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借机推荐
月落日升,又是新的一天。
太阳还没出来,天色刚蒙蒙亮,早起的鸟儿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树枝上找虫儿吃。
若是海东青在这里,它们决计不会如此快乐。
陈凡这次出来,什么也没带,两只小金丝猴和三只海东青都留在卢家湾,只有两姐妹带着各自的宝贝狸猫回来。
不过半斤和八两对树上的鸟儿不感兴趣,此时正在院子里玩你追我逐的游戏呢。
听着鸟叫声,姜甜甜在生物钟的影响下,和往常一样按时醒来。
她刚想起床,就感觉到自己正被某人搂在怀里,动弹不得。
忍着些许疼痛,缓缓睁开眼睛,便看见一双眼睛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顿时心里一紧,又赶紧闭上。
陈凡呵呵笑了两声,将她往怀里紧了紧,轻声说道,“今天请假吧,别去了。”
姜甜甜忍着羞涩,赶紧摇了摇头,小声说道,“不行的,前段时间请假太多了,不能再随便请假。而、而且……”
说到这里,声音渐渐有些微不可闻,“这点伤没事的。”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那是姜丽丽已经起床,正在洗漱。
姜甜甜也顾不得害羞了,扶着某人的手臂,轻轻往外推,“真的要起来了。”
“好吧。”
陈凡也没继续逗她,腰杆一挺,直接带着她坐起来,却没有立刻松开,而是又往怀里一拢,亲了一口,才笑道,“起床。”
姜甜甜稍微适应了一下,先红着脸在某人的干扰下穿好衣服,转身看看他还没穿上衣,又赶紧拿起衣服帮他穿好,这才摸摸发烫的脸颊去开门。
房门拉开,却吓了她一跳,“你在干嘛?”
姜丽丽往后缩了一下,讪讪笑道,“看你们起床没有。”
再去看陈凡,只见他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也不禁一下子红了脸,低着头喃喃说不出话来。
这场面下,姜甜甜哪里敢多呆,一下子闪进对面的卫生间,竟然还嘭地一声关上门。
陈凡哼哼两声走上前,看看低着头的姜丽丽,轻轻摸了摸脑袋,没有说话,随后将她搂在怀里。
被心爱的人抱着,姜丽丽忐忑了一晚上的心情才平静下来,她紧紧抱着陈凡的腰,嘴角微微翘起。
以后小凡和姐姐都会永远陪在自己身边,真好。
……
时间转眼就到了四月底。
陈凡这段时间也没干别的,每天除了接送两姐妹上学、放学,便是慢悠悠地在家里写作。
二月份那次太赶时间,是因为他担心去了西南,万一不凑巧出了什么事回不来,对各方面都要有个交代。
甚至当时他还留了一份遗嘱在省城的宿舍里,如果真的出了意外,他们整理遗物的时候,肯定能发现。
他虽然开了挂,却也超不过人类的范畴,而热武器时代,战场上炮火轰鸣,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有枚炮弹落在身边,然后一了百了。
所以他是真的做好了壮烈的准备,才毅然过去的,既然穿越一次,又给了自己一身本事,不过去走一遭,首先他自己心里那关就过不去。
留遗书出征,也算是部队的传统,虽然他不是军人,但既然要上战场,自然也会遵守这条规矩。
不过现在自然不用了,下次回省城,就将那份遗嘱烧掉。……或者不烧也行,反正里面的内容是将所有遗产留给姜丽丽,嗯,现在可以加上姜甜甜的名字,别的也没什么了。
他先将之前写的所有稿件分别寄出去,论文寄给老师,《龙骑士传说》存在软盘里,等周亚丽回来拿,其他几部小说分别寄给几家杂志社。
现在没有了紧迫感,也没了任务,只剩下一本下半年交稿的《小城故事》,一下子又松懈下来。
多的时候,一天能写上8000字,少的时候,随便写个一两千字的短文,便算是完成任务。
其他时候便躺在家里喝茶听书。
可惜,这个时间点,单田芳老爷子还没有重返书坛,只能听点5、60年代录制的老相声段子。
不过也快了。
