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来了
第82章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来了
【赔偿白银2亿,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
【在倭国马关,李鸿章经历他人生中最屈辱的时光。】
【回国后迎接他的,肯定不会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来自民间和朝堂的唾骂。】
【全国的人此时都想杀卖国贼李鸿章,
以谢天下,
此时的李鸿章,
像极了当年的恩师曾国藩。当年处理天津教案后的行情差不多。】
【但是李鸿章没有因此而沉默,
因为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因为他已经74岁了。】
【应该为国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了。】
【于是李鸿章找到了俄国人,
谈辽东半岛,
他知道俄国人和倭人素有矛盾,
倭国和俄国为了争夺远动的霸权,积怨已深。
只不过还没有完全撕破脸皮干架。
而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更深3了。】
【俄国对倭国独霸辽东半岛极为不爽,
毕竟辽东半岛就在自己的家门口,
老毛子怎么能允许自家门口蹲着一只野心勃勃的野狗?】
【于是,
这时候俄国人说了:大清与我国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匪浅,要共同协防倭国,我们可以帮助你大清要回辽东半岛,但是又一个条件,
你大清得让我们俄国在华夏东北修一条铁路。】
【李鸿章自然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俄国人怎么可能干白活,这是要收点干活费啊。】
【虽然这费用代价有点大,
不过这个时候呢,李鸿章根本没有谈判的资格,
毕竟此时如果能够收回辽东半岛的话,
还算是一笔不错的交易。】
【而这条铁路的名字,就叫做大清东省铁路。】
【得到好处的俄国人,
就立即找上了在辽东半岛发展贸易的德国和法国人,没事了,就一起开着战舰在倭国兜风,
顺便告诉倭国,
你小子别太嚣张,
赶紧把辽东半岛还给人家,要不然我们群殴你。】
【别看倭国人打赢了清朝,
但是这一战让倭国多年的国力储备,
消耗殆尽,现在十分虚弱,根本不可能再次投入战争。】
【因此倭国人只能同意归还辽东半岛,但是他不能白给,
倭国要求清政府拿钱来换。】
【最终清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的价格,赎回了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算是赎回来了。】
【可惜台湾就没让清政府当回事,最终做了半个多世纪的殖民地。】
.......
【甲午中日战争倭国的胜利,
不仅仅让倭国得到了朝鲜和台湾,
并且获得了巨额的战争赔款,
这些赔款换算成倭元将近达到4个亿。】
【除去它的战争成本2个亿,
甲午战争,倭国在战争中纯利将近2个亿。】
【什么概念?】
【倭国拿到这笔赔款后,
倭国陆军从原先的7万人扩军至30万,
海军总吨位从6万吨增加至26万吨,战舰总数80艘,
一跃进入了世界前三。】
【完成了从银本位到金本位的币制改革,
与欧洲列强接轨,
倭国迅速进入了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
【而反观清朝的国际地位则是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衰微。】
【就在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下,
紫禁城里的慈禧太后,
依然风雨无阻的过着她的60大寿,
官员们山呼万岁,歌舞升平,
生日庆典规模那叫一个宏大,喜悦欢庆的场面,那叫一个奢靡。
很难让人想象,这是一个刚刚吃过败仗的国家啊!】
.....
大清开国位面。
皇太极看着天空上的盘点视频画面,徒然之间,一股家国的凄凉和怒火,化作山洪几乎同时爆发。
“慈禧啊,慈禧啊,当真是没有想到啊,国家刚刚吃了败仗,签订了耻辱条约,赔偿了巨额赔款。”
“存亡之秋,你竟然还大摆宴席,你竟然还能心安理得的过着60岁大寿?”
“你老祖宗我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你竟然随随便便的就送给倭人。那可是弹丸之地的倭人啊!”
“叶赫那拉氏对吧?”
