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上午。

吴忧八点刚过就到了沈岚歆家里。沈岚歆已经陪外婆吃完早饭,正在洗碗,看到吴忧过来,便招呼她稍坐一会,车子还没到。

外婆拉着吴忧:“囡囡,快劝劝岚歆,让她歇一会,你们今天不是有活动吗?还在这干活呢!”

吴忧笑着哄她“好嘞”,便进了厨房,把沈岚歆的围裙摘下,把她拖了出来,“你放着吧,我妈买菜去了,一会就来,她会洗的呀!”

沈岚歆无奈,“顺手的事情,很快的。你真是,也心疼心疼阿姨吧,别给阿姨再添麻烦了。”

吴忧把她拖到镜子前,“行行行,我的大孝女,快收拾一下吧。这打扮也太素了,你可是得坐前面的人,镜头肯定对着你拍呢!”

沈岚歆被她一说,又对着镜子看了几下,稍微补了一点口红和眼线,想了一下,还是把头发扎了起来。毕竟是去学校,低调一点,提提精气神就好。

透过余光看到吴忧在镜子前差点把自己抹成大嘴猴,沈岚歆把她拎了过来,给她重新上了点底妆,画了腮红,再细细地抹了一只豆沙色的口红。然后稍稍站远,看着自己的作品,满意地点了点头。

八点二十,沈岚歆收到司机的信息,车子已经到了楼下。她便拿上包,叫上吴忧,跟外婆告了别,下楼上车。

车子拐到学校附近的路口时,就被堵得完全走不动了。两人索性跳下了车,决定跟着人群走过去。沈岚歆戴上了口罩,微微低了低头,今天学校门口或者附近肯定有很多前来报道的媒体,她不想在门口就那么引人注目。

两人快走到校门口时,就看到路障桶被拿开,一辆有些眼熟地黑色宾利开进了学校,留下周围一片窃窃私语,“哇噻,这是哪个大佬啊?”“那个车看着就好贵啊”“应该也是今天来参加校庆的吧”。

沈岚歆和吴忧对视了一眼,她俩都觉得,那辆车似乎是傅一恒的,像是去年过年的时候,傅一恒开的那辆车。

“切,拽个什么劲啊!来参加校庆还要显摆一下!不知道的,还以为参加的是他的生日宴呢!”吴忧咬牙切齿地吐槽。

“行了,我们别管他。他要是自己走着来,那才更吓人吧。”沈岚歆倒是有点明白这种“公众人物”的烦恼。

“看把他厉害的,我看啊,学校应该直接派个直升机去接他,这样又不堵车,还能让他嘚瑟一回。”吴忧只要提到或者看到傅一恒,就无由来地“仇富”。

沈岚歆不想再继续讨论这个话题,拉着吴忧也进了校园。

今天的校庆典礼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四周是看台,舞台在中间。进了礼堂,登记报到,沈岚歆便被引导着去了前排的位置,而吴忧则蹦跳着上了看台,找到了同学。

沈岚歆坐下后,便摘了口罩,微微打量了一下四周。周围已经到场的有好多白发苍苍的老人,沈岚歆看着,那份感动和自豪又充盈了心间。

这些爷爷奶奶应该都是五六十年代的毕业生了。那个年代的名校毕业生,毕业之后,响应着国家的号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不求功名利禄,只为用自己所学报效国家。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啊!

沈岚歆边上坐着的是一位85年毕业于物理学院的学长,如今已是另一所大学物理学院的院长和学科带头人了。他并不认识沈岚歆,但仍感慨地对她说道:“那个时候我们做实验,实验器材和设备比国外还差了好大一截呢,幸好有已经出国的师兄休假回来,带着我们改进、调整。现在不一样啦,咱们的设备都进步了好多。但是这种‘传帮带’的精神还是一直都在的。”

沈岚歆听罢,也颇为赞同。她作为管理学院的学生,当时在学校需要拉赞助或者参加实习的时候,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让她感受到了莫大的温暖和支持。

临近十点,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摄影摄像均已就位。这时,沈岚歆看到侧门打开,走进来一位熟悉的身影,傅一恒。

他今天穿得格外正式,已是12月的天气,虽然大礼堂中开了空调,但温度也并不高。他穿了一身藏青色的西装,里面是同色的马甲和白色的衬衫,胸口叠了一副暗红的胸巾作为点缀,脚上是一双黑色的皮鞋。走动间,手腕上的一块表若隐若现。

他走进来的时候,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但他微微低着头,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快步就坐。

他坐在第一排。

沈岚歆的手机震动了几下,她拿起一看,是吴忧:哎哟,看那大爷,头上两撮毛都要飘起来了,就写着“快看我!”“老子最帅!”

沈岚歆差点憋不住笑,给吴忧回了一条:你眼睛可真好,坐那么远还看得见。行了,别看他了。

回完信息,自己却是忍不住看向了他的侧脸。好像从上次外婆住院见面开始,也已经好几个月没见了吧。他似乎是很忙很忙的,有时听吴忧偶尔提起去西城开会,也说傅一恒老是出差,忙得都见不着人。

傅一恒进场前,就已经看过了座位表,他知道沈岚歆坐在哪里。因此,刚刚进场的时候,虽然走得快,也还是用余光扫了一眼她的方向。她好像今天还是扎了马尾,穿了一件卡其色的外套,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十点,典礼正式开始。

校长致辞,全体合唱校歌,播放学校百年历程VCR,每一个环节,大家都全情投入,沈岚歆也好几次湿了眼眶。

尤其看到镜头前有的校友在偏远的山林做着物种研究、有年迈的校友回忆当初“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时光,她真正意识到,所谓的“名校情结”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高傲或者炫耀,而是一种情感的连接和传递。曾有缘相聚在一起,度过青葱岁月,即使散落天涯,但因着共同的一段轨迹,而凝聚出的一份感情。

接下来,校长宣布,此次百年校庆,有校友为致力于校园设施建设,鼓励莘莘学子继续求学,提出捐赠或设立奖学金,接下来便是颁发证书的环节。

本次作为代表上台的共有十位校友,其中,就有傅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