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留在我记忆里最深刻的三件事,而我的每次诅咒也都一一实现了。”赫列托带着哽咽的腔调结束了自已的回忆。
“而现在的我也有和那时一样强烈的预感,这次下潜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赫列托眼神十分坚定。
“我明白了,但至少也请您先等我做完设备的试验再执行下潜任务。”博格说道。
赫列托点头示意,随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二人先后走出办公室,一人到了指挥中心,另一个则直接踏上了那台崭新的机器。
机器的履带开始运转,带动机器来到了一个平台。
机器停到了平台的正中心,平台也开始移动,带着机器进了一个巨大的密闭空间。
这是一个集检测、修理于一身的下潜入口,杂乱的钢结构、线路纵横交错着。但每个线路的插头都能准确无误的找到它的归属。
整个机器连上了密密麻麻的线路,检测即将开始。
“电力供给,充足。”
“恒温系统,正常。”
。
。
。
“耐压试验,合格。”
“测试结束,一切正常,准备下潜。”
博格微笑着通过语音视频将测试结果传达给屏幕另一端的赫列托,随后按下了身前的按钮。
机器上连着的线路依次撤去,载着机器的平台也开始向下移动倾斜,露出了一个洞口。
赫列托点头回应,推动了拉杆。
这台机器如同一个鼹鼠一般,快速地钻进了自已预先打好的洞中,直到一面无法直接通过的土墙拦住去路时才停下来。
“虽然说了许多遍,但还是请您遵守以下守则。”’博格通过广播对赫列托说道。
“一、路径与水平面角度不得超过80度。
二、外壳温度不得超过4000摄氏度。
三、每个信号中转器距离不得超过1000米。
四、无论遇到什么状况,请把自已的生命放在首位。”
“收到!”赫列托爽快地回答道,并对着屏幕前的博格举手敬礼。
“准许下潜!”博格也举起右手向赫列托回礼。
赫列托将手放下,将外壳温度升至2500摄氏度,然后再次推动了拉杆。
机器圆型头部的外壳逐渐升温,它所接触到的墙面也开始融化,它像水里的鱼儿一样毫无阻碍地游了进去。
当它完全融入进去时,那个墙壁又再次恢复了原状。
。
。
“当前深度:米。
水平倾角:度。
外壳温度:摄氏度。
燃料剩余%。
目前一切正常。”赫列托汇报着当前的情况。他的双眼注视着一个装下一半液体的透明球体。
球上均匀地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刻度,这是他用来获取机器当前水平倾角的东西。
“您为什么只设置了两个信号中转器?按照规定不得每隔1000米至少设置一个中转器。”博格质问着赫列托。
“就垂直落差而言,他们距离的确没有超过1000米。”赫列托一本正经地搪塞着。“每设置一个信号中转器,机器重量就会减少近千分之一,我怕到时候它的重量无法支持继续下潜。”
博格不甘示弱,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虽然理论上它们之间距离可以达到3000米,但是这样会产生非常大的延迟。现在我们之间的已经有将近5秒的通讯延迟了。后面我们该怎么通讯呢?”