皇太极脸色相当难看,他之前有多欣赏慈禧这个孙咋,现在就有多愤恨慈禧这个岁咋。
“来人,将叶赫那拉氏一族贬为庶民,
永远不得入朝为官,
永远不得入朝为妃,
我满清贵族族谱中永远移除这一世族。”
“期限是永远!”
而随着皇太极颁发旨意,叶赫那拉氏一族,全部陷入恐慌之中,
他们此刻只想喊冤,但他们看着盘点画面中后代叶赫那拉氏的后代慈禧,做出祸国殃民大逆不道的事情后,
纷纷对着慈禧破口大骂,心中更是诅咒这个不孝后人,不得好死,永生永世为奴为娼,不得善终。
可即便如此,这些叶赫那拉氏族族人也纷纷被剥夺了满清贵族的身份,全部被打为了庶民。
皇太极此刻还算理智,哪怕他心中巴不得把慈禧大卸八块,凌迟处死。
但他终究还是没有对叶赫那拉氏族人下杀手。
.....
而此时大清另外一位面。
雍正皇帝在看到国破家亡之际,满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中被倭国羞辱之际,在大清签订了耻辱的马关条约之际,
孽畜叶赫那拉氏,慈禧居然还有心思大摆宴席,搞生日宴,而且场面极度铺张浪费,奢靡不已。
他气得从龙椅上猛然站起,双目之中的怒火,在此刻直接喷射而出,
直接把愤怒发泄在叶赫那拉氏一族的族人中。
“来人,将叶赫那拉氏族人,全部打入天牢,跟罪臣弘历关押一起。”
“尤其是叶赫那拉氏,慈禧的直系先祖,朕要好好问问,他们是怎么生出慈禧这种亡国妖后的。”
而随着雍正皇帝圣旨颁发。
京城上下,叶赫那拉氏族人全部陷入无尽的恐慌之中。
他们在得知皇上下了抓捕命令之后,都吓得僵直在原地,他们又的大皇亲贵族,有的是满清权贵,有的是朝廷大员,
有的是富商,有的是平民。
可在雍正皇帝下旨抓捕的一瞬间,他们都成了大清的囚犯。
而罪魁祸首,竟然是他们的后代叶赫那拉氏,那个叫做慈禧的女人。
.....
大明位面。
当看着大清的李鸿章被迫签订了战败的耻辱的马关条约之际,
当看到马关条约的赔款居然达到了恐怖的2亿白银,
甚至还要割让台湾,割让辽东半岛的时候。
虽然在李鸿章极力争取下,用了3000万两白银换回了辽东半岛。
可无论是怎么看,这一场甲午战争,满清政府算是输得底裤都不剩了。
朱元璋是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无语。
“2亿白银,?有这巨款,还搞不好军事战力?有这经费,还不能打造一支战斗力恐怖的 军队?”
“这慈禧终归还是跟咸丰一路货色,不堪大用啊!”
大秦位面。
嬴政脸色有些苍白,双眼紧紧地闭着,他实在很难想着,这个曾经击败大明王朝的巨无霸,大清帝国,传承到了慈禧这个女人的手中,
竟然会连一个区区弹丸之地的倭人都打不过。
“满清鞑子,华夏之耻啊!”
