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会议室,周二早8点50分,江左在萧平的记忆中,第一次见到了犯罪心理学博士吴凡。经过一晚的休整,今天警队的每个人都是精神抖擞,英姿勃发的样子,大家着装整齐,早早坐在会议室里,等着吴凡的到来,很快,会议室的门被人推开,进来的是组长张妍、副组长陈建和一位30多岁,高高瘦瘦,儒雅斯文,面带微笑的男人,这就是今天要给他们进行案件心理学分析的心理学博士吴凡,三人一边说话,一边走进会议室,吴凡手里拿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看到来人,许文起身迎了上去,跟张妍、陈建打了声招呼,便带着吴凡向会议室大屏幕前专门放电脑的办公桌走去,吴凡掏出电脑,开始跟许文一起进行会议前的资料准备。张妍和陈建走到会议桌前,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刚坐下,陈建就看到,坐在他身边的萧平,正拿着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陈建笑着问他:“老萧,这会议还没开始呢?你在写啥?”萧平没抬头,手里的动作也没停,开口回道:“我有几个问题,一会儿要问问吴博士,整理好,先写下来”陈建闻言,笑笑,不再打扰他,把自己的笔记本和笔也在身前的桌面上放下,静等会议开始。吴凡准备好资料,跟一会儿要帮他操作电脑的许文笑了笑,说了声谢谢,转身走到会议桌前坐下,张妍看了看手表,跟吴凡说:“吴博士,时间到了,您那边准备好,我们就可以开始了”吴凡笑了笑,跟张妍说:“我这边没问题了,张组长,随时可以开始”张妍点点头,站了起来,看到组长站起,大家知道会议要开始了,渐渐安静下来,此时,张妍开口道:“今天我们邀请了犯罪心理学专家吴博士来到队里,一方面,吴博士会针对彭浩案所涉及到的一些具体案情,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提供分析建议,给我们接下来的案件侦办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大家做好记录,有问题,会后也可以找吴博士单独沟通,下面,有请吴博士”张妍说完坐下,台下众人爆发出一阵热烈掌声,此时,吴凡站了起来,说:“感谢张组长的邀请,感谢各位同志的热烈掌声,其实我最想感谢的,是你们给我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和研究真实犯罪案例的机会,对我来说,这非常难得,也非常重要。”说着,他微微颔首,向在座众人表示谢意,然后接着说:“我是搞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我们这些掉书袋的人来说,这些案例只是资料中,文件里一个个的文字,但这些文字,却是你们用一个又一个昼夜,一次又一次走访,一回又一回拿血肉之躯以命相搏换来的,所以,我一直告诉自己,我这个博士跟其他专业的博士不太一样,对我来说,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了多少荣誉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我的专业知识,通过我对这些案例的分析研究,实实在在的帮战斗在一线的你们,少走了一些弯路,多睡了几个好觉,还有”说到这,吴博士顿了顿,目光有些暗淡的说:“少付出一些牺牲,这就够了。”听到这,众人内心都被吴博士的话触动,萧平看着眼前的吴博士,明明很干净温暖的人,内心却好像藏着很多事,那是一双有故事的眼睛。停了下,吴凡接着说:“昨天收到队里发给我的案件资料,时间仓促,我用了一天时间,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本案涉及到的几位当事人,进行了一定的行为心理分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说着,吴凡看了一眼大屏幕前的许文,许文会意,点动了一下鼠标,大屏幕上出现了白凌的照片和基本个人信息,吴凡看了一眼,接着说:“第一位,也是本案的第一个受害人白凌,张组长昨天电话里,特意跟我提起过,白凌自杀前的心理状态问题,她还特别提到了一种心理疾病,洁癖强迫症。”台下的众人,尤其是张妍、陈建、马天和萧平,听到吴凡提到这个词,瞬间神经紧绷了一下,因为这正是邢泽明在询问笔录最后,提到的问题,吴博士顿了顿,接着说:“今天我不想给大家讲太多艰涩难懂的心理学名词,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我治疗过的真实洁癖强迫症案例,也许听了这个例子,你们对这种心理疾病的认知,会更加清楚。”