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百发百中神射手不是咱
大牛立刻反应过来,李政这是在说让自己留下垫后,可他却并没有立刻指着李政的鼻子骂他无耻,反倒是
大牛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
随后他郑重的对李政说道:“哥你放心,没有人可以在我大牛跟前伤害到你一根毛,当然除非俺先死。”
因为李政的一句玩笑,大牛忽然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平常的憨厚顿时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郑重和认真。
李政见状有些感动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然后说了句:“放心大牛,哥不会让你陷入那样的场景的,即便到时候危机真的降临,哥一定会和你同甘共苦。”
“而且....”
李政话锋一转,随即又将背后的军弩取了下来说道:“有了这家伙咱们要是真遇到熊瞎子根本不必近战,只需远距离放风筝即可,记住了咱可是射手,嘿嘿。”
虽然不理解李政口中的放风筝是什么意思,但他也大概能明白个大概。
政哥儿既然说了,那么他就一定有把握,大牛老早就羡慕死那些带满猎物回家的父辈们,以及凯旋而归之时乡亲们羡慕嫉妒的眼神。
“政哥儿,我记得山那头有个黑风岭,熊瞎子的老巢就在那里,那玩意据说有山一般大的膀子,一巴掌就能扇死一头老虎呐。”
“嘿嘿,就是不知道咱俩能不能行。”
李政见大牛眼神时不时的朝着已经拿出来的军弩看,就知道这小子的心思。
他也不是小气人,说话间就在大牛期待的眼神中开始组装。
说系统坑爹吧人家有时候也挺靠谱,就说这把弓弩不但配件齐全还自带说明书,要是没有这玩意他还真就玩不转这把现代弩。
李政一边将倍镜安装上去,一边在想:呵呵,老子今日就试试用选带军弩打猎是个什么滋味,以前看视频总看那些老外展示各种武器的使用,那效果贼刺激。
虽然这把军弩比不上现代步枪甚至是狙击枪,但对于打猎来说,这把军弩更合适。
更何况这里可是雪山,要是用枪估计还会引起雪崩,万一系统再坑一点不给消音器,那就更扯淡了。
边想手里的军弩已经组装完毕,李政看着手里的家伙式眼睛发亮,忍不住上下打量这把军弩。
这把弩浑身涂装不会反光的军用迷彩,笔直精密的滑膛,以及两个不规则半圆形的滑轮,还有上面安装的倍镜,要多拉风就有多拉风。
这把弩是有名字的,枪身上刻着几个汉字。
“丛林幽灵?”
“啧啧啧,好现代的名字,不过我不喜欢。”
“不如就叫你.....”
李政准备自己给手里的弓弩取名字,不知为何脑海中忽然想起了刘寡妇来。
“有了,不如就叫你黑寡妇吧。”
“啥寡妇?”
大牛一听就蒙了,黑寡妇是从洋文中翻译过来的,他自然搞不明白啥意思。
“黑...黑的寡妇?乖乖,这么黑女人还有人娶啊嘞~”
大牛一脸迷茫的看着李政,李政却是嘿嘿一笑骂道:“你小子懂个嘚~黑色的寡妇算个球啊,白的跟着雪一样的洋妞都有,西边的红毛鬼听过没,那玩意一个比一个白,脱光了站在雪堆里,看都看不见。”
“卧槽,这你都是从哪里听来的,政哥儿,我怎么感觉你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李政一愣,心里咯噔一声,心想自己似乎有些嘚瑟了,这大牛都看出来了。
不过那又咋滴,自己就是李政,李政就是我,除非我还能回去。
但李政也知道不可能,随即刚准备解释,结果却看到李大牛自己朝自己脑袋上扇了一巴掌。
“我这又说胡话了,哥你别往心里去,你知道的俺有些憨....”
大牛被自己无意间吐露的心声给吓了一跳,连忙解释,政哥自然跟以前不一样,那可是可以凭空变出东西的神仙,这么神秘的事可不能随便说,万一以后不灵验了再也吃不到方便面可咋整。
“好了别说了。”
李政直接挥手打断大牛接下来的话,随后毫不在意说道:“谁说大牛你憨,在哥看来你比谁都精,你精的跟猴似的谁敢瞧不起你老子草他祖宗。”
随后李政锤了大牛一下说道:“来,过来,哥哥教你怎么用这把弩,奶奶的,一会儿万一遇到什么意外,说不得哥也得靠你救命呢。”
本来大牛心里有些内疚,觉得自己嘴上没个把门的,但一听李政这么说,顿时就红了眼说道:“放心吧哥,俺一定认真学,要是学会了以后谁敢伤你一根毛,俺大牛就把他眼珠子射下来。”
“嘿嘿,过来,学不会晚上给老子饿着,不许吃饭。”
“得令!”
随后李政先是自己熟悉一下军弩的性能和操作手感,随后就找了一个简易靶子开始试射,但很可惜李政的准头实在太差了,十几米的距离连个木块都射不中。
“卧槽,假的吧,我要这瞄准镜有何用.....”
一炷香后后...
“哈哈哈,哥啊,我又射中了,这弩箭好厉害。”
大牛兴奋的手舞足蹈,而李政站在旁边却是一脸的便秘。
他此时心里如同吃了翔一样无语,他本来打算教授大牛使用军弩,结果发现这家伙看着憨憨的,但手上一拿了武器,整个人就跟吃了伟哥一样瞬间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但学的超快,而且第一次试射就直接命中靶心。
“卧槽,大牛你他娘不会一直都在扮猪吃老虎吧。”
李政一脸狐疑的看着李大牛,生怕这些时日自己都在跟一个深度装逼犯生活。
大牛此时一脸的憨笑,挠着头红着脸连连摆手。
“哥呀,啥是扮猪吃老虎呀,俺可不是猪,也没有吃过老虎呀。”
“你给我滚犊子...”
李政踢了大牛一脚,懒得看他嘚瑟。
“走起,咱们赶紧出发吧,再晚天就黑了,我可不想在山里多待。”
两人来的时候就带了三天的干粮,而且这山里温度比山下更低,也更危险所以尽量早些回去。
于是两人踩着厚厚的积雪开始上路,先是赶到有野鸡的石头岭摸了几窝野鸡,随后就马不停蹄的朝着密林更深处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