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宏誉在将军之位上,一连三年,羌族蛮人都没有大规模的进攻,也因此,皇帝提拔起了两位左右将军,一点点地削弱了他的权利。

这两位左右将军,刚开始对泠宏誉还是挺尊敬的,后面连表面的尊敬都懒得装,狂妄自大得很,泠宏誉也懒得理他们,他知道自己的位置很快就会被他们所取代。

三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泠家开的镖局已经开遍了青羽国,甚至在塞外都有据点。

镖局除了运货之外,还有收集传达消息的作用,也就是镖局也是一个情报局。

镖局是按照泠月提供的计划,稍作修改运作的。

货运发达之后,商业也跟着发达起来,与之相对的就是餐饮业也跟着发展。

泠家的面馆、火锅店、烤肉店和平常的饭店也开遍了整个青羽国的大都城。

在三年间,泠月成功研究出了高产的水稻、小麦、玉米和土豆。

这些作物已经在蜀州传开,而整个蜀州暗地里就是在泠家的掌控之中了。

因为蜀州本来就不发达,每年的税收都没多少,所以蜀州的官员,基本上都是被贬到这里来的,除非死了或者辞官,不然一辈子都几乎没法升迁。

蜀州的这些官员,对皇帝的怨言不可谓不大,泠志行稍微游说一下,这些官员就决定跟他干了。

特别是泠志行拿出了高产的粮食种子,让老百姓们的生活水平猛然拔高了一大截,他们也间接地享受到了好处,受到了老百姓们的爱戴,这种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除了蜀州,青羽国全国各地,其实都有泠家的根据地。

泠家先是出钱在每一个地方买地建立田庄,然后给田庄配备几个骨干,这些骨干在当地招人为泠家效力,培养他们忠于泠家。

然后再慢慢扩张田庄,同时扩展人员。

有些官员察觉到不对,上报,但是他们递上去的信息都被泠家在各地的镖局给截获了。

三番四次上报,都没有得到回应,这些官员渐渐地就放弃了,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整个青羽国的布局太顺利了,泠家干脆就更改了造反计划。

原本的计划是泠宏誉退下将军之位,泠家在蜀州称王,等羌族蛮人攻打皇族的时候,泠家再起兵。

更改之后的计划是,泠宏誉直接带兵造反,不听皇帝的命令,继续镇守边疆,防止羌族蛮人的进攻,蜀州这边起兵,攻打皇城。

制定好计划,首先开始发动舆论攻势。

这三年来,没有天灾,所以老百姓的庄稼收成还不错,但是日子却越来越艰难。

原因是皇帝大肆建造豪华的行宫和皇陵,还要建造什么摘星楼,需要耗费巨额的钱财,导致国库亏空,于是他年年都提高赋税。

就是这赋税,让老百姓们收成很好却高兴不起来。

所谓的舆论攻势就是让老百姓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过得这么苦,跟他们宣扬皇帝的荒淫无度,再告诉他们一些高产粮食种子的消息。

很快百姓们便开始怨声载道,愈发地痛恨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