说完,吴博士想了想,接着说:“那是我在去年三月份接手的一个病例,患者是个年轻女孩,不方便透露对方姓名,我们暂且叫她小雪,小雪是个学生,来找我之前,她已经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年,夏天,天气热会出汗,她一天要洗好几次澡,连大冬天,也要每天都洗澡,否则晚上根本无法入睡。在学校,只要看到桌位前面的同学抓头,她都会很害怕对方的头皮屑掉落到她的桌子上,更害怕别人用手摸她的桌子,一旦有人这样做了,小雪便要用消毒水一遍又一遍的擦拭桌子。有一次,她的一位同学,因为感冒,朝她所在的方向打了个喷嚏,小雪是这样跟我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我当时真的有种想死的感觉,我觉得他的鼻涕落在了我的身上,我的口腔,我的书包,我的书,我的桌子凳子,上面都脏了!回家之后洗了澡,这些东西我都不敢再碰!第二天便没去上学,我真的受不了了!!我不想再用那脏的书,脏的书包,脏的课桌,来陪伴我,我已经快被折磨疯了,我知道自己这样是不正常的,但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会这样想,再这样下去,我的学习,生活,包括我的整个人生就全完了!”听吴博士说完,在场众人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这就是心理疾病么?太可怕了!吴凡停了一下,接着说:“相信大家听完小雪的故事,对这种心理疾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小雪的问题比较大,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但也有人的症状属于比较轻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这个问题对工作和生活,尚未产生显著影响,可能只是他们自己或身边比较亲近的人,才会留意到,大家发现后,往往也只认为这是他们个人的一些日常行为习惯,不会太放在心上,其实不然,这是一种典型的精神障碍性心理疾病,一般认为诱发这种心理疾病的原因与个体的生活经历有关,如家庭的搬迁、亲人的亡故、父母或自己的离异等,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变故或因周围生活环境导致的各种心理紧张、情绪波动都可能会成为诱发强迫症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我必须要特别强调的是,患者的性格特点在疾病的发生及后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据研究,大部分此类患者都有特殊的性格特征,如多数青年患者非常爱干净,他们个性顺从、办事认真;成人患者一般时间观念较强,遵守纪律和制度,遇事过于慎重、优柔寡断,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强迫症的危害是很大的,因为有不由自主的思想纠缠,或刻板的礼仪或无意义的行为反复,严重影响患者注意力的集中,严重影响当事人的学习和工作,更为严重的,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导致精神残疾。针对本案中的第一位受害人白凌,通过对她家中现场照片的分析,及其男友邢泽明口供中提到的白凌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一些心理行为特点,我同意他那位心理医生好友的推断,白凌应该是属于洁癖强迫症的早期患者。”吴凡说完,停了一下,给众人一些思考的时间,在场众人,有的在奋笔记录,有的在凝眉思索,吴博士的这段话,信息量很大,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将洁癖强迫症的症状、发病原因,甚至是患者的主要性格特点都一并介绍了,最后还对白凌的症状给出了自己的专业结论,这对他们在办案中进行受害者分析,太有用了,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收获颇丰,很多人在想,回去一定要把吴博士的发言,好好琢磨几遍。停了一会儿,吴凡再次开口说道:“既然确定了这一点,那下面我要说的,就是你们最关心的那个问题了。白凌的这种心理问题,会不会跟她的自杀有关。