“你知道信号中转器最初设计的目的吗?”赫列托擅长用问题回答问题。
“最初它是用来给地下勘探的人返航时寻找路线的,只是后来被那些好奇心旺盛的家伙强加上了信号中转的功能。
他们美其名曰是保持通讯,从而确保勘探人员安全,但真正的目的就是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排除一切不确定因素。
所以,只要能搜寻到返回的路线信号就行了,至于延迟什么的,并不重要。”
博格听完了赫列托的说辞,咽下了嘴边的话语。
。
。
“当前深度:米。
水平倾角:度。
外壳温度:摄氏度。
燃料剩余%。
这次下潜好像比之前顺利许多。”赫列托汇报着情况。
“这次您选的方向好,老天都在助你。”这是一个间隔了36秒的马屁。
之前的经历让博格意识到反对赫列托的选择只会给自已徒增不快,于是他便选择了另一种极端的方式。
。
。
“当前深度:米。
水平倾角:度。
外壳温度:摄氏度。
燃料剩余%。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正在黄金的海洋里游泳。”赫列托再次汇报着当前的情况。
“如果您真在黄金里游泳,那外壳温度没必要保持这么高的。”
由于通讯延迟已经达到了64秒,博格的这个建议并没有传达出去,赫列托那头的通讯已经断开了。
。
。
“当前深度:米。
水平倾角:度。
外壳温度:摄氏度。
燃料剩余%。
这么简单就突破之前的记录了?怎么感觉没有任何实感。而且,眼前这黄色我已经看腻了。”赫列托吐槽着。
“你的意思是现在有7000米厚度甚至更多的金矿?”博格感到震惊。
“不是金矿,是纯金。”赫列托纠正道。
“这是好事啊!以后就没有炒黄金的了。”博格感叹道。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信息会让整个黄金市场崩溃的。”赫列托一脸严肃。
“诡异的地方也不止这点,在下潜的过程中,我从未遇到任何混合层,沙层里没有土,石头层里没有沙,它们如此均匀地分布着。最后,我们之间的通讯延迟也不存在了。”赫列托补充自已一路发现的问题。
博格这时才意识到这次的通讯为何如此流畅。
在二人闲聊之际,深度数据突破了20000米,定格在了21456米,机器停了下来。
“看来终于要告别这片黄金海洋了。”赫列托又露出一丝笑容。
他开始改变机器各项数据。
水平倾角:度。
外壳温度:摄氏度。
机器仍然无动于衷。
“返航吧!今天的收获够多了。”博格看到这些逼近临界的数据感到不安。
赫列托并没有理会,而是继续调整着机器的各项参数。
水平倾角度,整个机器快要垂直于水平面了。
外壳温度摄氏度,已经快要到达它的熔点。
博格发现了视频中的异样,那个用来观测水平倾角的透明球体刻度上的小数字是与当前水平倾角互补的,目前刻度显示为,并且不断向90逼近。
“你不要命了!为什么将机器倒着驾驶?你忘了返航的推进器在机器的头部了吗?那是用来结束勘探或者遇到无法继续下潜的地方返航的,这机器尾部可是无法提供动力的呀!”博格激动地站了起来。
当水平倾角变成了90度时,赫列托停止了操作,面向镜头,开始解答博格的疑问:“我知道,我现在并没有返航的想法。”
“下潜守则的前三条你都一一违背了,但你记得下潜守则的第四条吗?那可是你后面加上去的!”博格的眨眼频率开始变快。
“道理谁都会讲,但能遵守的人又有多少呢?眼前的就可能有着比我生命还重要的东西,这是我用尽一生都在追寻的。”赫列托说道。
“你追寻的东西也许只是飘渺不存在的虚无罢了。”博格又开始反驳。
“你要知道,构建出这个美丽人类世界的各种规则和物质的性质都是在部分人赌上自已的性命去验证、去发现的。
有的人找到了与自已想法相符的事物,然后闻名于世,流芳千古。
但更多的人却没有找到这样东西,最后默默无闻地死去。
我也无法肯定我真的可以在那里找到与自已生命对等的东西,但这次也许是最接近它的一次,我不想白白错过这次机会。
现在我的预感也十分强烈,和那几次一样。”
“你那几次有预感到什么好事吗?这些年你只是在为自已的寻死找个正当理由罢了。”博格十分激动,眼眶的液体已经蓄势待发了。
“我承认,我的一生都追寻死亡,但我并不想如此无意义地死去,我想赋予它一个意义。
在我追寻其意义的途中,不知何时,我也开始畏惧它了,也许是因为那群孩子吧!
我害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害怕被遗忘,害怕失去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在漫长的岁月里,没人能够记住我。
所以,对不起,我为了自已的私心,选择了让你来记录我的存在。
现在,我要点火了!”说罢,赫列托行了个非常标准的军礼。
博格没有说话,而是哭着点了点头,然后对赫列托致以回礼。
随着温度的升高,一连串的警报开始响起。
博格直直地站立着,直到屏幕再也无法投出驾驶舱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