也在各大位面的帝王都在大骂慈禧误国之际,
苍穹之上,盘点画面继续播放。
【这样的朝廷不灭亡,天理难容啊!】
【伴随着甲午战争失败后,
倭国的迅速崛起,
让光绪皇帝收到了很大刺激,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于是光绪皇帝就跟他的老师翁同龢两人,
立刻开始行动,
招贤纳士,
寻找改革人才,听取建议。】
【翁同龢很快就为光绪,
招纳了几个变法的人才。】
【而就在此时,
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参加科举考试后,没有回家,在北京宣传维新变法。】
【翁同龢也从传言中听到了康有为这个人,传言康有为要创立强学会,立刻召见了康有为,梁启超两人。】
【双方也是一拍即合。】
【1895年11月,大名鼎鼎的维新派大本营,强学会,正式成立。】
【强学会的真正首领是光绪和翁同龢。陈炽等人作为中层管理,至于康有为,梁启超因为没有一官半职,而且资历太浅,影响力不够,就只是具体办事品跑腿的。】
【两人的工作态度,倒是非常积极。】
【随着强学会的成立,激发了很多爱国的知识分子,顺应时代潮流的强学会,影响力那是越来越大,很多人自发的出钱出力。】
【出谋划策。】
【可惜的是,
这帮人太过急于求成,
恨不得几天就能让国家体制,
日月换新颜,
这种激烈的变法思想,触动了满清顽固保守派的雷区。】
【顽固保守派分为两类人:一是满清的权贵,出于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反对强学会提出的新政。
二是那些守旧的汉臣,他是则是盲目的排斥西方,固步自封,不接受任何改革。】
【于是顽固的保守派成立了告状三人组。吏部尚书徐桐,礼部侍郎刚毅,御史台府杨崇艺轮番到慈禧那里告状。】
【慈禧也觉得这帮书生太狂,太过激进。】
【于是开张仅两个月的强学会,被慈禧强行勒令停止。】
.......
各位位面的帝王,
看到慈禧这瞎操作后,一个个被气得脸色阴沉,口吐芬芳。
雍正:“慈禧,你xx,你可以死了。”
皇太极:“慈禧,我xxx,国家都病成啥样了,你让光绪变法怎么了,你塔姆还搞破坏。”
刘邦:“慈禧,干xxx,奶奶给腿!”
忽必烈:“慈禧,国家都要灭亡了,你还玩守旧那套?我xx。
虽然朕看不上你大清,但朕不希望华夏再被异族欺辱。”
李二:“慈禧,这女人根本不是来拯救大清的,她是来祸害大清的啊!”
嬴政:“孤,原本以为那贾南风已经足够畜生了,想不到这慈禧竟然也如此畜生。”
司马炎:“这大清遇到慈禧这个冤种,是真的倒霉啊!”
朱元璋:“咱话放这了,这大清慈禧不死,迟早得亡国。”
.......
【虽然被慈禧强行勒令停业,
可是这并没有改变光绪皇帝变法的决心。】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
以光绪,翁同龢为首的维新派积蓄力量,磨刀霍霍,准备改革,
与翁同龢同为帝师的大学士,
孙佳迈问光绪皇帝:如果变法以后,开了议院,民有权而君无权,皇帝你怎么办?】
【光绪皇帝回答:我只为拯救华夏,只要能成功,我个人的权利得失不算什么。】
......
嬴政:“此子虽然为傀儡皇帝,但舍身为华夏,是真正的天下共主啊!”
刘邦:“只可惜慈禧那老娘们,垂帘听政,光绪不能施展心中抱负,可惜了。”
皇太极:“我后世子孙也有一腔热血之能人,都被慈禧那畜生祸害了”
雍正:“我大清也不是没有好皇帝,光绪就很不不错啊!真希望他能变法成功,让大清也能跻身世界强国前列。”
朱元璋:“满清鞑子虽然可恶,但这光绪有此心胸,却是不俗啊!”
......
【2000年以来,皇权始终是统治者的命根子,
多少人为了争夺皇权,
机关算尽,
弑兄杀父,铲除异己,无所不用其极。】
【可光绪皇帝竟能对至高无上的皇权淡然视之,实属难得。】
【就凭光绪皇帝这两句话,。足以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君主,是一位具有民贵君轻,思想开明的统治者。】
【在国家存亡的重要关头,他是一个有担当的君主,他的所作所为无愧于心。】
【而随着光绪皇帝坚定的信念,一场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开始了。】
【变法由光绪皇帝牵头,康有为等人负责全面实施。】
【可就在变法搞得有声有色的时候,一场蓄谋己久的阴谋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