答案是肯定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说明自己的看法,首先,我刚刚也说过,患有这种精神疾病的病人,大多都具有特殊的性格特征,这里有几个关键词我要特别强调一下,请大家注意,个性顺从、办事认真、过于慎重、优柔寡断、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特点,如果总结为一句话,应该是什么呢?”说完,吴凡目光灼灼看向众人,听到吴博士的这个问题,大家都认真思考起来,很多人看着自己本子上的记录,不断反复叨咕着这些关键词,此时,会场中有道声音响起:“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影响”,听到这句话,吴凡也感到很惊喜,目光立即看向说话的人,说话的正是萧平,吴凡笑着说:“这位警官非常敏锐,说的对,正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这位警官,请问你怎么称呼?”萧平闻言,立即站了起来,向吴凡敬了个标准的警礼,朗声说:“吴博士好,我叫萧平”,吴凡听后,点头回礼,接着说:“萧警官,你能跟大家说说,为什么会这么说么?”听了吴凡的问题,会场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了萧平,萧平想了想说:“对心理学,我是门外汉,说的不对,还请吴博士海涵,但我从警十多年,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多了,多多少少总结出了自己的一点经验,其实我们只要在每个关键词后加个问号,就明白了,个性顺从,顺从谁?顺从其他人,办事认真,过于慎重,优柔寡断,为什么?因为容易受他人影响,考虑的太多,最后一点,甚至连问号都不用加,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当然极易受到他人影响”吴凡听后,给萧平鼓起了掌,笑着说:“萧警官,请坐,你太谦虚了,一线实战磨炼出的敏锐、观察力和分析力,可不是我们这些书呆子能比的,你们只是缺少系统性的学习和梳理,只要认真研究,我相信,有一天,在犯罪心理学方面,你一定比我强”面对吴博士直言不讳的赞扬,萧平开口道:“跟您学习还行,当专家,我就不想了,看案卷是我强项,要是让我看书本,估计能立马睡着”闻言,吴凡和在场众人,都笑了起来,马天开口道:“吴博士,我们家老萧是行动派,做学问,不适合他”闻言,萧平瞪了马天一眼,说:“老马,你还好意思说我,咱俩半斤八两,有本事你拿本书去看,能顶半个小时,算我输”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大笑,连吴凡都笑出了声,张妍见状,开口道:“你们两个别闹了,不要影响吴博士上课”,吴凡笑着摆摆手说:“没事,张组长,这样挺好,说明你们没把我吴凡当外人,是我的荣幸,而且我还担心自己讲的东西太枯燥,你们会睡着呢,有了老萧,老马在,看来不会了。”说完,大家再次笑出了声,吴凡接着说:“我呀,跟老萧老马刚好相反,是学问派,以后我们三个可要多接触接触,这叫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说着,看向老萧老马笑了笑,此时,吴凡的眼神中都盈满了笑意,他说的这些不是客套话,打从内心,吴凡是真的很喜欢这两位心思如孩童般纯净、直率快意不拘小节的老刑警,这种喜欢既有敬重也有欣赏,吴凡接着说:“刚刚老萧说的非常好,跟我的观点一致,在意别人眼光的人,本来就极易受到他人影响,再加上过分谨慎,这样的人,精神压力是非常大的,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精神非常脆弱,其实不仅是对于洁癖强迫症患者,很多精神类疾病的患者,都具有这个特点,他们的精神非常脆弱,对正常人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对他们的精神世界来说,都可能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大家想想我开头所说的小雪,就明白了”听了吴凡的话,大家再次陷入了沉思,是呀,那个叫小雪的学生,甚至连别人摸了她的桌子一下,都受不了,这不是脆弱是什么?顿了顿,吴凡接着说:“所以,对于白凌也是这样,虽然严重程度不同,但可以肯定白凌在日常生活中,精神状态应该也是比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较脆弱的,从法医报告中,我发现,她的体内含有阿普唑仑的成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眠药,另外,她男友邢泽明的证词也证实了这一点,这说明在白凌死前,她的精神状态已经很不好了,具体情况从现有的资料中无从得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一个人每晚都需要依赖安眠药才能入睡,即使没有心理学专业知识,应该也能想到,她的精神状况不会太好。”