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程处亮走后在书房独自待了一会儿,把借赵叔去工部这件事重新想了一遍。发现自已还是过于急躁了,老李既然能拿到图纸就代表与工部的交情匪浅,他亲自带过去的人,工部不说重视,起码看在老李的面子上不会拿赵叔当替死鬼。是因为我把赵叔看做是亲人,自已的心乱了,又如何能分清楚局势呢?这件事也给我敲响了警钟,让我以后遇事要冷静、多思考,让我避免了很多麻烦。
我想通之后,一下子放松下来就感到全身疲惫,昏昏欲睡间就听到了独属于程处亮的大嗓门。
砰一声,书房的门就被程处亮推开了,“柳文,我回去找老头子了,他说那个李老板背景不凡,赵叔不会有事的。”
我没想到他会回府找卢国公,我一直以为程处亮有熟人在工部任职,他去找熟人询问实际情况了呢?
“处亮,我……”
“我就问你是兄弟不?是兄弟就什么都不用说。”
程处亮一猜我就是想说些感谢的话,自已就是一个大老粗,可受不来文人的酸言酸语。
“好,不说了。若是有用得着我柳文的地方,我绝不推辞。”
“好兄弟就应该是这样,别婆婆妈妈的。”
这个程处亮啊!明明是想关心我,不想让我心里有负担,结果说出来的话却如此生硬,要是换一个直性格的人都会和他吵起来。
赵叔到了工部之后,受到了工部尚书段纶的热烈欢迎。尤其是赵叔在众人面前制造出水车后,段纶看到水车的实际效用后,大喜过望,直言想要留下赵叔,不过都被赵叔拒绝了。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工部的能工巧匠们也从原本的心高气傲变为了心服口服,都纷纷劝说赵叔留在工部。毕竟有一个技艺高超的同僚在身边自已可以轻松不少,赵叔也没有架子,说不定还可以学到些手艺呢?只是无论谁来劝他,赵叔都拒绝了。
很多人不理解赵叔的选择,因为只要进入工部任职,赵叔不仅可以拿到高额的俸禄,最重要的是身份上的转变。谁不想为朝廷办事,光宗耀祖呢?
面对众人的询问,赵叔一律都是笑一笑后继续忙手上的活计,只有在面对段尚书时,赵叔才说他不想做官,只想永远陪在家人身边。段纶虽不理解赵叔说这话的含义,但因为他是陛下亲自送到工部的,还下令让自已多多照顾他,也就没有继续深问下去。
三天过后,工部的匠人已经能够制造出水车了。赵叔到工部的任务也完成了,就向段尚书请辞后离开了工部。
“陛下,工部已经造出数十架水车,够让旱情严重的地区使用了。”段纶在工部取得些成绩后立刻向陛下报喜。
李世民面露喜色,“好!好!有了水车,区区旱灾还有何可怕之处?”不过转念一想:朕对柳文的水车是信任的,但是其他人呢?
“段纶,明日早朝之前在朕的御花园内安装一架水车,记住一定要让人清楚明了地看到水车的实际效用。”
“臣遵旨。”
李世民知道只有朝廷上的文武百官亲眼看到的水车实际功能,才能在各地更顺利,更快速地建造水车。为了更快速地解决旱灾,让百姓少受苦,就不能和百官商议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