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初晴,太阳高照,但是并没有让任何人觉得有暖意。
行在的百姓并不觉得有青空无雪的欣喜自在,反而依然是觉得有一股憋闷,让人难以喘息。
“哒哒哒……”
今天当有疾驰的马蹄在商都城门明德门响起时,自三个不同的方向快马风尘仆仆赶来,带来了关于两位藩王进京以及令商都震动的战争的消息,
第一骑,晋王已经启程,两日内便可到达商都。
第二骑,吴王也在赶往商都的路上。
初听还没觉得如何,细想有些意外,如果晋王两日后到商都的话,那岂非是在圣旨还没下的时候,晋王就已经启程了?
无诏,擅离封地。晋王似乎是不想遮掩了。
第三骑快马的马蹄声让整个商都都震惊了。
骑士的面容大半隐在头盔中,看不清长相。骑士的盔甲衣帽上满是风雪泞泥,骑在马上的身体已经开始歪斜,想来早已疲惫不堪。
连日奔波,路途艰险,迎风冒雪,穿行在商都的土地上,虽然这一骑是从商都最近的驿站出发的,但是依旧辛苦劳顿。
这一次,快马带来了西域三国进犯商朝边境的消息。
听到外敌叩边的消息,商帝无疑是愤怒的。
这次战事爆发的突然,而且一直在封地的晋王刚离开封地,就有西域诸国来犯,让商帝不能不多想。
但商帝也是坚定与果断的,他没有与任何商议就已经决定要发兵西域,让来犯之敌付出更惨烈的代价。
这一开作为商朝的最高统治者,面对外敌的入侵,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召集朝臣商议出征讨伐的将士。
在与朝臣商讨对策之后,综合各方意见,商帝最终决定由贺大将军为统帅,镇国公府平西将军容锋为副帅,执金卫右统领傅琛任先锋,由容老国公与燕国周宪督办粮草事宜。
熟知兵事的勋贵朝臣中,除了兵部尚书薛恒与掌管一半商都防务的定安侯,这个安排也算是最好的安排。既有熟悉西域战事的容锋,也有深受商帝信任的贺大将军。
烽烟再起的消息让整个商都一片哗然,商朝已经将近二十年没有战争了,对一些想博出身的人自是好消息,只是更多的是担心,战事一起,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
阮宁儿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无论西域诸国是出于天气的缘故,还是有其他缘由,边境四邻以后想必难以安定了。
现在只能期盼着贺大将军与容家的将士们,真的像世人所传说的那般辉煌,能够抵御来敌。
在这个档口,阮宁儿却接到了贺大将军府邀请小聚的帖子。
对于这个帖子邀请的时机,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总觉得有几分怪异。
接过帖子,大意是,贺灼有几位交好的闺中好友,都是将门家的姑娘,每年年底都会小聚,松快一日,今年轮到贺灼做主家。
都是闺阁小儿女,花样就那几种,今年想安排些不一样的。
都是琴棋书画也无趣,就想着邀请商都几位大家既做评审,又可以现场授艺。
希望阮宁儿不要推辞,如今商都说起琴艺,若是阮宁儿不来,也不好再请别人。
细细看了贺灼附在帖子上所邀请的几位闺秀,以及请来授艺的几位女大家。
贺灼似乎把这次所谓的闺阁小聚,当成一次很正式的宴请,请来的几位女夫子不多,但是每一位都是相当有名气的。
一位极善丹青的夫子,原是京郊飞白书院一位丹青师者的女儿,以得其父真传,在丹青一道颇受赞誉;
还请了一位伯爵府的世子夫人李氏。据说是这位李夫人,极通药材药,祖上也是世代行医,祖父跟父亲都曾是太医院太医。但是这位李夫人对治病救人并不感兴趣,反而从这些前人古方里找到了胭脂水粉制作的方法,也就在世家女眷里有些名声,后来这位李夫人自己开了家胭脂水粉的铺子,生意极好。
另外,商都另一处与清风院齐名的好去处倚翠馆的月姬,很是精通钗环首饰,平日里商都只要有新奇的首饰,要么是月姬先戴,要么就是她请人打造的。哪怕是普通的玉簪,在月姬头上总能搭配出花样。
最后一位是阮宁儿最熟悉的,就是洗纱绣坊的宋袖。宋袖原也是官宦小姐,种种变故,流落北地,最后是被教坊司负责训练阮宁儿的安排回了商都开了这家绣坊。而宋袖在宫廷刺绣,南北绣品上造诣极高,而且还自创了天青飞云袖的技法。
阮宁儿看完帖子没有着急回帖,而是细细思量了一番。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种选秀女的错觉。
这些技艺并不是寻常闺秀都会学的,便是有,也只是选择一两样能拿的出手的,世家小姐出嫁后,这些事情原也是不用她们亲自动手。
但是,无论丹青,琴艺歌舞,钗环刺绣等好像都是往年选秀时遇到过几次。
不知道贺大将军这是何意,都要临出征了,还让女儿在这个节骨眼上邀其他官家小姐相聚?是觉得如今商都还不够轮吗?