吴凡说到这,现场很多人纷纷点头,的确是这样,一个精神本就如此脆弱的女孩,已经需要依靠药物才能入睡了,情况看来比他们想象中还要严重。吴凡接着说道:“另外,关于LSD也就是药物影响这一点,也是我比较关注的,这种毒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精神致幻,而且致幻内容和剧烈程度,因人而异,有两点,请大家注意,一、并不一定是有自杀意愿的人,服用了LSD后,才会产生自杀行为,这一点怎么理解呢?以白凌的自杀案为例,也就是说,白凌在跳楼时,可能并不是为了自杀,她当时深陷幻觉之中,可能想要获得自由飞翔的感觉、也可能是看到了阳台外,有她想要奋力追逐的人或事物,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她跃出阳台的原因,也就是说,白凌从楼上自行跳下来的行为与想要自杀这个动机是没有直接联系的,至少从我拿到的现有材料中,并没发现白凌死前,表现出过任何想要轻生的想法或意愿,正常情况下,我们进行案件调查,非常看重动机这个词,但这次显然是个特例;二、还有一点就是刺激,对白凌来说,LSD给她本就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影响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刺激,不知道有没有同志玩过多米诺骨牌游戏,本就不稳固的结构,一旦有外力介入,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将是一发不可收拾的,这个外力可能是一句话,可能是一件事,当然也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对白凌来说,就是LSD,只要这些刺激对患者来说,足够强烈,他们会做出任何事,都不会让我感到奇怪。根据以上分析,从现有材料出发,对白凌自杀案,我得出的结论是,白凌在服用LSD前,的确受到了一定的精神类问题影响,而LSD的刺激作用,加剧并放大了这种影响,同时在药物带来的强幻觉作用下,导致白凌跳楼死亡的心理条件是具备的,但请注意,条件具备但结果却不是必然的,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一个人主观上想要跳楼自杀,并且实施了这个行为,从心理上来说,如果自杀的念头足够强烈,这也是一种精神崩溃的表现,此时,这个人就具备了从楼上跳下的心理条件,但与此同时,想要自杀的心理动机导致受害者从楼上跳下的最终行为也是必然的。但对白凌案来说,受害者自身的精神问题加上药物的影响,的确会对她产生强烈的精神刺激,甚至有可能导致精神崩溃,这就是我说的心理条件具备,但受害者本身,并没想过要自杀,那她最终是否会从楼上跳下去,这中间就存在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在心理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与她服用LSD后所产生的幻觉内容有关,当然白凌当时到底想到或看到了什么,我们现在也无从得知了”此时,整个会议室除了吴凡的声音,就是笔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声,众人都在用心记录吴博士的发言要点,吴凡接着说:“对白凌情况的分析,因时间原因,我们先进行到这,如果有同志还想进一步探讨,可以在会后随时找我,下面,我想谈谈另一个人,并不是第二个死者许薇,而是本案的犯罪嫌疑人彭浩”听到这里,大家都感到有些诧异,本以为吴博士要继续说第二个死者许薇,但他却跳过第二个死者,突然提起了凶手彭浩,看到大家略显疑惑的眼神,吴凡笑了笑,接着说:“之所以先谈彭浩,是因为,在我眼里,他跟白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听到吴博士这句话,大家感到更困惑了,这次连萧平都皱起了眉头,白凌和彭浩相似?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长相不同,背景不同,哪里相似了?