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略一思量便明白,郭太爷是在提醒他接下来的事与他有关,
“好的,郭太爷,安然就在旁听听,不打扰您二位。”
郭元都听到后满意的捏了捏下巴。
又过了大约一刻钟,思思突然一声大叫,
“啊!要爆炸了!要爆炸了!太爷救我!”
“抱守本源,明悟真吾!是你在控制髓海!不是髓海在控制你!”
郭太爷声音不大,却字字都有术法一般,全部直接在思思脑域中响起,如惊雷般在髓海上空炸响。
思思闻言一怔,急忙心中默念宙宇真吾术法的口诀,澎湃的意志之力自髓海深处产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思身上的血脉流速加快,每有一分血脉流经脑域时,那股意志之力便凝聚一分。
如此又过了一刻钟,髓海中的意志之力凝聚成紫色小球,滴溜溜的旋转着没入髓海的球体之中。
刹那间球体一阵猛颤,随即又安静下来。
在这一刻,郭常思方才感觉髓海内的整个球体归自已所有,其中的种种能量和髓海之力均为自已所支配。
少年不但感觉髓海能量更加充盈可控,而且仿佛可以从中分出一部分能量。
感觉到便不再犹豫,思思控制髓海中的球体分出一部分,化作一个更小的小球。
小球洁白无瑕,似空中皎皎明月。
小球分化出来以后稳固一会儿便要分化消散,少年急忙继续往其中注力。
郭太爷本来还算淡定,在感觉到思思髓海中大球分化小球之时却霍地站起,双目瞪得滚圆。
一直观察的何安然被郭元都吓了一跳,看看思思,又看看太爷,也不由的紧张万分,莫不是思思的修炼出了什么岔子?
此时郭太爷的心中比表情还要紧张万分。
‘什么玩意?跳过入微直接就要起阴阳双气?
从刚刚听完老墨传音入密关于何安然情况的汇报后,郭太爷就已经对他绝世妖孽般的天赋羡慕不已。
此刻自已曾孙也来一手越阶练功,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疯狂吗?
这要是真的成了,十二岁的第五境可还行?
别管功力深不深,那境界修炼速度都快赶上创派祖师了!
但是创派祖师可是承接天地大造化才有此机缘的。
思思是全靠自已,我曾孙真行!比他太爷强!
我观星阁二十年后必定无敌于世间!
唐青云!石当林!我曾孙早晚打哭你俩!
这还有人比得了吗?’
心中想着,不由得有些摇头晃脑,不经意间就瞥到了何安然。
‘!!!怎么把他给忘了!
白龙山那个避世的老东西!怎么就有这么个绝世妖孽的传人呢!
你要是再来晚点!死了我也没招了。
他何安然要是死了,老东西你就哭死吧!几百年都够呛有第二个了!’
何安然就看郭太爷在那里一会儿兴奋一会儿气馁,一会儿感慨一会儿惋惜的神情,那心情跟坐过山车一样,实在忍不住开口问道,
“郭太爷!思思是出什么问题了吗?您别干愣着了!”
“出什么问题?他好着呢!你们兄弟俩都是好样的!真能给我整事!”
说着还伸出个大拇哥,对着两人轮流比划。
不说郭元都与何安然在这里互相打哑谜,思思这边已经失败了几次。
好几次都已经感觉触摸到小球凝聚成功的边界,就是总感觉差些什么。
突然灵犀一闪,再次运转血脉之力,从识海中凝聚出点点意志之力,将其送入凝聚的小球中。
小球融入意志之力后竟开始自行绕着大球旋转起来,两者之间产生无形引力,一种有质无形之力在两者之间来回传递。
只是两者之间的转动和相互之力仍然晦涩,少年再想另起阳球也做不到了。
只得集中注意力在最开始的大球上描绘地理图纹。
随着图纹渐渐清晰,思思对大球的掌控也越来越轻松。
他想再去绘制阴球时才感觉脑域生疼,只得暂时停止,退出了修行状态。
就在思思睁开眼睛的瞬间,就看见郭太爷大脸几乎贴在自已脸上,一双老眼瞪得巨大。
当即吓了一跳,差点从凳子上栽下去。
何安然急忙扶住思思。
直到此时,郭常思才发现安然哥不知何时坐在自已身边。
“哈哈哈!”郭太爷兴高采烈,“曾孙可是成了?”
“嗯!成了阴球!只是掌控还不够熟悉。”
“妙哉!妙哉!太爷我今天真是高兴!太高兴滴!”
郭太爷兴奋的有些手舞足蹈,随即注意到两个少年正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已,不禁老脸一红。
曲腿从凳子上跳了下来,正了正衣襟,清了清嗓子,随即说道,
“白玺!”
一只大如豚的白鼠从突然角落显现出出来,
“属下在!”
“晚上大摆筵席!吩咐众人列席!”
“是!主上。”
白鼠躬身作揖,随即消失不见。
两个少年惊讶刚刚屋内还有一妖。
郭太爷则是吩咐完便缓缓坐在椅子上,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水,缓缓说道,
“思思,太爷我今天要告诉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这个东西关乎我们的很多人的使命的命运。”
两个少年来不及继续惊讶刚刚出现的白鼠。
不由的身子前倾,双耳微立,目不转睛的盯着太爷。
只见郭元都轻轻放下茶杯,一字一句的说道,
“这个东西…叫国器!”
“国器?!”
两个少年对视一眼,目光中均露出迷茫之色,似乎不曾听说过相关名称。
“太爷,思思听说过国宝,武器,可是没有听说过国器。”
“安然也是,这国器究竟是什么?
还请太爷详细讲讲。”
郭元都手掌微抬,做了几个玄妙手势,两个少年感觉周边空间似乎被隔离开来。
太爷又闭目细细感悟片刻,直到确认空间内没有其他隐蔽才缓缓开口,
“国器上可追溯至商朝时代,再往前是否也有就犹未可知了,毕竟关于夏朝的历史我们暂时无迹可寻。
在汉朝之前国器又称之为邦器。
只是后来为了感念汉朝先祖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为后代万世开创器物传承之法。
特此避讳汉高祖刘邦的名讳更“邦”之一字为“国”。
自汉以后,国器也不再是一朝一代所独有的,诸如小的国家也可能拥有,因此相关之人也都更名为国器。
国器,国器,简单来说就是国之重器,是一国的传承之本,是一国历史的痕迹,是一国力量凝聚的化形。
国器凝聚朝代历史之力,奉君之命传承万世,穿越时空的束缚,凝聚几千年历史各朝各代之力,只为完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