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北界三省已经上书,今年怕是又有冬灾。”
“北界那年没有冬灾?”
“这北界冬灾之事年年商讨,也没见有一个好办法来。”
“怎么,大理寺什么时候也管这档子事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那户部这档子事管好了?”
朝堂之上,大臣们已经站了两个时辰了,动不动就吵起来,闹得那是一个口干舌燥。
“吵够了吗?吵够了就给朕一个解决的办法。”
景致帝轻叹一声,揉了揉太阳穴。最近因为北界冬灾之事愁心,商讨来商讨去,还是之前的办法,开仓放粮赈灾。
可开仓放粮哪有这么简单,北界商人自是不肯。可若是从京城运往北界,路途遥远不说,恐怕都不能安全到达北界。
年年如此,从北界商人手中花高价去买粮食,商人一笔万利,但朝廷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要多少有多少。年年如此,对于国库来说也是很大的压力。
“若是派兵护送粮食前往北界,这样的话,那些土匪也不敢打赈灾粮的主意。”
有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开口,这话刚落就有不少大臣等着反驳这个主意
“之前又不是没有派兵护送,可奈何土匪就是当地的土霸王,不仅人多势众而且还极为熟悉地形,那条路又是绕不开的唯一一条路。”
“那派人剿匪不就好了,正好能造福当地百姓。”
“又不是没试过,这些年朝廷一波接一波地人派去,当地地势极为复杂,山脉绵延不绝,我们又不熟悉当地,根本不可能剿匪成功的。
也就只有当年秦老将军攻进了土匪窝,只不过还是没有将土匪全部剿灭,两年的时间就有发展了起来。”
景致帝看着文武大臣又吵了起来。
一上午都是这样,刚刚制止,三两句又吵起来了。
景致帝放下手,算了,吵去吧,等他们累了自然就停下来了。
“儿臣请命。”
魏知贺一句话成功的让所有的大臣安静了下来,几十双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魏知贺。
“儿臣请命,护送粮食前往北界,并带领北界百姓度过难关。”
这都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有魏知贺坐镇,不仅将赈灾粮送到,解决了百姓的吃食问题。还派出了嫡皇子,显示了朝廷的重视,更能慰问人心。
一众大臣像是商量好一样,低着头悄咪咪的瞅了一下上位的景致帝,见景致帝没有什么反应又转向右相姜峰身上。见姜峰也是只站着表情没有什么变化,随即又转移到了秦熠身上。
皇上为靖王殿下和右相之女姜初颜赐婚之事整个京城都知道,这右相姜峰又是一个女儿奴,但凡是牵扯到姜初颜的这姜峰都得跟你急。
这秦熠那日在宫宴之上为了姜初颜公然和北晋叫板,对于姜初颜的维护也是到了一定程度。这靖王殿下和姜初颜大婚日子已经定下,自然是要为靖王殿下多虑几分的。
见着三位都没有什么反应,大臣们这才放下心来。
现在这个时候没有人敢说话,枪打出头鸟说的就是这个。
“诸位爱卿以为呢?”
景致帝看着这群老狐狸,一个个的明哲保身。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使眼色,就是没有人动。
秦熠上前一步拱手开口
“靖王殿下战神威名,此番有靖王殿下相助自然是万无一失。微臣也想为皇上分忧,微臣请命,领兵剿匪,协助靖王殿下解决北界冬灾。”
秦熠跪在地上朗声开口,让有些大臣瞬间看清了局势。
这皇上为姜初颜和靖王殿下赐婚,这南齐一半的兵权相当于都在靖王殿下的手中。靖王殿下身上又军功无数,现在靖王殿下又前往北界,武安将军又去剿匪,回来之后定然是少不了的封赏。
等到时候,皇上立储的时候,就算是他们有心反对也没有办法说服。一个皇子手中有兵权身上有军功还深得民心,但凡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这储君之位给谁。
皇上这就是让靖王殿下一点一点的积累,等到这南齐都是他得了,这皇位自然也就是他得了。
这局势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楚的,也只是一小部分在瞬间清醒了,决定站队。
“右相,你怎么想?”
姜峰上前一步,怎么想?还能怎么想?自然是支持了。
“靖王殿下和武安将军都是用兵奇才,解决问题自然是不在话下。”
到此,这才决定了下来。
“曲水,快下雪了吧?”
曲水望了望窗外的景色,天阴沉的不像话。
“往年京城都是到十月底就开始飘雪了,今年怕是要提前了。”
姜初颜托腮坐在窗前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魏知贺之前答应我的,初雪的时候要带我去临县去看看海棠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去了。”
这一段时间,姜初颜和魏知贺的关系好了不少。
“小姐小姐。”
流觞跑了进来,其还没喘匀呢,就断断续续的说着
“老爷回来了。”
“我爹回来不是很正常吗,你这么激动做什么。”
“靖王殿下来了。”
“魏知贺来了?”
姜初颜笑着将手中的茶杯放下,让曲水拿来了披风出了门。
“魏知贺答应今天带我去清月坊的。”
清月坊是京城有名的茶馆,也是诸多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文人的代表。而清月坊最著名的便是雪落梅,那景色称得上是京城一绝,再用梅子煮酒也是佳酿。
而这清月坊进去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清月坊主人的请柬。这清月坊主人每日会发出请柬,只有得到请柬的才能进去。二就是每年科考的前三甲。
这两个办法姜初颜都没有机会,她不认识这清月坊的主人自然就没有请柬。她丞相之女自然是不会参加科考的,这科考前三甲自然也是没有办法的。
恰好魏知贺认识这清月坊的主人,时间便定在了今日带姜初颜去清月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