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礼部迎接的会场中,华灯初上,丝绸画在灯火下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大明的使官将精心挑选的丝绸画赠送给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商贾代表,每一张丝绸画都绣着一段华丽的图案。

这些欧洲而来的商贾们接过丝绸画,他们的脸上都露出惊喜的表情,这可比普通的丝绸贵重多了。

这是一份多么珍贵的礼物,精美无比,且又极富东方韵味。他们兴奋地翻看着,赞叹着大明的盛情款待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会场中,杯盏交错,美酒佳肴令人陶醉。各国商贾团体纷纷向大明的官员们敬酒,感谢他们的热情款待和慷慨的赠礼。大明的官员们则以微笑和敬酒回应,场面热闹非凡。

第二天一早,早朝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秘密早朝。

礼部新盖的议会厅中,龙椅之下,朱红色的地毯在清晨的阳光下闪耀着庄重而神秘的光泽。

除了外国的资本代表之外,六部尚书以及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也出席了这次早朝。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严肃而专注的表情,显然对于这次早朝的内容有着极高的重视。

在庄重的大殿中,各国资本代表们纷纷到来,他们的身影在光洁的大理石地板上投下长长的阴影。

这些代表们都带着各自国家的标志和特色,有的身穿鲜艳的礼服,有的佩戴着独特的饰品,他们在会议开始之前,都以各自国家和民族的方式,表达了对大明盛情的感谢。

他们的言辞谦恭而诚恳,神态恭敬而感激。每一个代表都以自己的方式,向大明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整个会议的气氛紧张而有序。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神态威严而庄重。他扫视着下面的百官和各国资本代表。

百官们先是和欧洲的资本代表简单聊了两句,随后便陷入了安静,等待朱元璋的发话。

英吉利的代表在一众欧洲资本的代表中率先发言,他的声音洪亮而自信“伟大的大明帝国至高无上的皇帝,我叫吉姆·哈克,是来自英吉利国的代表团。”

他的脸上带着微笑,眼神明亮而锐利。他身着大明分发给他们这些代表的外套,领口别着一枚银质的胸针,彰显着他代表团的身份。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神态庄重而威严。他并没有看向吉姆·哈克,也没有说话。

这让吉姆·哈克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他期待的不仅仅是朱元璋的接见,更期待的是与这位大明帝国的皇帝交流。

这时,朱梦炎打破了尴尬的沉默,他给在座的资本代表们说道“咳,诸位都是异域而来,此次会议召开的也很仓促,所以你们不了解我大明的规矩,这也不怪你们。”

朱梦炎的语气平和而亲切,他站在那里,神态优雅而从容。他的话让在座的资本代表们感到了一丝温暖和宽慰。

“面见我大明皇帝,你们需要行大明礼节,也就是跪地叩首。”紧接着,朱梦炎下一句话就让每个欧洲而来的资本代表纷纷傻眼。

他瞥了一眼在座的资本代表们,这些欧洲人对于大明的礼仪和文化显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尊重。

这时,葡萄牙的代表率先开口,他略显尴尬地说道,“在我们国家,面见皇帝需要单膝下跪行礼,不知可不可以?”

朱梦炎轻轻地摇摇头,心中暗自叹息。用自己国家的礼仪来拜见大明皇帝,亏他想的出来。

这些外国人对于大明的礼仪和文化显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尊重。朱梦炎淡淡地说道“在我大明帝国,面见皇帝必须行大明礼节,也就是跪地叩首。这是对于我大明皇帝的尊重和敬意。”

说罢,他环顾四周,看到在座的资本代表们面露难色,心中对这些还没有行动的代表不由得有些不满。

会议之前,张中正特意交代一定要让这群外国的资本代表行大明的跪拜礼。

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彰显大国风范,而是要消磨这群欧洲资本代表的傲气,也就是PUA他们。

只有让他们明白在大明帝国面前,他们需要以谦卑的态度来谈判。只有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更容易达成目的。

众多资本代表们互相看了看,脸上带着犹豫和不安的神色。

朱元璋看到众人迟迟不说话,不由得有些不耐烦。他轻轻地敲了敲桌子,以示提醒。朱梦炎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即说道:“诸位,如果各位不愿意行礼,我大明的皇帝陛下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你们可以选择离开,这份来自一个庞大帝国的订单,我们将交给那些愿意行礼的资本代表。”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变了脸色。他们没有想到这个简单的行礼居然还和贸易挂钩,不行礼就要被踢出局?这个条件让他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那还说啥,赶紧跪地行礼吧。

于是,葡萄牙的代表率先跪地,其他代表们见状也都纷纷跪地行礼。他们的脸上带着不甘和屈服的神情,但都没有说话。

朱元璋见所有人屈服,这才缓缓开口说道:“平身吧。”

众人起身,回到座位上,互相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多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他们的脸上带着尴尬、无奈和不安的神情,似乎对这个礼仪要求仍然感到困惑和不满。然而,他们却不敢再有任何异议。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群顽皮的孩子,本以为可以轻易地瞒过老师,不料却被老师抓了个正着,最后只能乖乖地接受惩罚。

这些在商场中纵横驰骋、争名逐利的资本家们,此刻却因为一场小小的跪拜礼,多了一份难得的羞愧与情谊。

朱元璋缓缓扫视着在场的众人,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够洞穿众人内心的秘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语气庄严而缓慢:“欧洲列国的商贾,欢迎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