就在今年的5月1日,单田芳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第一部评书《隋唐演义》,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录制播出了三十九部评书,风行全国大江南北几十家广播电台。
尤其是1986年与鞍山电台合作的《百年风云》评书,长达202讲,从鸦片战争讲到辛亥革命,内容引人入胜,风格波澜壮阔,在全国百余家电台播出,掀起了一场学习近代史的热潮。
而且这位老爷子可不一般,早年为了补贴家用,夫妻俩一起到外面“走穴”,诶,对,他可是在6、70年代就开始走穴的老艺人,主要是在内蒙一带演出。
那时候他们两口子的户口关系还在鞍山曲艺团,去外地演出,没有定量,只能买高价粮,每个月单单买粮食的钱,就能把普通家庭压死。
即便如此,他们还能一个月存下好几百块,年收入大几千,一年不到就能买套大房子。
就算是鞍山曲艺团,也只能用尽办法逼他回单位,比如让他上缴部分收益,结果在外面赚的钱抹不平开销,从而让他自己回来,却不上任何手段,由此就能看出这位老爷子的厉害之处。
哦,现在还不能称为老爷子,这个时候,他才45岁呢。
不过这个不是关键。
重点是5月1日,隋唐演义就要开播了,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发表《道士下山》了呢?这个《道士下山》跟大诗人的那部电影可不一样,而是陈凡根据三师父张玄松的亲身事迹创作的,只不过做了大量的戏剧化改编,更加具有故事性。
回来这几天,他已经写了第一卷。
内容有点类似于武侠小说,说的是山东某座山上的一家小道观里,生活着十来个道士,他们每日修行、生活平静无忧。
某一天,战火忽然烧到了山脚下,看着山下百姓惨遭屠戮,道士们不禁义愤填膺,返回道观焚香祷告,拜祭过列位祖师之后,毅然下山杀敌、救人。
陈凡准备写一个大长篇,以京城朝阳观重开作为结束。
不仅如此,他还想最好是能拍成电视剧。
电视剧的宣传作用,可比小说、甚至电影还要强得多,唔,这个年代或许还得加上广播剧?也就是单田芳先生的那种广播评书。
想到这些,陈凡简单收拾一下东西,终于在这次来上海之后,第一次外出办事。
开着小面包车,晃悠悠地到了上海作协。
门卫老大爷见他过来,不由得有些惊讶,“陈作家可有段时间没来了啊。”
陈凡也不下车,摇下车窗,丢了一包上海地区比较流行的凤凰香烟过去,笑道,“大爷,您可是把我当成本单位的人了,我自己单位可是在江南呢,哪能经常过来。”
老大爷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烟,嘿嘿笑着给他打开大门,说道,“我可听说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是你创作的,你还代表我们单位,在上海文艺联欢会上表演了呢,说你是我们单位的,谁会不同意?”
“得。”
陈凡挥了挥手,踩着离合器往里开,大声笑道,“那就等我关系调过来,咱也天天见面。”
老大爷挥挥手,“那我就等着了啊。”
瞎扯了几句,陈凡将车开进院子里,稳稳停在几辆面包车旁边。
随后一路打着招呼,到了巴老办公室。
办公室里有人在,不是别人,正是《收获》杂志的编辑之一、未来的该杂志主编,巴老的女儿李小林。
就在今年1月,收获杂志正式复刊,也算是上海文坛的一大盛事。
陈凡还应邀给写了一篇文章。
不过中规中矩,质量不差,却也不算特别突出。
要论突出的,还要数正在放映的《摆渡人》,以及即将上映的《云湖恋》,这两部在文坛都是公认的佳作。
相比之下,刚刚结束拍摄的《上海谍影》评价稍微低了些,但却最受读者喜欢。就因为行文和故事偏向通俗化,读者的接受层面更广。
当然,若是等他的《小城故事》写完,前两部都要靠边站。
这点信心他还是有的。
敲门进屋,陈凡便挥手打招呼,“巴老好,李编辑好。”
李编辑立刻起身致意,笑道,“陈同志好久不见,不知道这段时间有什么佳作没有啊?”