吴凡顿了顿接着说:“大家肯定会觉得很纳闷,这两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一个是社会上的小混混,一个是大学刚毕业的美丽女生,八杆子打不到一起去,哪里相似了,我说的相似,并不是这些生理上的特征或背景上的相关性,而是心理上具有相似性”说着,吴凡示意许文,切换资料,随着许文轻点鼠标,大屏幕被一分为二,白凌照片及资料的旁边,出现了彭浩的照片及个人资料,吴凡接着说:“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彭浩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指的是他的性格及心理特点,在心理学中,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方式,将人的性格进行归类及普遍特征描述,其中有一类性格,我们把它称之为服从型,服从型是个体心理活动的一种倾向,这类人的性格特点中包括,独立性差,易受暗示,容易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另外他们在紧急困难情况下会表现的惊慌失措,下意识的倾向服从于更加强大的人。而彭浩的行为,就具有这种性格的一些典型特点,比如,大家是否还记得,彭浩说自己为什么放弃了对白凌光明正大的追求?”说到这个问题,吴凡停了一下,给大家思考的时间,不多时,马天说:“我记得,彭浩说,他是听了许薇的话,知道邢泽明是个惹不起的人,所以才放弃了对白凌明面上的追求”吴凡闻言,点点头,接着说:“另外,参与过彭浩抓捕行动的同志们,还记得彭浩被捕时,也就是所谓的紧急困难的情况下,表现出的是什么状态么?”此时,一位参与了彭浩抓捕行动的警员说:“我记得很清楚,他很紧张,一直喊着让刚哥救他”在场的很多人,都点头,赞同了这名警员的话,事实上,现场有很多人,都参与过最后的彭浩抓捕行动,而且对当时的场景,印象很深。吴凡再次点点头,接着说道:“最关键的是,参与过彭浩审讯过程的同志,是否还记得彭浩是如何描述自己为什么开始贩毒的?”此时,陈建突然开口道:“我记得,他当时情绪非常激动,说自己一直忘不了邢泽明跟他说过的话”吴凡看向陈建,点了点头说:“大家说的都很对,现在不用我多说,大家联系刚刚几位同志的话,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我说彭浩身上具有服从型性格的这些特点”此时,很多人开始对着笔记本上记录的要点,低头沉思,不多时,吴凡看到在座的很多警员都露出了然的表情,于是接着说:“一个人的性格构成是复杂的,多层面的,我们不应该用单一的性格特征去对一个人进行全面定义,但就刚刚我提到的这些性格特点来说,大家有没有发现,跟白凌的相似之处在哪儿?”吴凡说完,看向在座的众人,此时,张妍的声音响起:“就是老萧刚刚说的,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影响”吴凡闻言,用赞许的目光看向张妍,笑着点点头说:“不愧是张组长,一针见血,正是这样”众人闻言,瞬间倒吸了一口凉气,会议室里一阵纸张翻动的声响,顿时传来,大家都在翻看前面的记录内容,一番对照后,大家恍然大悟,果然是这样,吴凡接着说:“一个是很注重外界或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一个是很容易被外界或他人的声音影响,虽然导致这种情况的心理性格成因不同,但从最终的行为特点上来看,在这一点上,是非常相似的,而且从某个层面上来说,两人都属于自主意识比较薄弱的人。”随后,吴凡笑了笑说:“这是我对彭浩这个人,从心理学方面做出的一些浅显分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不过我也知道,经过大家的努力,彭浩已经顺利招供,案情已经明朗,现在说出这些可能对这个案子作用不大了,但想想还是说了出来,就权当是个案例分析,大家多了解一些,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也好,说不定在以后的案件侦办中,会有所帮助,此外我还带来了一些资料,其中包括主从型搭档犯罪的国内外经典案例,这些案件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两名罪犯间具有明显的控制与服从关系,E国C市有对邪恶的情侣档——“沼泽杀手二人组”伊恩·布瑞迪与麦拉·辛德蕾。伊恩·布瑞迪少年时就已走火入魔。他爱读有凌虐内容的书籍,更极度推崇纳粹精神。伊恩18岁踏上犯罪之旅,短暂的入狱经历更推进了他的犯罪进程。出狱后,他找了份仓管员的工作,并在一年后结识了新来的秘书——18岁的麦拉·辛德蕾。伊恩与麦拉的第一次约会就很特别,他带她去看了一部与大屠杀有关的电影。