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完整内视
每日元极都在认真的打坐,按照心法之中的行气路线运转真元,继续冲击着自己的经脉,但因为自身经脉已经在开巫脉之时全部疏通,所以元极修行的前两日,对体内的经脉血肉并未感到什么变化,除了运行真元的方式略显生疏以外,他并没有特别的感觉,致使他不得不加大真元对经脉冲击的力度。
不过他对精血炼化成气的修炼却有着显著的进展。
他已经能感觉到那不同于真元的一丝精气,仿佛这丝精气拥有自己的生命一般,随着自身的吐纳而跳动,而不像真元那样木讷,只能任由自己操控。
这是精元刚刚开始的阶段,是先天之炁,当能采取这先天之炁与后天真元融合成本命精元,并且将经脉疏通到自身之极致,便达到筑基期了。
每次停功之后,元极同时利用其他的时间研究了一下那些适合练气期修炼的其他法门,结果让他大长见识。
《御气成型法》,这是一种教导练气期的人如何以神识凝气成型的一种法门。
这是一种神识引导术,就是将自身的真元以神识操控,压缩凝化成型,看似一门小术,实际上当一个修者能将真元压缩到液化,甚至凝固,那么其威力就不可小视了。
有很多高手就能将自己的真元压缩凝固,甚至加大凝固的密度,从而达到御气成兵刃的状态,,当然也有神识强大者,凝聚出数个凝固真元兵刃,同时操控,威力无穷。
元极修行天赋确实不一般,只经过几次尝试,便掌握了这门术法,他在自己的手心之中凝聚真元形成了一个小斧子形状,对着一段拇指粗的树枝一同乱砍,结果树枝断为数节,这让元极目瞪口呆,没想到真元凝聚的斧子比真实的也不弱多少。
《五行控法》,这是一种对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一些操控法门。
万物分阴阳,五行也是五阴五阳,人体如小库,阴阳五行俱全,天地是大库,五行在其中,所以人可以通过控制自身的阴阳五行变化,进而与身体周围游离在天地间的五行物质产生共振,从而达到间接控制周围有限范围内的五行物质。
五行的变化自然会导致环境状态的变化,比如说,操控了大量的水元,便会水汽成雾,甚至成云下雨,操控了金元,便可以取金自用,凝炼成型,抑或是将金元引进自身,填补自身五行等。
总之五行之间奥妙无穷,相生相克、相辅相刑等等一系列牵制与相互辅佐都会导致五行术法的强弱和功能区别,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元极对五行这方面倒不是第一次接触,曾经铜面疤狼师父再教他识字和了解人文的时候,就简单的给他讲解过一些。
不过这对庞大繁杂的五行之术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所以即使元极极力的参悟,也只有了一点点的效果,那就是聚集了脸盘那么大一团水元,可惜这种共振式的操控难以把握,这团水元包裹在元极的头上,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水元团驱走,不过他还是喝了个饱,差点溺死在自己的手中,狼狈不堪。
剩余的术法还有四五种,例如那个《疾行跃步法》,讲解将真元灌注双腿,通过它所提供的运行方式在双腿的经脉中运行,将会健步如飞,甚至一步数丈,结果元极试了试这比轻功厉害的法门,连撞树再挨摔,差点自虐而亡。
这直接导致了后面的《皮元防护法》、《柔骨韧筋轻灵法》、《碎石洞金法》和《阴阳大力法》这四种术法,元极只是看了一遍,并没敢急着修炼。
他怕将真元注入皮下之后,一不留神把自己吹成气球,接着柔骨棉筋的给自己打一个死结,然后碎石洞金的手将自己捅破,飞上高天再掉下来,最后只能大力的将自己从土里拔出来。
元极的意念因为这些日子的打坐修炼,倒是进步了一大块,在他入定之后,隐隐约约感觉有一丝思维从识海之中探出,进入丹田,引领真元的运行,而且运行的路线也是若隐若现,朦朦胧胧的出现在他的脑中,这是没有进入识海,第一次能感觉到身体内部的真元运行情况。
直到第五日,元极将要行功完毕之时,突然感觉自己的眉心与百会穴延伸的交汇处一阵发麻,接着双目闭合头脑一空,他竟然不自主的进入了识海。
这次和以往元极进入识海的感觉完全不同,以前是一种感知,而且是模模糊糊的感知自身,而现在,元极清晰的看到了自身的骨肉筋脉和五脏六腑,就像一张半透明的信息图般出现在了他的神识之中。
他更看到了经脉中的真元,那是一种乳白色的无形气体,它们沿着奇经八脉以特定的轨迹流转不休,而他的丹田之内,有极其细微的一小丝乳白色的气体在有规律的跳动着。
本命精气,虽然只有一丝,却有着本命相联的感觉,只差将真元与之融合,彻底的完成精元成型。
他也看到了那些被他这些日子修炼冲击的经脉,也都粗壮了一些,好像自己这样的修炼能让经脉继续成长一般。
元极这些日子,每修炼完毕,除了捣鼓那些虐人的术法之外,都要进入识海感知一翻,可是这次完全不同于以往,以往是努力感知也弄不清楚,可是这次太清晰了,没有一丝模糊,这让他兴奋异常,难道自己已经迈进了那一步?
想到可能的结果,元极试着小心的动了动自己的身体,动了,完全可以操控,接着他尝试着睁开眼睛,一刹那周围的一切映入眼帘,完全和没进入识海之时一样的清晰,这种感觉玄之又玄,既可以沉浸识海,又完全不影响对外界的感触。
终于可以完整的内视了,只待日后精元融合完毕,那时候,精、气、神同步,元极的飞跃将是极其巨大的,这是一个跨越,是一个分水岭,至此以后,修行的天地不再那么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