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上朝
雍朝,皇城。
“陛下,北境诸国已承受不了连年征战之苦,以荒国、猎国为首的几个草原国家正打算派遣使臣前来和谈。”冼捷丞相在早朝上公布了这个好消息。
闻言,满朝文武皆大欢喜,自十五年前北境诸国结盟派兵南下开始,雍朝耗费人力物力无数,避免了亡国之灾,尽管如此,连年的战争也让原本应该富庶发达的雍朝陷入了泥潭。
先帝也是因为操劳过多而驾崩,可见战争之残酷,绝非只有前线战士之责,当是人人有责。
正因人人有责方才让雍朝民生福祉难以落实,每个人都期盼着战争早日结束。
“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幽兰女帝脸上多了几分笑意,这应该是她登基以来收到的最大的好消息,如果持续十余年的战争能够在她的手上结束,那也是一件值得歌颂的功德。
见状,冼捷趁热打铁,启奏:“陛下,有此喜讯,不应该请白起大将军前来共享吗?”
“大将军。”
女帝喃喃,如果可以,她觉得自已还是和白起少接触比较好。
她是女帝,任何大臣她都不怕,唯独这个白起让她十分不自在,主要是白起由先帝亲自培养,又深受边关大军的拥戴,最重要的是他有先斩后奏的特权,这样的人对女帝而言,有点伤自尊,能不见就不见。
可是转念一想,大将军什么时候最有用?
自然是战时最有用,如今战事逐渐平息,大将军的特权是不是应该回收一些了?
“来人,宣白起。”
女帝命令一出,青鱼立刻快马赶到将军府。
此时,作为白起的苏成正琢磨着自已应该如何当好这个大将军,突然被传唤入宫,可谓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大将军,此时正是朝会,陛下突然宣您入宫,莫不是又要从我军挪用什么?”廉刑颇为担忧,在苏成耳边偷偷说。
“呃……这个嘛……”
苏成摸着下巴,女帝和将军府不和,而且上次女帝挪用了三成军费用于赈灾让白起很不开心,苏成担心这一次自已又不小心被女帝套路了,到时候白起又不开心。
当个大将军挺好的,现在不需要打仗,各种享乐就可以了。
当然,这里的享乐水平很有限,苏成已经在考虑动用自已作为大将军的特权为将军府增加一些娱乐项目了。
饭是难吃了点,可是这里的生活节奏慢啊。
从小童星出道的苏成受够了被人指手画脚,也受够了那种喘不过气的快节奏生活,所以只要不打仗,当大将军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将军?”
见大将军久久没有反应,等候一旁的青鱼便轻声问道。
苏成如梦初醒,急忙笑了笑,说道:“来了,这就来。”
苏成憨憨的表现和大家印象中严肃冷漠的白起完全不同,青鱼更是被吓了一跳。
然而,苏成没有过多理会,以后他们还会继续惊讶的,先习惯着吧。
入宫的路上,廉刑一直和苏成说一定要注意女帝和文官们的圈套,绝不可以损害边关战士的利益。
上次完全是不懂才同意女帝挪用三成军费赈灾的,现在苏成已经对这里的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不可能再被套路了。
承天大殿内,只听红袖娘一路传唤而来“大将军到”,随即,朝堂众多官员都不约而同的认真起来。
对待这位大将军,没有人想露出什么不得体的地方。
特别是文官之列,他们更不想被大将军小看。
苏成第一次来到正殿,雍朝的皇宫以金色和紫色为主,两种颜色在雍朝的习俗中都是最为高贵的颜色。
大殿金碧辉煌,无比壮观,比电视剧里面那些布景还要夸张,苏成亲眼所见,忍不住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一路而来都是左顾右盼,活脱脱一个初来乍到的小孩模样。
青鱼领苏成进殿,将苏成带到百官前列之后对龙椅上的女帝拱手一礼就默默退到了一边,一言不发、面无表情得像个机器人。
苏成想着自已要不要下跪请安啊?应该要吧,毕竟是君臣关系。
可是应该怎么请安呢?跪下来磕个头?
完了!忘记问白起在大殿面对女帝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了?
苏成心里苦,敢情自已还要学习很多细节。
苏成就慢了半拍,冼捷马上就逮到机会,讥讽道:“真不愧是大将军啊,见到陛下也不行礼?”
此话一出,众多文官马上低声迎合,有丞相大人带头,他们就算面对杀人不眨眼的大将军也不惧。
苏成瞟了一眼这个留着胡子的中年男人,此人白起也有提及,是百官之首,也是带头和武将唱反调的刺头儿,必须提防。
局势如此,女帝眉头紧皱,她看着下面的大将军。
平时大将军对她这个女帝不尊重也就罢了,可是这里是承天大殿,是一国之君和文武百官议政的地方,是严肃的、神圣的,在此见到她这个皇帝,竟然还不行礼?未免太目无君主了。
面对冼捷的挑衅,苏成一开始是有点慌的,但是很快他就计由心生,高声说道:“说的什么话?我……不对,本将军不对陛下行礼是因为被陛下突然传唤入宫,心想陛下必定是有要事相商,既然是要事,就不要被各种繁文礼节耽搁,直入主题有何不好?再说,我等为人臣应当将陛下放在心中尊敬,应当为陛下排忧解难,为我大雍朝排忧解难,而不是每天阿谀奉承,三拜九叩若是可以击退敌军、赈灾救民,本将军倒是不介意每天在此三拜九叩。”
苏成此话一出,冼捷立刻就脸色难看。
言外之意不就是说他这个当丞相的只懂得那些虚有其表的礼节,不懂得做实事吗?
朝堂之上,文官最善于口舌之辩,若是理论,为数不多的武将从来都是吃亏,今天可是第一次有人让百官之首冼捷冼丞相哑口无言的。
武将上朝的比较少,年轻的大多都在边关,剩下的都是老态龙钟接近退休的,他们更不可能辩论得过这群读书人,平日里总是吃哑巴亏。
今天,莫名舒畅。
果然,只有大将军亲自来才能治得住这群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