军机大臣,奕匡商量。】

【懦弱的奕匡,一听要把自己的袁世凯打财主干掉,就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奕匡说:“杀袁世凯不难,不过北洋军如果造反怎么办?”

【载沣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沉了下来,得不到奕匡的支持,他又去找了张之洞。】

【希望这个老家伙能支持自己,而同为汉臣的张之洞老爷子,当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这种满汉的权利斗争,于公于私,他都不能看着袁世凯被杀头。】

【于是呢,还剩下九个月寿命的张之洞说:“国家如今正逢大丧期间,皇上年幼,国家本来就不稳定。”“摄政王您这种想法,很危险啊,还是别杀袁世凯了。”】

【再次得不到支持的载沣,此时也不敢动杀人的念头,但他也不会轻易的放过袁世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