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贪婪和恐惧进行对立统一后的结果就是安安静静,就是扬弃的过程叫玄;再把这个玄之又玄,就是扬弃的结果,降维打击的方法,就是一无所知,一无所惧。你无知天有知,故而无惧。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儿育女,家族繁衍的过程,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缘起本空 ,缘起就是偶然 ,本来无一物就是必然,辩证的结果,偶然走向必然,必然走向偶然。
一切事物皆起源于虚无缥缈之中,所谓“缘起”便是一种偶然性的存在;而“本空”则代表着某种必然性的归宿。这两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充满辩证法思想的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偶然性就像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道风景,它们或许美丽迷人,但终究只是过眼云烟。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偶遇和巧合,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充满惊喜与变数。
与此同时,必然性如同命运之轮,无情地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都必须面对并承受其带来的结果。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偶然与必然并非绝对割裂的两端。相反,它们常常相互交织、相互转化。有时候,一次偶然的事件可能引发一连串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某种必然的结局;而另一些时候,看似不可避免的趋势也可能因为某个微小的变数而发生戏剧性的转折。
因此,我们既要学会珍惜那些美好的邂逅和机缘巧合,也要勇敢地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无常的世事中找到属于自已的方向,实现内心真正的安宁与平静。
在安宁与平静中,我们必然会领悟到:所谓的结果,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最终的结论或状态,它更是一种关系的演变过程。这种关系可能涉及到各种因素和变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出最终的结果。
理解了关系之间的空的规律,才能真正的理解这个结果的世界。
有时候,我们看似追求某个具体的目标或成果,但实际上,真正重要的却是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关系变化和体验。就像老子所说的“为无而有”,即通过超越对物质和功利的执着,去发现那些潜藏在虚无中的可能性和价值关联;同时也要明白“为有而无”,即使拥有了某些东西,也不能被其束缚住心灵,要学会放下和舍弃,而舍弃过于紧密关联才是真正的得到。
此外,真正的智慧在于做到“利而无害”,即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伤害他人和周围的环境;还要懂得“为而不争”,不要过于计较得失和胜负,而是专注于行动本身,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挑战。
这种“无为”并非消极怠工或无所作为,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行为方式,强调顺应自然、遵循规律,不刻意强求,让事情自然而然地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这便是“道”的真谛所在:为无而有,为有而无,利而无害,为而不争,是为无为。
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有,即是非有,是名为有;如来说得既是非得,是名为得。是以老子言: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如来佛祖说这个世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只是我们把它叫做世界罢了;如来佛祖说有某种东西存在,但实际上这种东西并非真实存在,只是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有”而已;如来佛祖说得到了什么东西,但其实并没有真的拥有之,只是我们称其为“得到”罢了。所以啊,老子曾经说过:最高境界的德就是不追求德,而是追求道,也就是真理,这样才能真正拥有德;最低层次的德则是始终不放弃对德的执着,这样反而无法真正获得德。
人生就如一场戏,这个戏的主角不是你,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其实世人都是在自找苦吃,而不自见世间本无苦。正所谓离事觅菩提,即迷刹那间。
人生如戏,然而这场戏的主角并非我们自身所能决定。当人身处江湖之中时,往往会感到身不由已、力不从心。实际上,世间众人皆在自讨苦吃,却未能察觉到这世间原本并无苦难可言。所谓“离事觅菩提”,就是说人们在遇到事情时,总是试图远离现实去寻找解决之道,但这样做只会让自已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而“即迷刹那间”则更进一步地说明了人们在瞬间便可能迷失自我,无法自拔,把这一瞬间玄而又玄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不失其所有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没身而不殆。这些不都是玄而又玄之道吗?乐与饵,过客止;道出口,味淡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用之却不足济也!难道不是说,玄而又玄之道,就是解脱生死之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
活着的人是在为死去的人活着,而死去的人是为活着的人而死去。生死一如,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在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背后,隐藏着无尽的奥秘和智慧。人们往往在追求知识和成就的过程中,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觉悟。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自已的局限性,放下傲慢和自负,才能开启通向真理的大门。
而“道出口,味淡平”,则告诉我们大道至简,真正的道理并不需要华丽的言辞和繁琐的解释。它平淡而朴实,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最后,“用之不足济”提醒我们,不要过分依赖外在的工具和方法,而是要凭借内心的感悟和实践去探索真理。因为真正的智慧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体悟才能获得。
佛家真理缘起本空:缘起就是偶然,本空就是必然:偶然走向了必然,必然走了向偶然:所以偶然就是必然,必然就是偶然。这也许是玄而又玄的真谛吧?无走向有,有走向无;无而不无为有,有而不有为无,此为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无生无死,此乃心之根本所在;有生有死,则是意念之波动所致。知晓生与死的真谛,便是所谓的良知天理;保持行为不灭绝,方可称之为修身养性之道。生死无常,如同梦幻泡影般虚无缥缈,但我们的内心却能超越这生死轮回的束缚,领悟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们往往被生死所困扰,追逐着虚幻的名利与欲望,迷失了自已的本心。然而,只有当我们洞察到生死的虚妄,才能找回那颗原本清澈透明的心灵。知生知死并非消极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要以一种豁达、超脱的高维度去降维打击人生的起起落落。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通过不断地修炼和磨砺,让自已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存行不灭,意味着坚持正义、善良的品行,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坚守自已的原则。这样的修身之路,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更能影响周围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无生无死的心境、知生知死的智慧以及存行不灭的修身之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哲学体系。它们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引导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从容。让我们怀揣着这份感悟,用文字书写属于自已的精彩篇章吧!
无生无死心之本,有生有死意之动,知生知死是良知,存行不灭是修身。这恐怕是玄而又玄的至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