还是说真的存了让自己的女儿与名门闺秀比试一下,机会来时送女儿入宫?
满朝文武当中,除了镇国公府当年送容太后入宫,又一步步坐到太后之位,如今将门勋贵里就只有贺贵妃的地位最高,而且燕王早已成婚,贺将军再看好燕王,也不会在帝位归属没有明朗前就把女儿送出去。
还是说贺灼请的这几位小姐有什么背景不成,又把名单挨着名字看过去,也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过,阮宁儿还是很佩服贺将军的眼光,当年早早把妹妹送进宫里,又让贺家的富贵延续了二十年,现在却让唯一的女儿晚嫁。如今贺灼在几位没有成婚的皇子眼里,是个不错的联姻对象。
宫中的几位尚未婚配的皇子,如今最大的诚意就是他们的正妃之位。
不过要说最聪明过的应该的是吴王周宸。
显而易见的是,只比太子周宗与燕王周宪小半岁的吴王,一直没有成婚。不知道是商帝陛下刻意选择遗忘,还是吴王故意不曾上表提起,已经就藩八年多,已经二十三岁的吴王不但没有正妃,连侧妃都没有。
等他回到商都的时候,估计不少朝中大臣都想把与他联姻。他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站到他的身后,只是不知道他最终会不会选择这样的做法。
对有些人来说,吴王现在是一块肥肉,都想尝一口;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吴王是绊脚石,甚至是眼中钉,肉中刺。
只是这些人如何想,吴王不会在意,吴王在意的是那个皇位。
卧薪尝胆多年,他不让任何人阻碍他前进的脚步。
阮宁儿赴宴的那天,是贺家提前派马车来清风院接的。
在路上正巧遇到了刚刚进商都的晋王。
晋王一路轻车从简,带的人不多,大概二百人左右,可都是军中悍勇之士,虽一路风尘仆仆,却不乏英武。
晋王没有像往常藩王进京停在城外二里灞桥处,等候商帝下旨召见一样,而是直接带着他的随行护卫,直接进了商都,穿过明德门一路不停,直奔皇宫而去。
早就得知晋王还都的商帝也没有派人迎接。
按例,藩王进京,通常皇帝会派遣礼部官员及宗室人员来迎接,为了表示亲近亲迎或者派地位尊贵的皇子代表自己迎接,也会安排隆重的仪式和盛大的场面。
最起码,鼓乐是一定要有的,这代表了皇家威仪。
如今这些都没有。
虽然不能说晋王来的悄无声息,也相差无几了,有些配不上堂堂的晋王。
作为辖制西北周氏藩王,晋王在整个西北,或者说整个商朝举足轻重,哪怕商帝与晋王之间有龃龌,但是用任何盛大的仪式来迎接都不为过。
不知商帝是羞辱,还是疑心西域三国来犯与晋王有关,故意忘记了这件事情。
哪哪儿都透着怪异。
。。。
贺大将军的府邸座落皇宫东侧永嘉坊,东西宽南北短些,院墙上刻有精美的花纹和雕刻,将军府的大门高大厚实,红木制成,由多扇门扇组成,装在正间脊析下,上部为额枋,额材上悬挂着门簪悬置着门匾,上书“大将军府”,大门正对的面立着石柱,刻着“一等柱国”。门上錾着鎏金锤,两侧是狮口衔环。
大门两侧立着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大门上方悬挂着匾额,
进入府邸,是一个宽敞而庄重的大院,院内种满了树木,每棵树都缠着绳靶。树荫下摆放着石凳,供人休憩。
府邸的建筑错落有致,装饰不算华丽,更多是简练实用。除了墙壁上挂着几幅名家的字画,桌案上摆放着精致的瓷器外,其他博古架或是案几上的木架,摆放的多是盔甲缨辔,长刀短剑。
穿过花园去到内院则是另一个风格,
府邸东路还有一个精心修建的花园,不过此时寒冬,不见草木,只有几株腊梅立在其中。花园中有一条弯曲的小路,两旁种满了繁茂的竹子和柳树,想来夏天的时候是个乘凉的好地方。花园的正中有一座精致的亭子,亭子四周悬挂着风铃,此时正在风中发出悦耳的声音。
今日待客的地方是贺灼住的灼华院,整个院子不小,正房六间,两间偏房,后边还带着一个小小的后院。
