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有个屁神功,真有神功,我也不会被项羽逼到蜀地
第85章有个屁神功,真要有神功,当年我也不会被项羽逼到蜀地那么多年了!!
【他要坚决剿灭义和团,但他袁世凯知道要用最聪明的方法。】
【解决这棘手的难题,就要使用技巧。】
【既不会违抗朝廷的命令,又要达到剿灭义和团的目的,他知道如何在强硬和妥协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因为他袁世凯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啊!】
【于是他袁世凯就开始玩起来文字游戏。】
【让在山东以政府的名义,发表了公开声明,山东各级官员,必须遵守朝廷保护义民的政策,因为义民,都是安分守己的普通老百姓,是良民。】
【光看这个公开声明的表面意思,肯定以为是朝廷派遣来保护义和团的,但是只要认真分析这些文字的深层含义,你就会发现。
像不滋事,不杀人放火的是义民,安全他袁世凯肯定保护,
但是那些传播邪教杀人放火的,他袁世凯就不能保证了。
官兵们该杀就杀,该抓就抓。】
【于是袁世凯的下属,冯国璋,段祺瑞,王仕珍他们忠实执行他的铁腕政策,
对那些杀人放火的义民,宁杀错不放过,因此山东的动荡很快就平息下来。】
【搞定了义和团。】
......
【任务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摆平德国人了。】
【对付德国人和对付义和团可不一样。】
【虽然袁世凯的新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但是如果仅仅依赖武力解决的话,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袁世凯决定先礼后兵,优先使用和平外交的手段解决,于是他实施了第二个既定的策略。】
【不卑不亢,依法办事。】
【对付德国人的策略,他定制了四条计划。】
【计划一:山东跟德国人的冲突,一切按法律来处理,还没有写进法律的马上谈判写进去。】
【计划二:辞退那些山东保守守旧的官员,选拔那些年轻懂外交的官员,并组织他们学习法律知识,让他们在办案的时候,可以依照法律跟德国人交涉。】
【计划三:安排外交官常驻德国租界,主动保护德国人,尽量减少德国人因为交涉不及时,而造成的矛盾,给洋鬼子办理上护照。】
【计划四:直接对洋鬼子亮剑,德国人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袁世凯就不打算让步了,这种底气是因为他手中有一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部队。】
【以上这四种政策计划,居然让德国人非常满意。】
【在他们看来,袁世凯是个思想进步,比较开明的华夏官员,还比较好沟通,从此山东人民基本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乱子,中外的关系,也算是比较友好。】
【袁世凯此次己搞定了义和团,又摆平了中外摩擦,这个山东巡抚他袁世凯算是坐稳了。】
.......
大清位面。
雍正看着盘点画面中袁世凯有条不紊,不卑不亢的处理满清与德国人的矛盾。
脸上全是对袁世凯办事能力的认可和欣赏。
“袁世凯此人有勇有谋,先是兵不血刃的解决山东义和团暴民,
后有在避免与德国人冲突的前提下,成功化解了山东人与德国人的矛盾。
此人不简单啊!”
大清开国位面。
皇太极看到画面中的袁世凯,也是频频露出赞赏的小表情。
“此人可堪大用,慈禧若能善用此人,大清或许还有得救!”
大明位面。
朱元璋一般很少佩服一个人,但此时他也被袁世凯的雷厉风行智勇双全的能力折服。
“好一个袁世凯,他日大清亡国,由此人带领汉人光复汉室,也未尝不可啊!”
大秦位面。
嬴政是也连连点头,他不由得感叹道:
“大清这么多官员,但真正意义外交上,能够做到不吃亏的,竟然只有这袁世凯一人而已。”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在与洋鬼子交涉中,都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反而不是吃败仗,就是签订丧国辱权的条约。”
“而这袁世凯居然能轻松解决德国人与山东人的矛盾,确实不凡啊!”
大唐位面。
李二也是对袁世凯的做事风格,十分认可。
“此子有大将之风,在外交上远胜李鸿章之流啊!”
就在各大位面帝王被袁世凯的外交能力震惊之际,
苍穹之上,盘点者恢弘的声音,再次响起。
【虽然山东的动乱很快就平息下来,但是山东的邻省可要悲剧了。】
【义和团在山东是待不下去了,只能另谋出路,而义和团的排外思想自然是不能坐火车,不能坐轮船,他们想要挪窝就只能依赖步行了。】
【没有交通同居的义和团们,走也走不远,那他们去哪里了呢?】
【在这种形势下,他们选择了下一个基地就是河北。】
【河北成了义和团挪窝的首选之地。】
【1900年,河北一带的义和团人数,已经发展到了上百万人。】
【因为河北距离北京太近,就连紫禁城里的慈禧太后,都对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绝技,如雷贯耳。】
【慈禧自从40岁后,就不怎么开明了,加上被列强欺负了大半辈子,屡次被逼赔款,割让领土,。
种种时间累积,这让她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恶气。】
【她就连做梦的时候,都想给列强一点颜色看看。】
【所以这些天天喊着扶清灭洋的义和团的拳民们,让慈禧太后看到了反攻的希望。】
【于是慈禧老佛爷派出了守旧党的刚毅和赵舒翘,前往义和团调查虚实。】
【看看义和团是否真的有刀枪不入的神功。】
......
大汉位面。
刘邦看傻子一样看着慈禧。
“有个屁神功,真要有神功,当年我也不会被项羽逼到蜀地那么多年了。”
大唐位面。
李二看着慈禧,若有所思道:
“这慈禧虽然是个老女人,但不至于是个糊涂蛋,她这是想要借助百万义和团的爱国热情,对抗洋鬼子啊!”
大明位面。
朱元璋仿佛也看透了慈禧的借刀杀人计谋。
“这些义和团的拳民,被慈禧盯上,只怕是要遭殃了啊!”
大秦位面。
嬴政怒不可遏:“这慈禧真不个东西,竟然让义和团这些手无寸铁的拳民,去抵抗洋鬼子的洋枪洋炮。
这不是送死行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