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社稷之基
李元芳带领卫队开始挖掘。
上千丈的地平线,同时快速的向下挖掘,
五丈深后,
渐渐的挖出了人的头骨,手臂,身躯等等。
随着挖掘面的不断扩大,相续有尸骨被挖出来……
整整花了四个时辰,
两千丈长,五百丈宽,深十丈里的大坑内,
全部都是白骨,让人看了毛骨悚然。
从骨头的样貌上,
能大致分辨出老人,小孩,孕妇,婴儿,等各年龄阶段的尸骨都有。
心志不坚的人看了以后,
都会吓得瘫倒在地上。
“大人,
这样的场面,在边境战场上才会出现,
没有想到在朝廷的王化之下,
竟然会出现这样惨无人道的屠杀,
这里的仇恨已经达到了无法化解的地步。”
“这帮刽子手,本阁一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多少冤魂在等待着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这还仅仅只是郭家镇附近所屠杀的人口,
其他地方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恩师,
这样下去,朝廷的根本就会动摇,
岭南王竟然用这种方式激起民愤,向朝廷施压。
陛下怎么会封这样的人为岭南王,这大周国祚还有什么盼头?”
“大人,
卑职实在是不明白,太宗皇帝的子孙,
难道已经沦落到了这种分辨不出好坏的地步了吗?
大人,
咱们调集左金吾卫大军,直接拿下安南护都府,
他们一定知道很多内幕。”
狄仁杰看着这上万尸骨,内心沉痛到极点,
同时也为李唐的后人用如此手段残害治下百姓,
感到非常不解。
狄仁杰回头看着,愤怒难平的李元芳和曾泰。
“元芳,曾泰,
你们现在已经被仇恨迷失了双眼了,
失去了分析问题的根本,
不能只看表面。
你们也不想一想,
岭南王,麻衣蒙面人,兰陵一族,为何如此处心积虑的杀害治下百姓?
咱们如果出兵镇压以岭南王为首的势力,
不但不会成功,而且会更加激起民愤。”
“恩师,
这是为什么?学生不明白?”
“陛下的旨意,
是让本阁解决岭南道的反武势力,
其实是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可以说,
现在的整个岭南,
都在岭南王为首的势力控制之下。
他们有多少人?
多少百姓加入了反武势力?
朝廷的大军能够顾得过来吗?
再加上这里的地理环境,
大军根本不可能大面积作战。
才会让这些人有恃无恐,
借着天然的屏障和朝廷对立。
咱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急于解决岭南王的势力,
而是解决这里的民生问题,
让百姓安心的劳作,衣食无忧。
才能从根本上瓦解岭南王的控制。
以前,
已经发生过百姓聚集起来攻打府衙的事情,
也就是说,
这里目前还有百姓组织起来的反朝廷势力。
岭南王把粮食控制起来,
只有五管之地才会有正常的生活秩序。
让岭南其他地方,根本没有能力组织起有效的反抗。
你们看看这十几户人家,
连饭都吃不上,他们还有力气组织起来攻打府衙吗?
岭南王靠着这种凶狠霸道的手段控制了整个岭南,
但是,
他们从心理上害怕百姓。
要解决岭南这种大环境下的问题,那么首先必须解决民生问题,
让百姓站在朝廷这一边,
岭南王自会恐惧,
其他州的刺史,藩王,用朝廷公器就可以解决,
反倒不会麻烦。
目前岭南存在五种势力。”
“大人,
怎么可能会有五种势力呢?
这些势力不都归岭南王掌管吗?”
“恩师,
元芳说的不错,
岭南王现在是岭南最大的反武势力,已经把其他势力全部接管。
怎么可能还会有其他的势力存在?”
“明面上,
看岭南王是确实是岭南最大的势力,
但是,
他们之间只是合作,
有合作,就会有利益分配。
当利益划分不均等的时候,
他们就会各自为战。
咱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利益化分不均等,
只有让他们动起来,
才能从中间找到机会。
分析一下岭南存在的五种势力:
第一种:岭南王的势力。
第二种:各地的藩王。
第三种:南兰陵一族。
第四种:麻衣蒙面人。
第五种:各处百姓所组建的反朝廷组织。
除了各处百姓所建立的势力之外,
其他的四种势力基本上都和岭南王,多多少少有合作。
在这五大势力当中,
只有各处的百姓,
他们的人数是最多的,同时也是最弱的群体。”
“大人,
如果按照你这样分析的话,
咱们目前解决百姓衣食住行的问题。
就可以让岭南一半的矛盾化解。
另外,
卑职在四仙河调集黜置使卫队的时候,
看到关内的转运使口气非常强硬,似乎对大人来岭南并不惧怕。”
“这怎么可能呢?
恩师,
这转运使的粮草都归户部管理,难道户部不知道恩师代天巡授岭南道吗?”
狄仁杰看着李元芳和曾泰微微一笑。
“这些人能在岭南长久的盘踞,
肯定和朝廷各部有着巨大的关系。
他们的手,
已经伸到了中书省之下的六部。
没有朝廷粮食的供给,五洲之地根本养不起这些叛军。
所以本阁才让权善才挡下关内所有的粮食转运。
让他们内部先自乱阵脚。
陛下是何等聪明,
只要朝廷六部,敢给陛下上奏折或者是提到关内的粮食无法转运到岭南各处。
陛下就会立刻知道,朝廷哪个部门是岭南王的爪牙。
现在他们比咱们更急,
咱们用朝廷运送来的粮食,让各处村民有序恢复生产。
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问题,
再依靠百姓的力量,解决岭南王。
他们用残忍的手段得到权利,根本不可能长久。
所做大事者,
以民生为本,律法为辅。
武皇之所以能够登上大宝,
就是抓住了民生的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
李唐后人,
如果连这些基本的道理都不懂的话,复国根本无望。”
狄仁杰让黜置使卫队统计死亡的人数。
并且把坑埋好,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碑。
让百姓心里有一个寄托,
让孤魂野鬼有一个归宿。
同时也让朝廷铭记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狄仁杰让李元芳持尚方斩马剑,由当地的向导作为领路,
把周边的百姓,全部集聚到郭家镇的附近,
统一安排,
让他们有序恢复生活秩序。
然而,
各处的探子,
把这些情报,快速的反馈给安南护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