进门后阮宁儿就看出这间闺房与寻常女子的闺房不太一样。
房间内的家具都是行伍之风,考究实用,架子上也摆了一些金银玉器,奇珍古玩,不过显眼的地方都放着各式小刀,匕首跟五花八门的马鞭。除了床头放着一个精致的梳妆台,上面摆放着镶嵌着珍贵宝石的铜镜和各种化妆品,其他的家具都不见精致奢华。
不过房间的窗户是雕花窗框,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院子里一株海棠,床帏是精美的绣花帷幕,跟角落里摆放着一具古琴,总算是有点闺房的样子。
阮宁儿来时已经有几位闺秀到了,宋袖跟月姬也都在外间的炕几上坐着。
几人便起身互相见礼,阮宁儿还礼。
几位将门家的小姐也都是落落大方,没有任何忸怩,倒是让人不由的心生好感。
其他没有到的也都陆续被丫鬟进来,又是一番寒暄。
最后来的是伯爵府世子夫人李夫人。贺灼拉着李夫人的手一起进来的,进来时一脸忧色。
便有其他小姐出言询问,发生了何事。
贺灼有些欲言又止的看了几位闺中好友一眼,“晋王府在永嘉坊西侧的安兴坊,方才李夫人路过的时候正好与晋王的车马相遇,差点冲撞到李夫人的马车。”
“也是我安排不周,应当安排马车去接李夫人的。”
那位李夫人坐下之后,先是喝了杯热茶,定定神,“哪里就怪贺姑娘,也是我没想到,晋王的侍从这般鲁莽。”
阮宁儿那位李夫人进来之后一直没有说话,闻言,与宋秀暗中对视了一眼,又侧过头去看了一眼其他几位闺秀小姐,脸上也都忧惧之色。
这些闺秀都是将门之后,如果前方战事吃紧,很有可能就是他们的父兄就要去战场。
晋王此番回商都,来势汹汹完全不遮掩,不知又为何。
众人便也没有了最初玩乐的心思,贺灼好不容易招呼大家热络起来,安排丫鬟准备用具,想要先试试丹青的。哪知此时,就有丫鬟来报,说宫里的贵妃娘娘遣人来,宣小姐进宫。
其他几位闺阁小姐见此,就要借口离开。
阮宁儿原本的打算是趁着这样的一次机会,探查一下贺府的内情。如果能找到贺庭骁的书房,或者其他密室暗格之类的,没准会有些收获的。
实在没有想到还没开始聚会就这般草草结束了。
贺灼一脸歉意的送客人离开的时候。路过后院儿的一个小院子,里头有一些奇怪的声音传出来,众人有些奇怪,看向贺灼。
赫卓倒是脸色平静,“是一位长辈,年纪大了,精神有些不好,便一直在此处修养。每年到冬天这个时候,总有几日像今天这般。几位不用担心,府里已经安排了下人跟府医精心照顾。”
阮宁儿却觉得不止如此,便上心多留意了几分。
就见那个院子里一前一后走出两人,前边那位看穿着打扮像是侍女,后边那位提着药箱,是位大夫。
只是那个侍女模样的人,脚下轻巧,却又落地生根,就知道功夫极高。不由更怀疑,如果是普通的长辈,何必安排一个有功夫在身的侍女照顾?
阮宁儿便决定找个机会去探查一番。就将此处地形记在心里。
待到门外,贺灼施礼,“我们下次有机会的时候,再好好契阔一番,今日多有抱歉。”
因着之前李夫人来时与晋王府的随从差点冲到一起,贺灼担心再有意外发生,便提前派人去了各家送信,让各家来人接了自家小姐回府。
众人见贺灼如此说,也就不做他想,回过礼,上马车之后,匆匆消失在街上。
看着众人马车都消失街角之后,贺灼也没有耽搁,回府梳洗一番,乘马车去往皇宫的方向。
阮宁儿回到清风院之后,就换了一身淡蓝色素衣,外披着一件白色纱衣,衣襟上绣着花纹,头上扎着时下常见的发髻,上面簪着一朵素净花饰,又改头换面之后,看着已经与寻常丫鬟别无二致了,便从角门儿出了清风院。
上午人多,一直没有机会与宋袖好好聊聊,刚才分别的时候便约定在绣坊见面。
到了洗纱绣坊去了绣楼,年底节日多,婚丧嫁娶也多,就有不少人在挑选绣品。
已经换了一身利落装扮的宋袖就在招待几位客人。见状,阮宁儿就自己看着柜台上摆的几张绣品,一番品鉴的模样像是要买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