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大的黑球,杀伤力居然能以一敌百?”

“这那里是兵器?简直及时神器啊!”

“若我当年有此神器,西楚霸王有何惧?大秦铁蹄有何惧?”

大汉位面。

长安。

未央宫中,刘邦满脸不可置信。

如此天骄绝代的人物,居然出自后世之君。

这让他有些不敢相信。

他本以为自己说什么也能争一争榜一的位置,

毕竟自己从一件布衣,一路东征西战,东躲西藏,屡败屡战,忍辱负重,

先项目一步杀入咸阳宫,

断大秦二世基业,

垓下打败一生之敌,西楚霸王。

面对地狱级别的开局,和地狱级别的乱世困境,

自己都挺过来了。

但跟天空中影像中的君王一比,自己弱爆了。

这样的人物,居然仅仅排名第十?

这发布榜单的人,是不是疯了?

这端位也太高了吧,我自己甚至觉得都很难上榜。

难道后世之君,还能出现9个比此人还有厉害的人物?

疯了。

傻了。

...

大宋位面。

赵匡胤正跟他三弟赵光义对酒闲谈。

“三弟,对于天空影像中的后世之君,如此天骄,”

“却只排在第十位。你有什么想说的?”

赵光义,身材魁梧高大,一身紫衣蟒袍,威风凛凛。

但在自己大哥面前,在气场上,还是被自己大哥压得死死的。

“大哥,我觉得这影像排名不得当真。”

“此人手段通天,如此天骄,怎么会只排在第十?”

“像大哥这样的人物,文治武功,都堪称当代一绝,

也绝不可能做到这影像中的这般逆天。”

“疆域版图扩张到4400多万平方公里?这是我大宋疆域的15倍有余...”

这,这太恐怖了。

赵光义也傻了。

此人只怕不是天神下凡吧,不是战神下凡。

军事素养也太高了吧。

自己生平最佩服就是自己的大哥,赵匡胤。

但跟视频中的后世之君比起来,

差多了。

赵光义暗道不好,本以为自己大哥也许能上榜单,

毕竟自己大哥出生贵族,单论出身这块,大哥的分数就不会高。

再看大哥的起事兵力,当年在陈桥发动兵变,大哥手握十多万兵力。

兵力越多,打分越低。

无了。

我大宋看来榜上无名了啊!

“属实让朕意外,后世之君,竟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天赋。”

“朕不如此人!”

宋太祖赵匡胤脸色一变,

原本他引以为傲的战争天赋,在此人面前,居然如此不值一提。

这让他有点信心受挫。

但好在榜单打分,并不只看个人能力。

所以自己还是有机会上榜的。

赵匡胤思虑间,

天空中,天幕影像片头预告结束,正片开始放映。

...

【他1215年出生于漠北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第四子。】

【9岁的忽必烈,已经能驾驭战马,跟随成吉思汗上战场杀敌。】

【年仅9岁,就已经展露出不凡的军事才能。】

【深受铁木真的喜爱,铁木真临终之际,特意嘱咐,要将忽必烈当做未来帝王培养。】

【在他父亲拖雷的教育下,他学习汉字,蒙古语,契丹语,回鹘语等多种语言,为后来南征北战,打下坚实基础,那年他17岁。】

【20岁那年,立下赫赫战功,却失去了最爱的女人,自此消沉。】

【他极度推崇汉制文化,组建自己的智囊集团,史称,金莲川幕府,同年被封藩王,那年他36岁。】

...

“少年天才啊!”

“九岁就能上阵杀敌,我九岁还只是一个放牛娃啊!根本不知战争是何物。”

“如此人物,为何才排在第十位?”

“这发布榜单之人,是不是脑子坏掉了?”

朱元璋一声叹息。

言语之中,全是震撼。

九岁的他,还只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放牛娃。

出身贫困的他,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军事思想,更别说九岁的年纪,就上阵杀敌。

这一比较,

朱元璋顿时觉得自己的个人能力,就败下阵来。

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在军事战争上,天赋异禀。

但他们九岁的时候,也未必能上阵杀敌啊!

