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奇迹。

你怎么不直接飞上天呢?

目光落在案头《柳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姜仁通心底涌现出难以言喻的厌烦。

还柳美人,还春花秋月,还何时了……

姜仁通面带微笑,但心中却满是不满和嘲讽。

作为一名太监,你能做的事情不胜枚举。

为何偏要追求柳太妃的欢心?

竟想与柳美人共度四季流转未尽之时。

实在荒唐至极!

即便我将柳太妃让给你,你又能如何?

或许你,江公公,的确才华横溢。

然而,残缺之身,终是你人生的巨大悲哀。

哼!

你明白何为真正的男子汉吗?

你了解男子汉真正的韵味吗?

此生,休想体会。

还奢望天道赐福赐予你完整之躯。

梦里何需理会现实。

姜仁通本欲即刻离开。

然而,思及此行东厂之目的,只得勉强留步。

时势造英雄啊!

想他堂堂秦王小世子,今日竟需对一介太监谄媚微笑。

果真是时过境迁,世事难料。

往昔南北镇抚司归秦王府管辖,诸多事务皆觉平常。

然将南北镇抚司割让之后,姜仁通察觉家中日益亏损。

尤其在情报交流方面,感觉秦王府仿佛一夜间失聪失明。

其父姜斐,曾主掌北镇抚司。

如今却日渐消沉,怨言满腹。

原南镇抚司之首赵幽明,频频访问秦王府,与姜斐共商大计,向祖父姜嵩请命。

或是恳求老秦王从东厂夺回南镇抚司,或是选择北镇抚司作为替代。

秦王姜嵩此刻悔恨交加。

本以为南北镇抚司虽归东厂,以姜斐、赵幽明之手可保掌控,未曾想到东厂厂督江白一得手便立刻大刀阔斧改革。

秦王府旧部皆被东厂遣至清水衙门。

说他们功高震主,应享清福,无需再冒生命危险。

众人心知江督公此举含义。

若违旨,则最危险任务必归于己。

一面是安逸生活,一面则是随时可能丧命的风险。

江公公手握皇旨,代表天子监国。

正义似乎站在东厂一边。

智者自明其选择。

随着手下散去,姜斐与赵幽明留于南北镇抚司已无多大意义。

用老秦王姜嵩之言:

江公公确实玩转权术一把好手!

阴谋家的确名不虚传。

其行事方式,真可谓是无声无息地致人于死地。

秦王宫中的计谋未果,反而遭遇了不小的损失。

必须寻找方法,弥补这次的亏空。

俗语有云,欲解之困,需求解困之人。

而解困之人非江督公莫属。

在见到江督公对于心学笔记完成后所期待的天赐好运满心欢喜时,姜仁通自然是挑选美言以讨其欢心。

“督公,您已开创许多奇迹。”

姜仁通郑重其事地表达:

“我坚信,此次您同样能将这份奇迹续写。因为,您便是奇迹的代言,奇迹的标志!”

讲几句赞美之词,并无损失。

天下儒生皆争相讨好江督公。

本世子,偶尔之谄媚,亦非失体。

“哈哈哈,小世子,此话本督爱听。”

江白心潮澎湃,拍着姜仁通肩膀,愉悦询问:

“说来听听,你今日来访,必有所求?”

姜仁通笑容可掬地回应:

“琐碎之事,皆是琐碎之事。我闻督公计划在东厂下设立一场规模宏大的综合商会,我认为咱们两边有许多合作的空间。”

姚广云旁听此言,见秦王家小世子此时还提出这等离经叛道之言,不禁心生不悦。

“小世子,督公当前的主要精力,应专注于心学笔记的完成。”

姚广云正气凛然地讲道:

“整个大魏,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我们,都在关注江督公。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你怎可让江督公分心于其他杂事!”

“陛下有旨,现今所有行动均需为心学笔记的完成让道。”

“与我大魏儒学兴盛,重振大魏朝三百年荣光的伟业相比,你们秦王府所顾忌的那些小利益,实在微不足道。”

“小世子,须知,秦王府作为大魏皇族一份子,也是大魏江山的一部分。大魏兴旺,秦王府自会随之繁荣。”

让渡南北镇抚司后,秦王姜嵩定是悔恨交加。

失去南北镇抚司,秦王府的力量大为削弱。

接下来只需进一步瓦解柳党,秦王府便彻底失去威胁。

东厂势力一旦确立,便意味着皇上的势力同样确立。

“姚大人,虽理论如此。”

姜仁通显然不悦,冷声反驳:

“既然您说秦王府是大魏皇室之一,作为朝廷高官,难道不应对皇族成员保持最基本的敬意吗?”

“咳咳!”

江白旁轻咳两声,轻声提醒姜仁通:

“小世子,姚大人不仅是帝师、财政尚书,还是儒门新晋的半圣。而且在半圣中,极为不凡。”

面对一名半圣之儒门大家,摆出秦王小世子的架子,脑子进水了?

听江白这般一说,见江白眼中满是戏谑,姜仁通顿感无言。

“姚……姚……”

姜仁通结结巴巴,不知如何是好。

姚广云脸色冷峻,轻轻挥袖。

一波温和而坚定的气势,将姜仁通送出了讨论厅。

幸亏姚广云无意于让秦王之子丢脸,

否则姜仁通将不得不羞愧地跌坐在地。

“真是固执!”

姚广云低声冷哼,斜视一眼被他逐出门外的姜仁通后,

随即恢复严肃,转向江白,郑重询问:

督公,您预计何时能完成心学笔记?”

全国的儒生正急切地汇聚至都城。

这等盛事,自大景王朝以来未曾有过。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此。

如果江公公的心学笔记未能如期完成,将成为一桩大笑话。

最为焦虑的不仅是儒门界,更是大魏的女帝姜清雪。

她对江白能否圆满完成心学笔记抱有真切的忧虑。

毕竟,江白年纪轻轻,

一部完整的儒学圣典,一字之差皆不能成其为圣学。

不仅姜清雪心中无底,即便是姚广云此刻也心怀忐忑。

“姚大人,您认为我完成心学笔记的最佳时机是何时?”

江白面带轻松之色,反问而笑:

“是今日?还是明日,又或者是后日?”

整本心学早已成形于我心,

何时完成,全凭一念之间。

不过是书写而已。

凭借我四品宗师的武修境界,辅以养性之道的修为,

书写速度自是迅速非凡。

日进十万字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