陈凡无奈地看着她,“李姐,哪有一见面就要稿子的?”
李编辑笑道,“没有啊,我不是先打了招呼的吗。”
陈凡转头看向巴老,结果巴老靠在椅子上,仰着头哈哈大笑,似乎很乐意看他吃瘪。
拉了把椅子坐下,陈凡从包里掏出一盒茶叶,放在桌子上,对着巴老说道,“我跟您说,这个茶叶可不一般,数量极少,是在朝阳观开观仪式上开过光的,我特意给您留的。”
然后转头看向李编辑,“抱歉,不知道李姐也在,这次没带,下次、下次一定。”
李编辑笑了笑,说道,“礼物什么的我倒是不在意,要是有新的稿子给我,我就很开心了。”
顿了一下,又说道,“听说,你有一本正在创作的长篇故事,还是现实主义作品?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呢?”
陈凡脸色一垮,无奈地说道,“李姐,这个话,我们何主席,还有京城文学、人民文学的几位主编都说过了,可这个是我的毕业作品,只能交给江南文学出版的。”
李编辑一听,不禁瞪大眼睛,“天呐,你还需要毕业作品?谁不知道你去年一篇论文,同时惊动了文学界和历史学界,大家都公认你是徐老的衣钵传人,……”
没等她说完,陈凡就赶紧摆手,“别别别,别这么说,我还差得远,还要跟老师多多学习,什么衣钵传人那都是外人的玩笑话,关键是我还没毕业呢。”
李编辑嘴巴一撇,“啧啧,过度的谦虚就是虚伪了啊。”
随后伸手一摊,“我不管,难得今天遇上你,不给一篇文章,说不过去吧。”
陈凡无奈地打了个哈哈,“李姐诶,我之前一下子发出去那么多,真的把存货都掏空了,这一下子让我上哪儿找合适的文章去?《收获》杂志又不比普通的文学期刊,对作品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我总不能随随便便写几个字敷衍你们吧。”
李编辑眉角轻扬,笑道,“只要是你写的,敢拿出来,我就敢收!”
然后一指自己的父亲,说道,“看见没,主编就在这里,他老人家亲自把关。”
陈凡转头看着巴老,“您就不管管?”
巴老哈哈笑着点燃一锅烟,“李编辑给杂志约稿,这是尽心尽责啊,为什么要管?”
陈凡竖起大拇指,“您老可真行!”
随后看着李编辑,想了想,说道,“这样,我这里暂时是真没有,不过,甜甜那里有。”
李编辑眼睛微眯,不解地看着他,“姜甜甜?”
对于姜甜甜,她自然很熟悉,这个姑娘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上海文艺》杂志社和《文汇报》学习,跟着编辑学审稿、写稿,不仅非常努力,进步也很明显。
最重要的是,她之前写的那首小诗《一代人》,确实非常令人惊艳。
难道,她又写出了什么非常不错的作品?
陈凡点了点头,笑道,“我之前去了一趟西南采风,收集了不少素材。可是呢,素材太多了,我自己写不过来,就跟甜甜分享了几个故事,她听了之后,对其中一个故事很感兴趣,在我的支持下,她试着进行创作。
如今已经完成了小说大纲,并写了几章,总共不到一万字吧。
我看过之后,觉得还算可以,回头你可以跟她说一下,让她把写的东西给你看看,适不适合收获的收稿要求。
顺便呢,也请你帮她把把关,指点一下她。”
听完陈凡的解释,李编辑当即笑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她肯定写的非常不错,行,这事儿就交给我了,等她下次过来,我就去找她。”
说完便站起身,跟父亲打了声招呼,转身走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