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好你个袁小四,你如此嚣张跋扈,我要替主子崩了你这个奸臣。

【不久之后,奕匡果然成为了领班军机大臣。】

【一切尽在杨世崎的预料之中。】

【也因为这次的牵线搭桥,占据了人情的制高点,所谓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要珍贵太多。】

【从此之后,杨世崎每个月都要去奕匡家里串串门,联络一下感情,当然了,那主要就是去送送礼物什么的。】

【在这之后,每次朝中有什么事情,杨世崎的老大袁世凯都能在第一时间提前知道。】

......

大清位面。

雍正脸色有些难看,这袁世凯不妥妥的结党营私嘛:

“这袁世凯也不是什么好鸟,居然跟奕匡这个不孝玄孙沆瀣一气。”

大明位面。

朱元璋早就见怪不怪了。

“这满清鞑子贪污受贿只怕不是一天两天了,”

“大清为什么一下子从雍正时期盛极转衰,还不是雍正他那宝贝儿子乾隆搞的鬼嘛。”

.....

【1904年秋天,以端方为首的五大臣,终于结束了半年的欧美考察,

回到了北京。】

【这半年对于五大臣来说,是神奇的半年,面对那些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生事物,他们是叹为观止。】

【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他们也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议会?

什么叫执政党?

什么叫在野党?

什么是君主立宪?

什么责任内阁。

也明白了这些新名词的意思。】

【端方在接受慈禧老女人的召见时,拿出了此行考察的成果。】

【《请定国事以安大计折》和另外一份《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

【这两份考察报告。】

【其实是端方请了枪手写的,而这个枪手呢,正是逃亡日本十年的梁启超。】

【端方可真不是一般人啊,敢摸慈禧老佛爷的老虎屁股,敢用慈禧最讨厌的梁启超代写考察报告。】

【在端方还在考察途中的时候,他就自己知道憋不出什么好文章来,

于是就派手下熊希龄,找到了那谁逃亡日本并且专供君主立宪制度的梁启超。】

【梁启超此时的君主立宪水平已经超卓,于是熊希龄就委托了梁启超来写考察报告,

而当年戊戌变法没成功,

满清抱负而被迫逃亡的梁启超,当然也愿意重启戊戌变法,

现在换一个方式,实现自己的抱负,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等端方等五大臣回国的时候,梁启超写的考察报告也如约送到了委托人手中。】

......

大明位面:

朱元璋面露讥讽表情:“真是讽刺啊,当年打死都要阻止戊戌变法,

如今却又中期新政变法。”

大清位面。

雍正皇帝也是一脸唏嘘,仿佛自己也经历了后世大清的衰亡历史。

不由得一声哀叹: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

【五大臣中的载泽,也给慈禧老女人带来了一份礼物,那就是伊藤博文给明治天皇提出的君主立宪制度的三个好处:】

【哪三个好处呢?】

【第一个好处:君主立宪制有利于皇位永固。

第二个好处:君主立宪制度有利于外环减少。

第三个好处:君主立宪制度有利于消弭内乱。】

【慈禧看完后,觉得很有意思,她也想试试看。】

【又没有在不威胁自己权利的情况下,早日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可能,

早日实现,早日跟西方接轨,还能保住大清的江山绵延万年。】

【随后,慈禧通过了梁启超代写的那份考察报告,并决定参考日本的政改经验,颁布预备立宪的诏书。】

.......

大清开国位面。

皇太极急眼了,大清都要被你慈禧祸害没有了,你塔姆才想到解放思想,虚心学习别过优秀经验。

“不孝玄女,这会直到改革新政了?早干嘛去了?”

......

【预备立宪,正式开始。】

【完整的立宪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

第二:设立国会,、

第三:就是实行地方自治。】

【如此复杂的动作,准备工作自然是十分艰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所以要搞预备立宪制度,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改革也是如此啊,一步一步慢慢来,】

【慈禧决定先从官制改革开始,也就是干部的人事体系改革,慈禧命令镇国公载泽,主持这项工作,因为载泽,是根正苗红的皇室宗亲。】

【还是她慈禧的侄女婿。】

【不过这载泽,喊喊口号还行,办事呢就不行了。】

【干活办事,还得靠袁世凯这种改革家去做。】

【手握北洋六镇精兵的袁世凯,身兼八大要职,

直隶总督,

北洋大臣,

参与政务大臣,

督办山海关内外铁路大臣,

督办政务大臣,

督办天津至镇江铁路大臣,

督办商务大臣,

督办邮政大臣,

会办练兵大臣。】

【单论声望,全国上下,也找不出第二个袁世凯。】

【但凭着袁世凯这些年来的改革成绩,天下也没有第二个人更适合这项工作了。】

【袁世凯在一众得力助手的协助下,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拿出了一个全面改革官制的《新官制改革案》】

【内容主要有:第一:取消了军机处,设置责任内阁,限制君权。

因为军机处就是皇帝决定国家大事的机构,军机处取消了,皇权被削弱。

第二:设立资政院,作为国会的初级版本,在国会成立之前,资政院代替国会作为立法机关。

第三: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的审判机构,跟政权脱离,其他官员不得干涉。

第四:设立行政裁判院,取代督查院,最为全国人民投诉政府的最高机关。】

第五:取消了礼部,翰林院,宗人府,这些吃闲饭的机构。】

【总的来说,这个改革,限制了君权,建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宪政体系。】

【如果按照袁世凯拿出的这套改革方案,清朝贵族的权利将被极大削弱,、满人独裁的政治局面将被打破。】

【还将会有很多下岗的满人,回家没事干,虽然有点大刀阔斧,但对于大清如今这个锤死的老人,重病自然要下猛药,】

【更何况强国人民改革立宪的呼声,如雷贯耳。】

【袁世凯作为一名清醒的政治人物,当然能预见公布这套方案后,他将要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但是他不怕,

因为他还保持这改革的理想。】

【袁世凯也对此做出了充分的心里准备,】

.......

【方案拿出来后,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的,就是溥仪他老爸载沣,这个22岁的爱新觉罗.载沣。

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

对袁世凯戊戌政变中,背叛他的亲哥哥光绪的行为,一直怀恨在心,、

还没有等到袁世凯把改革方案介绍完,

载沣已经大发雷霆了,

载沣说:“狗屁不如的方案,袁世凯你太嚣张放肆了。”

“你眼中到底还有没有主子。”】

【岂料,袁世凯早有心里准备,只见他不卑不亢的回应道:

“我知道这次改革动作是大了点,但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大清就要完蛋了啊!”】

【载沣听了,更叫火冒三丈,拔除手枪,抵在袁世凯的胸前大声叫嚣:

“好你个袁小四,你如此嚣张跋扈,我要替主子崩了你这个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