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待在青阳县收购货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他突然就爱上了唐周摊子上卖的酸辣粉,几乎每天都要过来吃上一碗。

今天,张德发来得有点早,到地方后,他就看到唐周正在那里泡粉条呢。

出于好奇,张德发凑上前去,捏起一根粉条用手掰了几下,发现这玩意儿居然很有韧性:

“哦哟,原来这就是做酸辣粉的粉条啊!我还以为它本来就是湿的呢,没想到竟然是干的!”

唐周听到有人说话,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已家的老顾客张德发,于是笑着回答道:“对呀,吃之前提前泡一会儿就可以啦。这东西干的时候会比较硬,但这样更好携带一些。”

这句话触动了张德发的神经,被勾起了兴趣,他又问了几句,“这粉条还有其他吃法吗?”

唐周看他感兴趣,刚好现在还没有上人,就给他做了一份酸辣粉,两人边吃边聊,

唐周热情地介绍道:“这粉条的做法其实多种多样,可以用来煮汤、炒菜,或者作为饺子馅等等。只是我这里店面小,如果每种做法都提供,恐怕会忙不过来呢。”

张德发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并赞叹道:“确实如此啊!不过话说回来,你这生意真是做得风生水起,算得上是最红火的一家了!”

问了一大圈,吃完酸辣粉后,张德发直接进入正题,“我也不跟唐兄弟绕弯子,我很看好你这个粉条,不知道你手里有多少粉条,我是个跑商的,你出个价,要是可以我就带一批走,试试水。”

唐周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报出了一个价格。张德发听了之后,心中暗自盘算,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合理,他爽快地答应下来。

“不过我现在没这么多,你可能要等一段时间,”唐周提醒道,他的语气有些无奈,

“那没关系,我这趟货送了还要过来一趟,来回大概半个月左右,不知道够不够?”对方并没有显得着急或不满,反而很理解,

“够了,要不了这么久,到时候你直接来摊上找我就行。”唐周微笑着回应道,

他算了一下,家里那些地薯用完做出来的粉条,除了供给张德发外,还可以余出一半,现在城里许多人都已经吃过他的粉条了,刚好可以拿到城里去卖干粉条,

“行,那就这么定了。我先付一半的定金,等货拿到了再付另一半。”张德发毫不犹豫地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数出了相应的数目交给唐周。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显示出他的豪爽与果断。

“好的,张大哥果然是个痛快人!”唐周高兴地接过银子,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谁不喜欢这样一个爽快的合作伙伴呢。

两人再次确认了细节之后,张德发便转身离去。

等温言喂完驴子回来时,远远地便瞧见唐周一个人站在那里,一个劲的傻笑。

温言不禁心生好奇,加快脚步走到唐周身边,问道:“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啊?”

唐周难掩兴奋之情,喜笑颜开地回答道:“看!咱们的干粉条卖出去啦!就之前第一个吃酸辣粉的那位客人,很喜欢我们的粉条,当场就下了订单。这是他刚刚付给我的定金呢,你赶紧收好。”

说着,唐周将手中紧握的银子递给了温言。

温言接过银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小心翼翼地将银子收入怀中,心中满是欢喜。

不过他心中仍有一个疑惑未解,忍不住开口问道:“那咱家这干粉条究竟要卖多少钱一斤啊?”

唐周语气轻松地回应道:“我暂时给他报的价是三十文一斤,如果到时觉得不妥,咱们再做相应调整也不迟嘛。”

等到他地里的地薯收获,扩大产量,到时候再调整价格也不迟,

温言点了点头,他对唐周的决定充满信任。毕竟,唐周一直以来都很有商业头脑。

接下来的日子里,唐周更加忙碌了。他一边赶制着张德发的订单,一边计划着如何在城中推销干粉条。温言也积极地帮忙,两人配合默契。

不久后,唐周带着首批干粉条来到城中。他选择了一个热闹的集市,摆起了摊位。摊位上摆放着整齐的干粉条,旁边还挂着一块醒目的招牌,上面写着“正宗手工干粉条,美味可口”。

很快,人们被吸引过来,纷纷询问价格。唐周笑着回答道:“不贵不贵,只需三十五文一斤!”这个价格比他最初向张德发报价略高一些,但仍然颇具吸引力。

吃过酸辣粉的客人们听到这话纷纷聚拢过来,其中一个人好奇地问道:“这就是用来制作酸辣粉的粉条吗?”

唐周连忙点头称是,并补充道:“没错,这种粉条可不简单啊!它不仅可以用来制作酸辣粉,而且还能做出许多其他美味佳肴哦!”

众人闻言,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有人开始猜测起这种粉条还能做成哪些美食,一时间众说纷纭。有的说可以用它来炒菜,增添口感;有的则建议将其凉拌,清爽可口;还有的甚至提出可以尝试用来煮汤,营养又美味。

这时,唐周笑着插话道:“大家说得都很不错!其实这种粉条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多种多样的烹饪方式。无论是炒、煮、拌还是其他做法,都能展现出它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听了唐周的话,客人们都很感兴趣,原本只是被酸辣粉吸引而来,没想到却意外收获了更多关于美食的创意和灵感,更有人当场就买了一斤,要回家尝试一下。

唐周带来的整整一百斤干粉条,眨眼之间就被众人你一斤、我一斤地抢购一空!

看到自家的干粉条如此畅销,唐周心中不禁乐开了花。他喜滋滋地收拾好摊位,哼着小曲儿,脚步轻快地踏上了归家之路。

一进家门,唐周便迫不及待地,把今天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温言,温言听闻后亦是欣喜万分,

现在他们就坐等地薯收获,扩大产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