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盘点画面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这一幕。

朱元璋脸都要被气绿了。

“朱由检这个不肖子孙,真正的敌人不去杀,倒是把自家的悍将给杀了。”

“这种愚蠢的决定,都是跟谁学的?”

“咱虽然也会杀人,但咱可是都是为了稳固大明江山,你这个不肖子孙,大明都快亡了,你还乱杀守城悍将。”

“真都是气死咱了。”

朱元璋气的脸饭都吃不下了,当即下令一道召见老四的命令。

“来人,把四皇子朱棣叫来,咱要狠狠的抽打他一顿。”

伴随着朱元璋的召见,不一会儿,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便来到他的面前。

“老四,你可知罪?”

朱元璋强行压住心中的怒火,他不能惩罚后世子孙朱由检,只都把怒火撒在朱棣的身上,谁让朱棣是朱由检的直系后代。

“父皇,儿臣惶恐,不知所犯何罪,还望父皇明示。”

朱棣闻言,脸色煞白,连忙跪地。

“大胆朱棣,你竟敢染指咱的皇位?你说你该不该死啊!”

听到朱元璋如此言论,朱棣吓的满头大汗,连忙匍匐跪地,当即矢口否认。

“父皇,儿臣从未想要抢夺大哥的太子之位,请父皇明察。”

朱棣嘴上极力辩解,心中却另有一番心思,父皇啊,儿子当然想做皇帝了,只是有大哥在,这也轮不到我啊。

要是大哥不在了的话,我也许会争一争着太子之位。

可是现实不允许啊!

“哼!!!量你也不敢,可为何咱大明的末代皇帝竟是你的后代?”

“这你作何解释啊?”

朱元璋指了指天穹之上盘点画面中的崇祯皇帝,旋即对着跪在地上的朱棣说道。

“朱由检?还真是我的后代啊!”

“启禀父皇,儿臣也不知。”

朱棣匍匐在地上,抬头偷偷瞥了一眼,天幕中的盘点画面,虽然他嘴上说着自己什么也不知道,但他心里却产生一个大胆的念头。

莫非?自己在未来真的成了大明的皇帝?

不会吧,有大哥朱标在,我朱棣怎么会有机会?

与此同时。

大明另外一位面上,已经是皇帝的朱棣,双眼迸发出两道怒火,只见他面色缓缓沉了下来,冷哼一声:

“这个不孝子,连谁忠谁奸都分不清,怎么做我大明的皇帝?”

“这袁崇焕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死,何不让他戴罪立功,

居然就这样杀了,你是想我大明帝国加快灭亡是吧,不肖子孙!”

同时,大明末代位面。

刚继位的崇祯,也是一脸诧异的看着盘点画面,满脸的难以置信。

“袁崇焕将军是朕下令杀的?朕居然还罗列了十二条罪证。”

“其中一条,居然是通敌叛国?”

“怎么可能?袁将军绝不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大清位面。

看到袁崇焕终于被崇祯杀害,雍正帝嘴角微微一笑,当即批改奏章的速度都快了起来。

“先祖皇太极这一招反间计,毒!太毒了!”

“这袁崇焕原本不用死的,只可惜,这崇祯皇帝还是太年轻了,而且疑心病太重。”

“不过也幸亏他疑心太重,先祖皇太极才能将袁崇焕顺利除掉。”

“袁崇焕一死,这大明王朝的辽东防线,也就不足为虑,”

“明朝要亡了!”

大秦位面。

嬴政抬头看着天幕中被凌迟处死的大明战神袁崇焕,他双眼微微一眯,不由的感叹道。

“如此大将,杀了未免太可惜了。”

“这大明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这朱由检比他哥哥朱由校还无能。”

“朱由校在位虽然昏庸,让魏忠贤掌权,但至少这袁崇焕还有命活着,到了你朱由检做皇帝,袁崇焕就被凌迟处死。”

“这样一对比,朱由检是真的失败。”

大汉位面。

刘邦虽然主张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可这是有前提条件的,刘邦虽然也杀了不少悍将,但人家刘邦那可是为了稳固江山社稷。

你朱由检杀袁崇焕,这不正是给敌人皇太极送大礼嘛?

这皇太极指不定,在偷着乐呢。

“活该你大明要亡,活该你朱由检是末代皇帝。”

值此之际,苍穹之上,盘点者的声音,再次在天穹之上响彻:

【袁崇焕就这样被杀了。】

【大明少了一个能够跟皇太极硬碰硬的悍将。】

【虽然,此时大明王朝虽然还有一个孙承宗,

此人是袁崇焕的老师,号称是能拯救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名悍将,

但可惜,年纪大了,最终也是在与皇太极的战斗中身亡。】

【但大明王朝亡国根本,并不再这两名武将的身上,哪怕袁崇焕不死,大明王朝只不过多存活几年罢了。】

【真正祸害大明王朝的其实是一批叫做‘东林党’的内阁言官。】

【自从天启皇帝朱由校溺亡,崇祯皇帝朱由检上位。】

【他干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把阉党头头魏忠贤干掉了。】

【这一手,看似为民除害,百姓拍手叫好,实则是败笔。】

【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虽然坏事没少做,但人家会敛财啊,会帮皇帝充盈国库啊!】

【阉党消失后,东林党独揽大权,马上就开始作妖了。】

【不仅废除了先前魏忠贤用来搞钱的矿税和工商税,

还怂恿崇祯皇帝,让他废除了派驻在各地要塞的内监机构和情报部门机构,俗称东厂。】

【这下完犊子了,没有了工商税收,国库得不到补充,没有了东厂情报部门,崇祯变成了‘瞎子’和‘聋子’】

【这也导致地方官员贪腐风气日渐猖獗,中央皇权丧失,地方官员和富商们是赚得盆满钵满,却不肯为国家出一分钱。】

【前线打仗要钱,镇压反贼也要钱,这下没有了工商税的支撑,很快大明充盈的国库开始空虚了。】

【而东林党却把原因归结到黎民百姓身上,】

【于是,】

【大明王朝的百姓至暗时刻来临。】

【各种苛捐杂税铺天盖地的袭来,弄得广大的穷苦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老百姓一年种地也就那么点粮食,原本就只能糊口,

现在好了,饭都吃不饱了,都要饿死了,还有跟朝廷交税。】

【于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就成了大明亡国的导火索!】

.....