朱元璋挺直胸膛,神态威严地说道:“我,作为大明的皇帝,现在有一笔前所未有的大生意,想和诸位共同商议。”

说罢,他轻轻地拍了拍手,一旁的满福立刻将一沓纸逐一递发给在座的每一位资本代表。

法兰西的代表接过纸,只匆匆扫视了一眼,就惊得目瞪口呆,连连倒吸凉气。

【一百万吨铁矿石,质量需上乘。】

【十万吨铜矿石,质量需上乘。】

【一万吨锡矿石,质量需上乘。】

……

长长地清单上,罗列着各种金银矿产的要求,看似寻常的收购价,却让众人眼前一亮。

那价格,比目前欧洲市面上售卖的铁矿价格高出整整一倍。

简单一算,其中所蕴含的利润至少是五倍以上。

看似与丝绸瓷器的海贸利润相差无几。但实际上,无论是丝绸还是瓷器的贸易量,与这份订单相比,真可谓是蚂蚁与大象之间的差距。

谁能接住这份订单,谁就能握住这泼天的财富,谁就能在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然而,在这个时代,如此巨量的铁矿石订单,不是任何单独的个体或国家能够承受的。

但即便只能分得其中的一小部分,也足以确保后半生的丰衣足食,甚至无灾无难。

这一刻,在场的商贾们都陷入了疯狂的状态。他们颤抖着双手捧着这份需求单,刚刚还在心底埋怨朱元璋的跪拜礼节,而现在却个个双目通红,心中懊悔不已,想着如果只有自己跪拜该多好,这样就能独吞这份价值连城的订单。

“诸位,看完了吗?”朱元璋轻轻敲了敲桌子,声音不大,但却在每个人的耳边回荡。

众人回过神来,会场先是一片寂静,然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

资本家们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需求单,面红耳赤地讨论着如何分配这笔财富。朱元璋神态平静地端坐在龙椅上,嘴角挂着一丝微笑,看着这群为财富而疯狂的人。

“陛下,我们有信心能够全面承接这份订单!”一名资本家瞪大了眼睛,满脸渴望地看着朱元璋,双手紧张地握在一起。

“真是笑话!你们那弹丸之地,也敢夸口能吃下这份订单?陛下,我们只需十分之一的订单,保证提供质量最上乘的铁矿!”另一名资本家不屑地瞥了一眼先前的发言者,脸上露出自信满满的笑容。

“陛下,请看看我,我们最近在非洲发现了几座大型铁矿,可以低成本地雇佣当地居民进行开采。因此,我们的铁矿价格绝对是最具竞争力的!”第三名资本家毫不示弱地跳了出来,手舞足蹈地描述着自己的优势。

“你们这种做法简直是不人道的!陛下,请听我说,我们国家拥有一座储量丰富的大型矿山,只需十分之一的订单,我们保证在一年内按时交付!”又一名资本家愤怒地指责着前一位,同时向朱元璋表达着自己的决心和承诺。

朱元璋皱了皱眉,静静地注视着这群陷入疯狂的商贾们,心底冷笑着,这群人根本不懂得通货膨胀的真正含义。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实际物资的支撑,白银只不过是一块毫无价值的石头。

货币的价值从来不是由它本身所决定的,而是建立在人们对其的信任和它所代表的生产价值之上。

朱元璋缓缓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安静。”

他的冷静态度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使得在座的商贾们逐渐从疯狂的边缘回归理智。喧闹的会场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微风吹过的声音。

朱元璋淡淡地笑了笑,说道:“诸位。”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挺直胸膛,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这位帝国皇帝的话语。

“这份订单,当然是以价格最低者为准。”朱元璋缓缓地说道。

听到这里,一些商贾紧张地握紧了手中的需求单。

朱元璋继续说道:“但是,为了保证各位不会毁约,我们也要与各位签订一份保障契约。”

满福恭敬地将保障契约递给了每个人。这份契约的纸张厚实而光滑,上面用精细的墨水书写着密密麻麻的条款。商贾们纷纷低头仔细阅读起来,神情严肃而专注。

朱元璋接着说道:“这份保障契约很简单。我们给予你们两年的时间来凑齐这份订单上的物资。具体的份额分配,我们稍后再谈。”

商贾们互相交换着眼神,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分配这份巨额订单。一些人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而另一些人则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但是,如果在两年内,有任何一方未能达到约定的份额,我们将在其贸易额上,按照每少一成,在总收购价上削减一成的原则进行惩罚。”

商贾们的脸色微微一变,他们明白这是一份严肃而具有约束力的契约。一些人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思考着如何在两年内完成约定的份额。

“当然,如果你们能够多收购来矿石,我们也会考虑增加收购量。数量最多翻一倍。每多一成,我们将在原有的收购单价上加百分之五。”

商贾们的眼睛又亮了起来,在这惊天的贸易中,哪怕只增加百分之五,对于个人来说也是惊天的数字。

看着商贾们交头接耳,讨论着如何扩大生产规模和寻找更多的矿石来。朱元璋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神态从容。

心中暗暗想到,果然和张中正说的一样,这群商贾都是见利忘义的蠢货。

在场的资本家们立刻陷入了窃窃私语,他们面露算计之色,相互讨论着这份订单是否划算。

甚至英吉利和法兰西的代表也忍不住凑在一起,仔细盘算着这笔买卖是否合适。

过了片刻,葡萄牙的代表首先点了点头,表示他们葡萄牙方面没有异议。其他国家的代表也逐渐停止了交头接耳,纷纷表示没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