期间,麦拉被伊恩的“纳粹”气场所震慑,从此改变衣着装扮去迎合他。渐渐地,她的“三观”也为之改变,开始憎恨人类、憎恨小孩。1963年7月到1965年10月间,有5名10-17岁的少年惨遭毒手。他们的死因各异:喉管被割开、被电线勒至窒息等,而共同点是,他们死前都曾遭受过侵犯和虐待。“沼泽杀手”将受害者埋进荒野,甚至还在他们的坟上野餐庆祝,最后拍下画面留做“纪念”。1965年,麦拉·辛德蕾的妹夫去她家玩,亲眼目睹伊恩·布瑞迪用斧头将一名男孩砍死。他在极度恐惧中帮忙清理了现场,离开之后立刻报警。1966年5月,伊恩获三个无期徒刑,麦拉获两个无期徒刑加7年包庇罪。这些资料中,还包括了其他几起比较有代表性的主从型犯罪搭档案例,包括臭名昭著的“玩具箱杀手”大卫·帕克·雷和女友辛迪·莉·亨迪、狂欢杀手查尔斯·史塔克威勒和女友卡萝·安富盖、华盛顿“环城狙击手”约翰·艾伦·穆罕默德和约翰·李·马尔沃。我建议大家带着对一个问题的思考,一个人的邪念最后为什么会演变成两个人的犯罪?再去翻看这些案例,此外,关于服从型性格的心理学研究,还有一个知名的服从实验。被称为“死刑执行者”的阿道夫·艾克曼是执行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要负责者,面对审判,他最著名的辩解是:“我只是听命行事。”M国知名社会心理学家史丹利·米尔格兰姆于1963年在YL大学进行了一次关于服从的经典研究,试图理解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何以会发生。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两人一组,一个扮演学生,一个扮演老师。在实验过程中,每当学生出错,主试就命令教师通过电击箱施予电击。随着电击强度的增加,学生由呻吟、叫喊、怒骂逐渐到哀求、讨饶、踢打,最后昏厥,当然,实验中的电击箱是假的,学生也是由演员扮演,但扮演老师的志愿者并不知道,对他们来说,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实验之前专家预测只有极少数具有虐待型人格的人才有可能狠下心对他人施以致命电击,人数比例应该远低于1%。而事实上,当主试严厉督促扮演老师的志愿者继续实验,并说一切后果与他们无关后,65%的“老师”都选择持续到底,对学生施予450伏的电击。尽管450V的电键上明确注明了“致命”两个字,但他们仍然会毫不犹豫的按下去。人性是复杂的,服从型特点可能只是这些人的性格特点之一,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权威与服从,是每一对主从型犯罪搭档的精神要义。这些资料对于大家进一步从案件调查的角度,对服从型性格特质的罪犯加深了解和认识,相信会有一定的帮助,会后,我会把这些资料留给大家参考阅读”听了吴凡的话,他们知道,吴博士这是真的为他们费心了,不仅是为了这个案子,也是想多给他们带来一些有用的启迪和办案思路,于是吴凡话音刚落,大家不约而同的鼓掌,向吴博士表示谢意,吴凡笑了笑,向大家微微鞠躬,掌声停止后,站起身,接着说:“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本案的第二个受害人许薇了,关于她,我想用另一种方式对她的性格行为特点进行分析讲解,但在此之前,我们先中场休息15分钟,我想我已经给大家灌输了太多东西,需要让大脑放松一下了”说完,吴凡笑着看向张妍,见张妍点点头表示同意,吴凡看了看手上的表说:“现在是10点35分,大家休息15分钟,我们下半场10点50正式开始!”

回忆进行到这儿,江左缓缓睁开眼睛,跟小柔说:“小柔,怪不得老萧后来经常去找吴凡,这个吴凡的专业能力很强,他的很多分析,其实都说到了点子上,但可惜”,小柔接口道:“可惜他被局限住了”,江左笑笑说:“是啊,吴凡是犯罪心理学领域的专家,这是他的强项,但也恰恰成了束缚他的软肋。”虽然如此,但江左知道,他的思路和专业建议,还是给老萧提供了很多帮助和启发的,两人也都是赤城坦荡,脾气相投之人,老萧工作之外的好友寥寥无几,吴凡算一个,他也是老萧后期独立调查那人时,自始至终与他站在一起,并肩作战到最后的朋友”,顿了一下,江左笑了笑,说:“小柔,老萧和吴凡,应该就属于知己吧,相见恨晚那种”,小柔说:“吴凡说的没错,他们俩一文一武,一个有理论一个有经验,的确是非常互补,成为朋友,对彼此帮助都很大。”江左点了点头,说:“让我们看看,吴博士下面的精彩分析吧,接下来还有两个涉案人,我还真是挺想知道,吴凡对那人的分析和看法的。”说着,江左闭上了眼睛,记忆再次回到了会议现场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