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出发了,曹仁的部队已经提前按作战计划到达指定的位置坚守。

高柔曾建议过曹操,大军西出可先安定关中再取汉中,以防马超韩遂疑心曹军的真实目的是要针对他们,反而引起节外生枝。

当时曹操没有采纳,经历了穿越之后的曹操知道了这场讨伐之战的最终结果。

这次他想尝试另一种打法,他还是按照原定的路线出发,只是马超等十几万的大军在潼关遭遇了曹操的声东击西。

一向不按套路出牌的曹操不仅派出曹仁先一步驻扎潼关潜伏,同时徐晃的军队也悄悄驻扎河西抢占有利地形。

马超的前线密探说曹操的主力部队人数不多,且曹操看上去气定神闲没有一丝紧张,马超和韩遂觉得很是奇怪。

按道理说曹操应该知道了他们反叛集结的举动,怎么会如此不紧不慢的,起初马超怀疑曹操会不会分散了一些兵力往河东去了。

谨慎起见马超派出少量兵力去河东打探,怎料曹操这边如同安了跟踪器一般,只要马超的部队已出动,就有密探来报曹军有发起进攻的势头。

但人马一停,曹军也就跟着消停了。这种要打不打,不打又起哄的招式弄得马超很是恼火。

殊不知,曹操表面的诈敌之策,实际上是另有目的。

渭水河向南,曹操命令用木板修建甬道,一方面为了筑起更好的防御体系,另一方面也用于军队粮草后勤的供给。

所有的虚晃一枪都是在为持久战争取时间。

正当马超搞不清状况的时候,曹操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马超和韩遂只能被动应对。

等到正面战场焦灼之时,徐晃同时后方发力,曹仁的接应直接形成了多角包围。同时马超这才反应过来曹操之前的表现。

照这样的包抄打法估计自己的兵力将严重折损。马超紧急找韩遂商量对策。

韩遂以自己和曹操有过旧交情为由,试图找曹操谈谈和解的方案,可谁知却因为贾诩的离间计正中下怀。马超和韩遂的团队发生了内讧。

接下来的战事就是势如破竹,不得不说曹操亲征指挥的精准判断,涛子在队伍中第一次亲身经历了与曹操同行,在他心中曹操的形象更加威武。

涛子在培训中心学习的战术在实战中都派上了用场,虽然不曾被安排到前线的第一梯队出战,而是参与甬道的搭建和粮草的运送。

但耳边的刀枪擦火,厮杀震天的声音足以让他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在奋勇杀敌。

前方战事捷报频传,涛子真的很开心。

甬道很快就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完成了,曹操很满意。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保证军队的粮草供给,留下来的士兵丝毫没有懈怠的忙碌着。

马超的军队发现了曹操的甬道,立马组织进攻,乱战中一小部分精锐部队杀向甬道。这里的士兵马上全员开启包围甬道的战斗模式。

涛子第一次真正的直面生死,难免有些紧张。但还是按照将军指示手握兵器严阵以待。

前锋骑兵对垒激烈拼杀,涛子作为步兵被安排在第二梯队防守。

一切都来的猝不及防,战场上真的没有保障,很快敌方的残余兵力突破了第一道防线,所有步兵不顾一切的冲向敌人,涛子的内心挣扎过,试图后退以求保全。

但战争一旦打响是不会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的,涛子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向前冲。

凭借培训时将军教过的战场基本战术走位和兵器的用法以及如何防御与进攻的方法,涛子也消灭了不少地方人。

然而任何事都没有百分百的保证,就在涛子全神贯注的向前激战的时候他恰恰忽略了身后的匕首已经瞄准了自己。

一瞬间,一股冰凉的感觉刺进了他的内脏,随后就是一股热流从身体里流出,涛子下意识的摸了摸,是血。他费力的转过身想要与对说同归于尽,却发现短短的几分钟自己的手已经抬不起来了。

于是一刀,两刀,三刀,直到涛子重重的倒在地上,此时涛子的耳边依旧能听到风的呼啸声,厮杀声,脚步声,马蹄声。扬起的尘土让他睁不开眼睛。

他笑了,他知道,他用自己的离开换回了陈飞的活着。他唯一亏欠的就是小米,没办法,心爱的人只能下辈子再见了。

不知过了多久,涛子安静的闭上了双眼。战争在激烈的进行着,曹操的指挥为全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但是当他回到营帐却听到了让他痛心的消息,涛子战死。

这是他在另一个时空的朋友,曹操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没有保护好他,甚至连最后的一面都没有见到,虽然战场上死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他不能接受涛子的离去,因为他不知该如何给陈飞和小米交代。

随着西征的凯旋,曹操率军队返回邺城,下令厚葬涛子。

陈飞和小米没有盼到好兄弟,好爱人的回来,却看到了冰凉的尸骨。

涛子走了,陈飞的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开始排斥这里,他开始反思自己因为当初荒唐的决定而害死了最好的兄弟。

小米从此之后变得少言寡语,她一直戴着涛子买给她的玉佩,总是发呆。

一切都变了,时空变了,记忆变了,人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