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闺中十九
“母亲,相比于生离死别的剜心之痛,延寿寺后山荒无人烟不值一提。”郭榆听得懂梁夫人的旁敲侧击,梁夫人是想着万一眼前的女儿不是真人是精怪,便送到深山里拘着。
郭榆一方面啼笑皆非,要是自个真是精怪,那山中小庵能困住何物;又为梁夫人的心软而百感交集。
想至此,郭榆主动开口:“母亲,今晚孩儿想与您同眠。”
言毕,郭榆一双眸子直盯着梁夫人,眼中殷切之意溢于言表。
“小小年纪将生离死别就挂在嘴边可不是件好事。就当做母亲的体谅你年纪小被噩梦所扰,今晚便留在我这。”
梁夫人将手里的杯子搁回在桌子上。从袖袋里捻了自己的帕子递给郭榆。
“擦擦吧,脸像个花猫,小心脸蛋皲开了。”
梁夫人朝外头高呼了一声“周妈妈”,窗子边传来了周妈妈低低的应答声。
周妈妈进来后,梁夫人便借口郭榆要洁面的事将郭榆遣去了内堂。
郭榆的手在水里轻抚过,荡起了层水波,耳朵却朝着外头伸着。
外头周妈妈的声音低沉,郭榆断断续续的听得周妈妈说道:“用了几块点心,便借口不舒服躺下了。”
听罢,郭榆才将双手伸进了盆里。
等郭榆听着外头动静小些了,方才踱步出来。见她出来,梁夫人吩咐周妈妈去准备哺食(晚饭)。
“母亲,可否让周妈妈去陪大姐用饭。”郭榆做小女儿状,眼睛直盯着梁夫人。
不等梁夫人反驳,郭榆又接了一句:“平日里都是我与大姐一同用饭,今日我想陪着母亲,大姐那边便显得冷清了。”
郭榆上前几步,双手搭在了梁夫人肩上,人顺势依在了梁夫人身边。
“母亲,周妈妈要是去了厨房再回来,还要再来回折腾去姐姐那边,不如就让周妈妈吩咐厨房的人来伺候就行。”郭榆自以为善解人意了一把,却不曾想周妈妈不领情。
“二小姐体恤老奴,老奴却不能拿乔,不过是几步路,不碍事。”
梁夫人听了郭榆的话也觉得有理,便按照郭榆建议的嘱咐了周妈妈几句,让其多看顾着郭怡,等郭怡安顿好了再回来也不迟。
周妈妈可以驳了郭榆的话,可梁夫人的话她确实满口应下,再说周妈妈也是看梁夫人情绪不对,想陪着她。
周妈妈下去后,郭榆也没从梁夫人身旁起来,反倒是将梁夫人肩上的双手做拢抱状环住了梁夫人。
一时间两人俱都沉默了下来。
郭榆拥着梁夫人便有些昏昏欲睡。梁夫人也没有其他的动静,由着郭榆。
少顷,外头的石阶上传了来脚步声,郭榆还在迷迷糊糊的猜是谁来着。
“夫人。”一声清脆但明显压低的声音突然拂去了郭榆的睡意,睁眼间郭榆意识到站在眼前的是今天一直未见踪迹的梁萍。
郭榆直起了身子,将梁夫人的外衫抚平。
梁萍在梁夫人的示意下搬了个绣墩。
“夫人,今早上奴婢便依您的吩咐去了咱们庄子。我爹已经将您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他托奴婢来问您这边是否还需要给三公子带东西,不论有无,托人给他传句话。
等出了鬼月,他便会出发,要是路上没有耽搁,估摸着在重阳节那几天就能回来。”
“没什么额外要带的,明天你去看看门房谁当值,谁要是得闲就去传句话。”梁夫人得了梁荣的准话,便想着让他们尽快出发。
郭榆前世只知道梁夫人会遣人去太原探望三哥,却没注意到去的人居然是梁荣。
梁萍刚回来也不急着去歇脚,得知周妈妈去陪着大小姐,便去了厨房查看哺食准备情况。
等梁萍出了门,郭榆才出声。
“母亲,现如今三哥的书念的如何了?”
不怪郭榆如此发问,上辈子她和郭景礼见面还是在为郭父守孝的头一年。
郭府连番遭难,女眷整日惶惶不可终日。
几位哥哥中,除过大哥分府另过有当家的经验,二哥三哥一夕之间都从父母庇佑的乳燕被迫长大。
大哥虽有心想回府撑起门户,但是薛家受卫王之事连累,他也自顾不暇。
二哥人离了军营但性子一根筋,事事都要梁夫人提点,梁夫人借着郭父关系倒是给他定了门亲事。
三哥守孝一年后便回了太原继续读书,大抵是没读成个什么结果,不然就算是自己在深宫也该有所耳闻。他的婚娶之事郭榆还是从狗皇帝嘴里知道的,可她当时能做的也只是顺着御赐的机会多塞些黄白之物。
再之后,郭榆自己就被牢牢锁在了深宫里,宫道上一扇一扇合上的门将她彻底关在了深宫里。
“他的书读的怎样你不知晓?”梁夫人对郭榆的态度有些捉摸不定。
“离得太远了些,关心的话只能在我自个的嘴里滚几滚,有些都传不出门,这样我还能知道什么情况呢?”郭榆一副旁人无可奈何的小赖皮样。
“以前是你不赶趟,如今碰上了,要是想给你三哥带话,吩咐梁萍就行。”梁夫人压了压舌尖,再没说其他的话。
郭榆一想,这会的自己和三哥正是关系最为亲密的几年,毕竟三哥被送走还是受自己牵连。以前是不懂事,也没往太原捎一句半语的,这以后和三哥的感情自然就变淡了。
想至此,郭榆借了梁夫人屋里的笔墨纸砚。
兄妹本就多年不见,感情自然宣泄于纸上,郭榆洋洋洒洒写满三页信纸后停了笔,要是再不停,有些话就说漏嘴了。
梁夫人捏起那几页纸越看眉头耸的越高。信通篇来讲,一手小楷工整秀气,但略微扫几眼,便感觉遣词造句幼稚语气且腻歪到极致。
“若你之前所言不虚,你这句‘亲亲三哥’是如何说得出口的?”梁夫人再次被郭榆臊的不轻。
“世事一场大梦,可这会我这不是活生生的站您面前么,那还管什么梦呢。”
郭榆也一挑眉,神色间带着愉悦,“本是情绪郁结,这一通信写下来,心情舒畅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