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门,王络帆才发现声音不是从此处门外传来,而是从更远处的校场而来。

从阁楼中出来顺着阶梯有着数千米距离,声音幽凝而远传,清晰却不令耳聩。

——这莫非便是「千里传音」吗?

王络帆跟上他们。

“将军,情况有些有些不妙,这附近已经有了些新军的踪迹。”跟在刘秀身边的一人道。

“怎么回事,难道王邑已经分遣士兵前来了?”另一个更加沉稳的询问。

刘秀胸有成竹道:“不然,先前定陵,郾城刚刚被攻下,附近皆是落草为寇的新军。”

“子张,姐夫,若遇敌军阻拦,我等并力除去即可。”

王络帆注目于这两者。

看来这两人便是马武以及阴丽华的表兄邓晨了。

只见马武眸子一闪,“来了。”

他的忽然紧紧闭阖双眼,继而一睁,原本异常瞳孔的瞳孔恢复正常。

王络帆观察细节的能力很强,因此,他立马注意到刚刚马武的瞳孔横向拉长成方。

随后又是转而成锐利无比的竖瞳。

——是某种用于侦查敌情的「理杼」吧?

他不由得想到曾时姐姐跟他分享的知识。

素食动物的瞳孔为方形长条状,这有利于在觅食时能够观察四周情况。

因为眸子生于两侧,所以几乎可以做到全方位侦查,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做到及时发现,从而逃离追捕。

而肉食动物呢,其瞳孔为竖瞳,同样有利于追捕时观察猎物运动。

由于肉食动物通常生活在暗处,需要在低光环境下看清猎物,而竖瞳可以使瞳孔的开口更小,从而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量。

如此,就能更好的追捕猎物。

那些新军已然靠近,他们的装备谈不上精良,的确如刘秀所言一致。

他们不过落草为寇罢了。

其所用军备多为光色暗淡的「晶器」及「骏马」,周身隐有「气旋」环绕。

没有交谈,没有对峙。

刘秀一马当先,霎时间疾驰于千里外的新军阵中,一手猛然往下作握拳势,顿时一阵地动山摇。

新军也立刻意识到了什么!

地面开始迅速爬满裂痕,逐步分支,状似龟裂的旱地,由内朝外疾速蔓延,形如密集的蜘蛛网重叠,异常壮观。

“爬空!”

周围的新军身上的气旋更盛,状似螺旋涡风,身下「骏马」立即顺着风气往上踏踱。

下一刻,地陷石塌,下面瞬时形成了诡异的“深渊大口”。

虽然这只用了几息时间,但却并没有对新军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新军以极快的反应全部都腾入半空之中。

刘秀伫立于阵中,白雾从马蹄腾起缭绕在身,脚下便是望不见底的深渊。

新军士卒们见他不动,手中圆筒状的晶器立刻化作各种兵戈斧钺往其身上招呼。

四面八方的兵器脱手划劈入雾,像是击在了一朵软绵绵的棉花上,等再一归手,刘秀却毫发无损。

他们还不死心,晶器霎时间化作如山垒般的庞然巨物,誓要将刘秀砸跌入渊。

当然,这都是王络帆眼中的情形。

外围的新军节节败亡,各个被击坠于深渊中。

王络帆正好奇新军是如何被击败的,他们皆有「气旋」傍身,不应如此轻易被破。

这种无实质形态而时有波动的护盾,在当初汉军与匈奴对战时,让匈奴士兵难以破防,可谓是费劲了功夫而难有成效。

如今,就那么轻而易举的被破了吗?

只见奔袭而来的邓晨,周身「气旋」更是磅礴,他没有像之前突围一样迅疾,而是在不断蓄力积势一般稳重。

他身下的「骏马」踏步徐然,每向前一步,周身「气旋」便更盛一分。

那已经不能再称之为「气旋」了,而是龙卷风。

邓晨身外盘踞一圈着冲入云霄的飓风,他只是单单靠近,新军士卒所使用的「气旋」就会被吸扯而去。

一个个士卒连带着自已,全部都被卷入龙卷风里在空中腾旋。

飓风极其清透,甚至能够看见处于中央的邓晨。

剩余小部分新军士卒发现情况不对纷纷转身,还想趁着陷战不深赶紧逃离。

邓晨口呼出浊气,环绕于身的龙卷风瞬间一扩,直接囊括住整个两军所在的战场。

此刻,龙卷风化作巨大的风幕阻隔外界,方才被龙卷风卷入的新军士卒在半空中被抛开,随后四散坠落于“深渊大口”之中。

邓晨缓缓来到刘秀附近,两人对视后哈哈大笑起来。

“姐夫真知我心意也。”刘秀笑道。

刘秀将环绕于身的云雾驱散,“深渊巨口”也迅速合拢并靠,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如此,新军踪迹全无。”刘秀对此极为满意。

邓晨道:“趁此时机,定可安全到达郾城。”

及后不久,刘秀携带着定陵兵马来至郾城。

果不其然,毫不出他意料,郾城将士一听说新军势大,同样支支吾吾,犹豫不决。

刘秀一脸平静,眼神冷厉,也不再言语,右手凭空一掏,立马出现一颗表情惊讶的血头。

他握着发尾,轻轻往前抛掷而出,胡殇的人头滚落在地,顿至在一人脚下。

“成国公王凤,大将军王常皆在昆阳死守,为我等浴血奋战!”

“新市兵,下江兵的二位首领都尚且如此,我等又怎能惜命。”刘秀指着地下人头连声怒喝。

刘秀又道:“此番功成,我的封赏尽数分赠诸公,但…,若是抗命……”

“哼,这就是下场!”他轻哼一声威胁。

郾城守军听此面色怒而有愧,他们大多都是新市兵及下江兵所部,平日多蒙两位首领恩惠。

这刘秀所言犀利,正击中他们内心。

若是刘秀苦苦哀求救援,反倒是做无用功。

见他恩威并施,并且为救首领更乃义不容辞之举。

郾城守军将领当即允诺道:“愿遵刘将军令,前往支援首领!”

“愿遵刘将军令!”

刘秀语气稍缓,“率全军将士随我回援昆阳,此事刻不容缓,不得有失。”

说是如此,但此刻正是喘息之际,尚可稍作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