朱元璋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这样的传奇人物,

居然只能屈居榜单第十位。

哪怕榜单排名是根据五个方面,综合评分,得出排名结果。

但排第十,未免也有些低了。

算了,不想了。

等影像发布者,自己公布其中缘由吧。

......

大汉位面。

未央宫。

刘邦目瞪口呆的看着天幕中的视频真人影像,

神色中全是震撼。

九岁上阵杀敌?

自己九岁的时候,还是一个小街溜子,别说上战场了,连刀枪都没有摸过。

这一对比,高下立判啊。

二十岁,已经战功赫赫。

自己二十岁,在干嘛?

还是一个无业游民,读得几本圣贤书,那时候遇见始皇东游,

也只能吟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虽然心中已经凌云之志,但实际情况,却是坐着不切实际的春秋大梦。

彼时始皇正值壮年,他刘邦根本毫无机会。

三十六,此人竟已经被封藩王,

还建立了金莲川幕府,拥有自己的独有的智囊团谋士。

自己三十六岁,还是老光棍一个,连女人的手都没有摸过。

刘邦一想到此,似乎发现了此人为何排名低了。

“此人出生便生在皇室,出生尊贵,这评分肯定低啊!”

“想朕,从一介布衣起事,最终在地狱级乱世困境中问鼎,这艰难程度,自然要比此人艰难得多,。”

“此人能有此成就,也是借助了出生尊贵啊光。

若是我刘邦也有此出生,成就自然不会弱于此人啊!”

一想到此。

刘邦就开始乐了起来。

只要后世之君,单论出生,不出现比自己更低的人。

那么,榜一的位置,还得是我汉高祖刘邦啊!

“来,樊哙,给朕倒酒!”

未央宫外,露台上,刘邦喝高了,指挥自己爱将,樊哙为自己倒酒。

樊哙,五大三粗,要他学习圣贤书,他是脑壳痛,

但要他喝酒吃肉,上阵杀敌,他比谁都厉害。

“陛下,天人之姿,就连那秦始皇都不及陛下万分之一,

本次榜单第一的位置,定是我大汉无疑。”

“来!喝!”

......

大宋位面。

赵匡胤自完成小一统之后,便开始了重文轻武。

大宋文治,达到了空前盛世,

涌现了不少文人骚客,唐诗宋词,堪称一绝。

多年已经没有上阵杀敌的赵匡胤,

看着天幕中的后世之君,

九岁便开始展示军事天赋,上阵杀敌。

这让他响起了昔年练武杀敌的场景,

二十岁,已经战功赫赫,

自己二十岁还没有进入军营,二十一才开始参军。

“三十六岁,被封藩王?”

“这即便是放在先代圣贤皇帝中,也是极为强大的存在。”

“不过比朕,却还是略有逊色了。”

“朕三十三岁,便已经成为开国皇帝,哈哈,这样一对比,朕还是比此人强上不少啊!”

“朕的开国皇帝,虽然有点欺负前朝孤儿寡母,

但‘陈桥兵变’朕刚开始是拒绝的,

但实在是架不住众将士,以及天下大势所区。”

“因此,朕成就帝位,虽然草率了些,但也是凭实力登基。”

赵匡胤看着天幕中的忽必烈,

先是震惊此人少年天才,二十岁的年纪,便已经立下赫赫战功。

这等天骄,属实连自己也略有不及啊!

但忽必烈三十六岁才被封藩王,

自己三十三便发动了陈桥兵变,成为大宋开国皇帝。

这一对比,

自己确实稳压忽必烈一筹啊!

一想到此,

赵匡胤就心中畅快,这后世之君,虽然强大,但比自己还是弱了几分。

这样看来,自己也能出现在榜单之上,

甚至排在忽必烈的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